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24)

2025-07-26 评论

  只有姜二伯拿着锄头敲了敲地,“大志,你这、你这做的什么事?宁哥儿还小,卫家那边还都是娃娃,哪能——”

  “我家的事,用不着你操心。”姜大志正气头上,什么都听不进去,扛着锄头往家里走,还踹了脚姜富贵,“愣着干什么?你也想跟着去?”

  姜富贵连忙否认,跟在屁股后边走了。

  姜二伯叹了一声,问姜宁要不要上他家去,姜宁说不麻烦了,只要摇头走了。

  他在想,娘要走了,家里衣服没人洗,饭也没人做了。

  姜宁看着他们走远了,才收回视线,一边扶朱氏坐好,一边看卫长昀,“你怎么知道的?”

  卫长昀一怔,返身拿了罐子,递给朱氏,“嫂嫂说了,想把婶子接家里去。”

  所以,他记在心里,才能反应那么快。

 

 

第20章

  树荫下,三人坐在一块,等着朱氏缓过劲来。

  姜宁拿手扇着风,倒不是天多热,是刚吵了一架,气热的。

  “那你反应真快,我还怕你不明白,幸好是你,换作别人可不一定能接上。”

  卫长昀嘴角无意识上扬了些,“嫂嫂是什么时候想到这办法的?”

  姜宁对“嫂嫂”两个字已经接受良好,主要不接受也没办法,他现在就是人家大嫂。

  “阿娘晕过去的时候,我是真慌了,慌着慌着,就想出这法子。”

  那会儿他真的慌了,生怕朱氏真出什么事。

  可一听姜大志不愿意花钱找大夫,急中生智,立即想到利用姜大志抠门的心理,把人带回去。

  当着那么多乡里乡亲的面,朱氏晕倒了,肯定得找大夫治病。

  不治,那不是害人吗?

  姜大志既然舍不得钱,姜宁就趁机给一个台阶,顺水推舟让姜大志把朱氏推给他来照顾。

  这会儿,姜大志说不定还觉得解决了一个麻烦。

  “宁哥儿,你这是……”朱氏喝了水,又歇了会,缓过劲来,虽然还烧着,却清醒了。

  她听姜宁和卫长昀一人一句,不大明白。

  “别管了,反正现在阿娘你跟我们回小河村。”姜宁站起来,活动活动胳膊腿,开始考虑要不每天跑会儿步,锻炼锻炼。

  不然他这个身子骨,怎么下地干活,怎么发家致富啊。

  朱氏一怔,犹豫道:“这、这我怎么能去?你都嫁出去了,那儿——”

  姜宁连忙打断她的话,“我跟人成家了也还是你儿子啊,你还是我娘,难道你病了我还不能管你?”

  朱氏还是担心,尤其怕姜宁被人说闲话,“宁哥儿,娘知道你心疼我,可我跟你去,遭人说了闲话,你这日子咋过?”

  “人家说人家的,嘴长在人身上,哪能管得过来。”姜宁眼珠一转,单膝蹲下来。

  “阿娘,你跟我们回去吧,我这一阵可忙了,小小和小宝年纪小,你看我也没带孩子的经验,你就当帮我,好不好?”

  说完,他眨眨眼,一双眼睛又明又亮,配上卖乖时的笑,让人说不出拒绝的话。

  朱氏握住姜宁的手,叹了一声,往旁边卫长昀看去,见他也点头,便道:“那娘跟你们去。”

  就知道,大人永远会心疼自己的孩子。

  人渣除外。

  朱氏身子还病着,走是走不回去了,幸好姜二伯父子回家后,把事给二伯娘一说,就赶了过来。

  二伯娘还替朱氏收拾了几身衣服。

  也是赶巧了,坎子村有一户人家,驮东西去镇上,要经过小河村旁边的山路口,可以捎他们一段。

  从那边去小河村,走一炷香差不多。

  “谢谢二伯、二伯娘。”姜宁扶着朱氏坐到板车上,“这袋糖你们拿回去吧。”

  “这哪能要你的东西,你现在不容易,别净想着往外拿了。”二伯娘把他手推回去,“你硬塞给我们,那你这忙,算我们瞎操心了。”

  “二伯……”

  “听你二伯娘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你拿回去,正好给你娘冲水喝。”

  姜宁望着面前朴实的两张脸,笑着“嗯”了声,“那我下回再来看你们。”

  “知道你是好孩子。”姜二伯叹气,摆摆手,“去吧,别在这儿耽误了,夜路不好走。”

  卫长昀跟驾车的大叔坐前面,上去前,向姜二伯和二伯娘拱手,“今日,有劳二位长辈帮忙了。”

  姜二伯负手站在那儿,身边站着二伯娘,目送他们三人离开。

  -

  大半个时辰后,三人终于回到小河村。

  朱氏烧得比来之前还厉害,姜宁和卫长昀商量后,他先带朱氏回家休息,卫长昀去接两个小的,顺道请大夫。

  “阿娘,你先睡我屋里。”姜宁扶着朱氏进了房,“你躺会儿,我去烧点水。”

  朱氏打量着眼前的屋子,虽简陋,却收拾得干净。

  躺在床上靠着时,望向姜宁的眼神都是欣慰。

  她的宁哥儿,来卫家受委屈了,可日子过得还成,她就放心了。

  “宁哥儿。”

  姜宁正要出去,听到朱氏喊自己,愣了愣回头,“阿娘,怎么了?”

  朱氏温柔道:“娘看到你在卫家,没被欺负,心里就放心了。”

  说完她眼里有些愧疚,“当初你爹要把你嫁给卫家大郎,我不同意,好好的哥儿怎么嫁给一个病了的人,可惜娘没用,拦不住,让你——”

  姜宁才十七岁,嫁过来就成了寡夫,还没娘家撑腰,想也知道日子不好过。

  闻言姜宁抿了抿唇,只匆忙点头,就出了房间。

  看到朱氏这模样,他心里有些难受。

  原本的姜宁已经不在了,他是另一个姜宁。

  闷闷地走到厨房,生火时都心不在焉的,添柴时被火燎了一下,烫得他指尖缩了一下。

  姜宁把手指放到凉水里泡着,叹了口气,拍拍脸颊。

  现在可不是丧气的时候,况且他也可以孝顺朱氏,毕竟朱氏是个好人。

  “阿娘,我水烧上了,我先给你敷块帕子,降降温,大夫一会儿就来。”

  姜宁拿着帕子进屋,走到床边,把帕子放在朱氏额头上,“你要哪儿难受,就跟我说。”

  朱氏“嗯”了声,“你也歇会儿,一来一回的,你爹又那个样子,累了吧?”

  姜宁鼻尖一酸,老实地点了下头。

  跑着一趟,一般人都觉得累,何况他这羸弱的身体。

  跟姜大志对着大吵那会儿,他感觉脑子都缺氧,随时能晕过去。

  屋里,母子俩一个躺着一个坐着,偶尔说两句话,半点没有生分、隔阂。

  直到院子里响起小小、小宝的声音,姜宁才睁开半眯的眼睛,起身走到门口。

  “宁哥哥!”

  两小孩齐声喊了一句。

  姜宁冲他俩一笑,目光移到后边的卫长昀和大夫身上。

  卫长昀向他点了下头,低声跟大夫说了两句,走到门口时,让小小和小宝先听话,不耽误大夫看病。

  “陈大夫。”姜宁侧身,让人进屋。

  陈大夫是村里唯一懂得医术的人,不说精通,但一般的小毛病都能治。

  “发热几天了?”陈大夫一进屋,坐下就问。

  姜宁一怔,和卫长昀对视一眼,答不上来。

  幸好朱氏人是清醒的,接过话,说是从昨儿夜里发现有些不舒服,应当是半夜烧起来的。

  陈大夫听了,给她把脉,眉头微微皱着,表情不算严肃。

  屋子里的人都不敢说话,屏息等着陈大夫看完。

  “肺热引起的发热,我给你抓点药草,你们拿了煮水喝,一日两次,连喝三天,就能退热了。”

  陈大夫打开随身带的药箱,“不是什么大病,不过不可劳累,也不能操心,少生气,吃食清淡一些。”

  闻言姜宁松了口气,只是肺热引起的,那就还好。

  听到不能劳累,他在心里把姜大志父子三人又骂了个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