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7)

2025-08-12 评论

  山谷外正在下雪,山路难行,回到门派已是后半夜,第二天一早沐浴更衣,前往兼山堂面见师尊,顺便也带上了谢阿丑,打算在议事结束后顺道提一句让他去后厨帮忙的事。

  玉虚、玉移、玉清、玉玄四位师尊都已到齐,端正坐于上首,旁边依次排开八张檀木交椅,这是同辈师叔的位置,二十四位白衣弟子分列两侧,绿衣弟子次之,蓝衣、灰衣弟子皆在堂外聆听教诲。香风环绕,琴音袅袅,端的是一派仙风道骨,驼子低头跟在林故渊身后,从未见过如此排场,唬得攥着衣角,用余光左瞄右看。

  “师尊平生最恨别人举止猥琐。”林故渊低声道:“庄重些。”

  驼子又不敢胡乱张望了。

  玉虚师尊急召他回去,是要召集全派共同商议魔教业火堂堂主欧阳啸日现身一事。

  半个月前昆仑派收到嵩山少林寺发来的英雄帖,夹有一封慧念方丈亲笔写就的密信,信中提到一件奇事,原来少林元月十七至元月二十三举办无遮水陆大法事,今年赶上佛祖诞辰,格外隆重,不仅照往年的例举办诵经、礼忏、祈福、供斋、施放瑜伽焰口等功德法事,还请出了遗失江湖多年、刚刚寻获的佛家法器金刚降魔杵向信众展览。

  消息放出几天后一个清晨,天还没放亮,小沙弥早早的开了寺门,举着扫帚打扫房梁的蛛网,为无遮大会做准备,抬头看见大雄宝殿的大匾正中端端正正插着一支飞镖,钉住一方素绢。

  那飞镖有手掌般长,通体纯黑,冰冷沉重,尾部镶赤红翎羽,很是精致好看,小沙弥爬上梯子端详半天,竟不知道是哪门哪派的暗器,摘下素绢一看,里面横七竖八写着一行大字:秃驴备好金刚伏魔杵,元月十七静候我等来取——圣教业火堂欧阳啸日敬上。

  听到消息,慧念方丈拄着禅杖颤巍巍的来了,一看见那飞镖,登时变了脸色,喃喃道:“回来了,到底还是回来了。”

  小沙弥好奇:“太师父说的是谁?”

  “魔教。”一名武僧道:“业火堂是魔教的分舵之一。”

  “不,区区一个业火堂翻不起这么大的浪来。”慧念摸摸小沙弥的脑袋,“是红莲,红莲回来了,这飞镖就是他的信物。”

  这个消息霎时惊起轩然大波,钟声响彻山谷,全寺僧人立即集合,彻夜商讨对策,慧念方丈左思右想,认为魔教里排得上前三的魔头“红莲”的信物现世,仅凭少林一派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因此向武林广发英雄帖,邀请各门各派速派人手前来支援。

  就在林故渊在后山种菜浇粪的当口,少林寺的帖子千里迢迢被送上了昆仑山。

  玉虚道:“我意亲率昆仑派白衣弟子共赴嵩山少林,共抗魔教,尔等意下如何?”

  玉清一向不喜干戈,迟疑道:“我派驻守昆仑山,一向独善其身,不问江湖中事,与魔教更是素无瓜葛,十余年相安无事,此番贸然插手,恐怕凶吉难料。”

  “师弟还是老样子,一遇事就隐忍退让。”玉玄道,他身材矮胖,脾气急躁,“魔教作恶多端,其行径早已被侠义道所不耻,武林门派同气连枝、理应肝胆相照,此番少林有难,若此时不加以援手,岂不是要让天下正义之士耻笑我派尽是胆小鼠辈?”

  “玉玄师弟所言甚是。”玉虚颔首,昆仑派掌门真人云游之后,他居于四位代掌门首位,暂理昆仑大小事务,说话最有分量,缓缓道:“昆仑派不问江湖事,却并非不知善恶,近年魔教动作频繁,武林各派早有防备,我派今年加开‘升衣战’也正是为了此事。”

  说罢看向玉移:“师弟的意思是?”

  玉移低垂了眉毛,道:“但凭诸位师兄决断。”

  四位代掌门涵养极佳,你来我往,兀自讨论。

  座下一干徒弟、徒孙一个个垂首肃立,大气也不敢出。

  林故渊双眉紧蹙,魔教之事他曾听师父多次提起,所谓魔教,本名天邪九令,最先是一名叛出师门的正派人士所创,至于哪一门哪一派则已经无处追寻——各派谁也不肯揽这盆脏水。

  天邪九令在鄱阳湖一代举起义旗,号称“笑世上可笑之事,容天下难容之人”,专门收容武林中犯下重错、被逐出师门的弟子,间或吸纳一些古怪文人、巫医方士、游侠乞丐等等,信众来自三教九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行事低调,并不随意滋事。

 

 

第6章 下山(7)

  那名叛逃弟子寿终之后,一名全真教叛逆继承衣钵,自称长生老祖,开始在江湖活动,此人气量狭窄,善妒嗜杀,被逐出全真后一直心怀怨恨,偏在武学上颇有见地,借着盟主之位,多年四处求索,把手下信众不成体统的各路武功归纳扩展,梳理出一套狠辣绝伦的独门武学——臭名昭著的《天邪十九式》和《歃血书》。

  长生老祖从此不问善恶是非,一心一意与武林正派为敌,他掌教的数十年里,武林中屡发灭门、屠杀惨案,手段极其残忍。

  天邪九令行踪诡谲,来去无踪,武林正派多次联手清缴,却连他们的老巢所在都没摸清。长生老祖越发野心昭昭,竟到了妄想踏平侠义道的程度,在他的招引下,越来越多心术不正的恶徒齐聚教内,这些魔教爪牙扯去对抗名门正派这块遮羞布,成日借着天邪九令的大名到处滥杀无辜、□□妇女。

  数十年里,天邪九令的黑色令旗让人闻风丧胆,就连平民百姓,只消提起一句“黑旗来了”,三岁孩童都会坐地大哭不止。

  再后来,天邪九令的名字没有人提及了,大家称之为魔教,正义之士提起来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其骨肉。

  长生老祖却没有长生不老的本事,传说他自恃神功大成,向当初驱逐他的全真教发出战书,不想恶有恶报,他与全真教第七十三代掌教在终南山交战数百回合,胜负难分,一急之下竟被练了一辈子的歃血术所反噬,自废了七八成武功。

  全真掌教青阳子乘胜追击,挥剑斩去长生老祖左臂,逼得他不得不抱着一条断臂落荒而逃,这一战后,长生老祖身败名裂,他自视甚高,羞怒交加之下,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临死时匆忙将教主之位传给了一位叫冷先生的护法。

  冷先生没有长生老祖的手腕,老祖死后,魔教霎时群龙无首,教众分裂成数派,自相残杀瓦解大半,武林正派借机发动大举清缴,一派将剩下的乌合之众之驱赶至南疆,魔教元气大伤,十多年没有动静。

  然而,武林各派从未有一日放弃搜寻魔教残余的机会,魔教中的厉害人物素来独来独往,谁也说不准,当年那次围剿到底重创魔教到何种地步,是否有朝一日又会卷土重来。

  至于现在这位魔教教主冷先生,江湖中人却知之甚少,就连玉虚,在向林故渊等弟子描述这段历史时,也只是淡淡的说这人神秘低调,听说他带领魔教余孽蛰居南疆多年,从未现身中原,他的左膀右臂——左掌教“魔尊”,右掌教“红莲”,零零星星在江湖有过些消息,不知在做些什么勾当。

  这次业火堂公开挑衅少林寺,正触及了那段隐痛,但凡稍有良心的,无不怒火中烧,又心怀忐忑——这么多年了,魔教终于回来了。

  四位代掌门商议完毕,达成了一致意见。

  玉虚向座下弟子扫视一圈:“我欲赴少林清缴魔教欲孽,诸位可有异议?”

  众弟子昂首挺胸,齐声道:“我等愿跟随掌门师尊,铲除魔教,匡扶正义。”

  这一声口号喊得利落干净。

  玉虚赞誉道:“我昆仑弟子果然深明大义,不枉你们师父平日悉心教导……”

  “嗝……”一声响亮的饱嗝打断了他的话。

  那嗝既长且深,发自肺腑,九曲婉转,拖着长长的尾音,仿佛一股韭菜的热气扑面而来,此刻氛围庄严肃穆,那嗝就显得极不合时宜。

  如此出洋相的,想也不用想,一定是那驼子。

  林故渊用余光警告他:“谢阿丑!”

  驼子急忙掩嘴:“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早上的馒头太香了,又白又软,没忍住吃了四个……嗝……多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君子在野 江湖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