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264)

2025-07-26 评论

  只不过换了一处更大的宅子,东西自然更多,尤其是大多东西都得现买,所以今天还得再搬。

  姜宁边往里走边道:“昨天长昀买了梅子回来,我做了点梅子饮,拿井水冰着,喝着解暑。”

  “梅子饮?”谢蕴拿着手帕擦汗,一屁股坐下,“是不放酒的杨梅酒吧。”

  姜宁忍不住笑,“差不多,不过我往里面放了一点丸子。”

  有一点像是珍珠的口感,但肯定没那么有嚼劲,更偏向酒酿丸子里的缩小版丸子。

  其他人进来时,正说话间,卫长昀把瓷盆端来,拿碗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

  “昨天梅子拿回来,他就惦记这事,起了个大早。”卫长昀把碗放到姜宁面前,分完后最后才给自己端,“他怕梅子放一夜不新鲜,用竹筐装了放陶盆里,放在井里。”

  家里有口井的确方便许多,不管是用水还是姜宁做东西,总归是方便。

  不然接下来的几个月都是盛夏,日日去挑水怕都不够用。

  “难怪你们要挑这处宅子,是比另外一处要好。”谢蕴端着碗,拿勺舀起丸子,“我还说,那边看起来要大一些,还多一间屋,一样的月租,为什么要这个。”

  姜宁吃不了太冰的东西,碗放着没动,“那你们的住处呢?都安顿好了吗?”

  一屋子的人,全都是外乡的,要在金陵寻一个落脚处,有钱自是简单,但长久住下去,合心的也不好找。

  “我的找到了,离你这里不远,隔了一条街,再拐个弯就到。”谢蕴咬着丸子,露出惊喜的眼神,“宁哥儿,杨梅饮子可以往菜单上添了。”

  这几日姜宁正在琢磨菜单,一听她的话,点头应下。

  聂丛文一口喝去大半,都顾不上嚼,“我那位远房伯父托人帮我找了一处,虽然小,但便宜,一个月才五百文。”

  五百文!

  话一出,其他人齐刷刷地看向他。

  聂丛文:“……”

  “咳,就那个啊,朝廷不是建了一堆房子,在长干街那儿,专供我们这些外地官吏、进士、学生,还有普通百姓住的,大小都有,贵的一两银子,便宜的五百文。”

  “五百文也好啊,这下你一个月的俸禄都能省下不少,攒着往后成家。”

  谢蕴没什么心眼,都没想到托关系、走后门这上面去,“那沈大哥呢?”

  沈明尧放下碗,“已经选好了,乌衣巷那边清净一些,多是同僚与士子住的地方,今南在家时,也能安心看书。”

  也是租的宅子,不过更大一点。

  仆人、小厮那些,要等到顾苗进京后再选,一切按他心意来,这一阵就是打扫,往家里添东西。

  “那离这边也不算远啊,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方便照应。”

  聂丛文对金陵熟悉,听了便道:“往后除了我,你们都挺近的。”

  三人聊了起来,卫长昀见姜宁听得认真,低声提醒他可以喝了。

  姜宁偏过头,和他说话,端起碗,“人家都是等凉了喝,我是等热了喝。”

  卫长昀眼里漫上笑意,“汤可以等凉了喝。”

  姜宁瞪他,咬了一口丸子。

  越来越知道怎么拿捏他了,连气都生不起来。

  小话说到一半,姜宁忽地反应过来,倏然抬眼看向桌上另外两人,“所以沈大哥和聂大哥,你们朝考的结果出来了?”

  他一问,也在状况外的谢蕴跟着反应过来。

  卫长昀发现姜宁的反射弧越来越长了,都过了半日,这会儿才想起来问。

  “明尧去的太常寺,我在通政使司衙门。”聂丛文又给自己盛了一碗,这回知道喝慢点。

  太常寺和通政使司,一个是负责祭祀和礼乐,另一个是上奏天子通达下情。

  “那很好啊,这下大家都有饭碗了。”姜宁真心地替他俩高兴,大家都没白来京城一趟。

  这里可是金陵,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钻,就为了一个谋生的机会。

  拿到的饭碗,就是在这里的立足的根本。

  歇了小半个时辰,一帮人又开始在院子、房里进进出出忙起来,把剩下的那点活做完。

  姜宁原本安排了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好谢过他们。

  哪知道个个都有事,只好作罢。约好了等家里人从黔州来了后,再一起吃饭庆祝。

  沈明尧走得最晚,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临走前,和卫长昀聊起了国子监和金陵府学每年招生的事,要是王子书不继续在县学读书,来了金陵,便只能考进这两所官学,等到年满后,再回乡参加乡试,或者考职授官。

  送走沈明尧,卫长昀返身回屋时,见姜宁坐在树下纳凉,走过去拿起另一把扇子,坐下后给他扇着风。

  姜宁睁开眼看他一下,又闭上,像只餍足的猫,“沈大哥和你说了什么?在门口待那么久。”

  卫长昀伸手,拨开他嘴角的头发,“子书的事。”

  “三叔三婶身边还有子修,但还太小,家里的事帮衬不上,和秋哥儿家情况不同。”

  姜宁道:“他要是在县学,不过是和秋哥儿分开一阵,国子监与金陵府学不是每年都有县学举荐吗?”

  “如果他来了,那就得考。”卫长昀望着天边的晚霞,“只不过每年想考进国子监的人众多,比起县学推荐也一样不易。”

  “事事都有不易之处,不管他怎么选,都得做好准备不是。”姜宁睁眼,望向卫长昀,“他比你小不了多少,连半岁都不到。”

  王家在村里虽算得宽裕,可那也是夫夫俩挣来的日子。

  不管如何,在经历了前年暴雨的事,王子书也该早早为日后打算。

  卫长昀对上他视线,不由轻笑,“分明连住处都给他们安排好了,嘴上却说得很无情。”

  姜宁努嘴,“我什么时候安排好了?”

  “四间屋子,你是要空出来一间?”卫长昀逗他。

  “秋哥儿一个人住不行啊?”姜宁瞪他,“不过他俩一起来,怎么分呢?定亲了也不能住一起啊。”

  他们一间,朱红和卫小小一间。

  还剩下两间屋子,但有四个人的话,按理来说周庚肯定是和卫小宝一起的。

  只是赵秋和王子书住到一起,并不太合适。

  确实都是男的,赵秋是哥儿啊。

  阿阮反而好安排,原本也是借过来的,等家里人来,就回谢蕴身边去。

  “还是跟镇上一样,我们的房间要单独那边,挨着厨房和水井。”姜宁想了想,“阿娘和小小要挨着厅堂的那间,对面一排两间房,大的那个隔成两间好了。”

  反正要是能考上国子监或者是府学,在家里住的时间就大半年而已。

  卫长昀点头,“依你说的办。”

  姜宁眯着眼望向天边,笑起来,“长昀,我好高兴啊。”

  卫长昀嗯了声,换了一只手拿扇子,握住他手,“脚踩在实处,是会高兴的。”

  “我也一样。”

  从进京、会试、殿试到真正的中榜,一直在忙,哪怕入了翰林院,也没得空。

  直到此刻,他们一块坐在树下的藤椅里,晚霞绚烂,晚风轻轻吹来,能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说话声和热闹,心才是真正的落定。

  不管怎么样,这处会是他们的又一个栖身处。

  是他们的家了。

  卫长昀摩挲着他手背,“宁宁,我也很高兴。”

  仿佛是在怕姜宁不明白自己心意一样,他又重复了一遍。

  姜宁一听,眼睛弯了弯,稍微侧过身,笑盈盈看他,“日子就该这样过,越来越好。”

  心里想什么,就会来什么。

  所以当然得多多想好事,比如中探花,再比如酒楼的生意能大火。

  正要再说什么,姜宁忽地睁大眼,惊诧地看向自己肚子。

  卫长昀要想问,便被姜宁牵着手放在了他肚子上。

  姜宁一脸惊讶,不确定道:“他在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红茶泡泡机 生子文 田园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