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成玉百思不得其解。
裴瓒听到心声,想起这背后的原因或许跟明怀文有关,他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不该对谢成玉坦白。
同时,他又有些唏嘘。
一朝登科的三人,此时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长吁短叹后,裴瓒坐在谢成玉身旁,问道:“我打听到城西清源道观中有一位道士,半年前来的,或许知道绿藓一事,想去寻他,只是韩苏有事无法陪同,想着与你同行,却在半路听说了大理寺的事情,不知道城西出了什么事?”
“清源道观的道士,半年前来的?”
“嗯,没错。”裴瓒点点头。
“你要找的人,或许已经死了。”
第117章 道观 “你说真的?”
“你说真的?”
裴瓒眼中的怀疑一闪而过, 他眼前的人是谢成玉,不是什么满口谎言的主儿。
只不过他才刚开始查,就听到这种消息, 断了线索,一时间难免有些心焦。但既然说到这份上了,裴瓒反而觉得,这趟大理寺是来对了。
裴瓒略微思索,再看向谢成玉, 心里有了新的打算:“如果那人死了, 陛下被人下药一事, 就有此案脱不了干系了。”
谢成玉也肯定:“城西多是寺庙道观,背后也有多方权贵把持, 在此之前, 虽然偶有路人口角摩擦, 却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这次的事,的确蹊跷。”
“那你快透露透露,到底是什么事。”裴瓒一脸好奇。
谢成玉却没给他好脸色, 脑海中闪过一瞬的沈濯后,冷声说道:“事关重大,目前也没有眉目, 只怕裴少卿是不好过多打听吧?”
“……”跟他装起来了。
裴瓒知道大理寺的案子不能随便打听,便也没急着逼问他。
他只是把斗篷里的零食摸出来, 摆在桌上, 跟谢成玉大眼瞪小眼的同时,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着。
就算谢成玉有转移注意力的打算,他也不依, 腮帮子鼓动着,发出吭哧吭哧的声响。
谢成玉叹了口气:“城西出了命案。”
“这我知道,前些时日城西的火灾,烧了几处地方,有死有伤,不过……这跟大理寺有关系吗?”
京都城里有专门的地方处理火情,这案子是不归大理寺管,可偏偏在起火之后,发现了些别的,不得已才转交给了大理寺。
“火场之中搬出几具尸身,除了僧侣道士的,京都衙门便贴了告示让家属来认领,等了七八日,竟没有一人前来,那边觉得蹊跷,打算先将尸身安置在义庄中,凑巧的是,搬运尸首的队伍里,有位刚入门的仵作……”
那个小仵作一开始只是想仔细瞧瞧烧毁的尸体是什么情况,可是越看越不对劲,察觉到异常后,便报给了他师傅,也就是京都衙门里正儿八经的仵作。
师傅带着人检查一番,发现那些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人毒死,后来扔进火场里的。
裴瓒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几具尸体?”
“六具,五男一女。”
谢成玉还没说完,可见着裴瓒脸色苍白的样子,他略微顿了顿,缓和语气说道,“发现异常后,这案子也并没有立刻送来大理寺,只是不出两日,义庄中的六具尸身尽数消失,凑巧,在尸身失窃的当晚,清源道观发生了命案,十三位道士被杀,尸身四散在清源道观中。”
裴瓒听完,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十三位被杀的道士里,有他要找的人吗?
裴瓒一阵心悸。
先前谢成玉说他要找到人可能死了,裴瓒有些不信,尚存几丝期望,可听到这番话,他的心无端地不安起来。
怎么就如此巧合呢?
不是别处,偏偏是清源道观。
他很难不多想,很难不将此事与皇帝的病联系起来,然而,他手上并没有什么证据,一时之间,眼里只剩茫然。
难不成,到最后他还是要去求助鄂鸿,求助沈濯吗?
裴瓒在想,他究竟还要不要冒险去一趟城西,那里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情,必然不许随意进出,特别是清源道观。
可他若是不去,万一错过了什么……
裴瓒咬咬牙:“我想去城西看看。”
“你不方便过去。”谢成玉的神情相当严肃。
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城西正是一团乱麻,里面的人巴不得要离开,谢成玉又怎么会让裴瓒冒险进去。
裴瓒心里揣着绿藓的来处,不敢告诉谢成玉,只能对他说:“让陛下中毒的绿藓,唯一的线索就在城西,我不得不去。”
谢成玉陷入为难。
他知道,裴瓒是受了皇帝的暗示,就算自己今日阻拦裴瓒,明日也未必能阻挡他。
与其让人毫无避讳地闯进这案子里,还不如让他与自己同行,好歹是算在大理寺上,就算出了过错,追究起来也不会太严重。
“言诚,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
……
前几日的大火,使得城西清净了许多。
远远眺望一眼,庭院楼阁鳞次栉比,一层叠着一层,看着繁盛,却不见车马进出。
缥缈云烟中,并没有往日熙熙攘攘的动静,只是偶尔有几道钟声穿出,反而将城西的寺院道观衬得更加幽清。
清源道观外,有大理寺的人专门看守着,一方面为了维护现场,避免被人破坏细节,另一方面也在提防贼人再度杀人。
只是裴瓒打眼一瞧,有些人的装束并不像大理寺的人。
谢成玉出示了令牌,两人齐齐被检查之后,另一路人马却还挡在他们的面前,不过他们俩也不是吃素的,并不是谁都能检查。
“站住!”银甲侍卫的长枪横在裴瓒面前。
裴瓒微微垂眸,眼神不解,以为是针对他的,便说道:“方才已经检查过了,还有什么不妥帖的?”
“长公主殿下在内,还请二位大人回避。”
长公主竟会出现在这种危险的地方?
裴瓒斜着眼看向谢成玉,不料对方也是一头雾水,想不清楚为何身份尊贵的长公主会出现在这种地方,还是在火灾和杀人案接连发生的情况下。
“殿下……为何会在此呢?”
裴瓒喃喃地问了句,本就没指望着侍卫回答,可那侍卫就像是突然被刺激到了一样,高声指责道:“胆敢妄议长公主!”
冤枉啊,他哪里妄议了?
不只是疑惑了几声吗……
裴瓒想着暂时退让,正要拉着谢成玉先离开,一道绛红色的尊贵身影,在几位朝廷官员和长公主府女官的陪伴下,从供奉着三清祖师的正殿中走出。
眉目清艳,自带一股凌厉的气势。
裴瓒心里一阵惊颤,他挪不开眼,却也不敢贸然直视,只敢盯着那绛红色的狐裘,看着一根根银丝在阳光下璀璨。
“拜见长公主殿下。”
听见他们二人的声音,原本还有几声低语的长公主一行也没了动静,步态稳重地向他们走去。
裴瓒低着头,只觉一道威严的目光自上方落下,似乎是在审视着他。
他不敢起身,一直弓着腰,良久之后才听到那句“免礼”。
“小裴大人,好久不见。”长公主离他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凉薄的视线横扫过裴瓒,在周边人身上暂停一瞬,接着便重新落到他的身上,“大人来此,为何缘故?”
“是为了城西失火一事。”
裴瓒听不懂对方语气之中的情绪,或者说,长公主的态度太平静了,就像压根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一样,只是寻常来上香而已。
他也没办法直白地说出自己前来的缘由,只得找了个不重要的借口搪塞。
“十三位道士被杀,的确值得好好查一查,只是小裴大人似乎不在大理寺当值吧。”
这事与他无关!
此话一出,随行在长公主身侧的那几日面色有些难看。
有几道目光落在他跟谢成玉身上,包含着谴责怪罪的意味,但是碍于长公主在场,终究没把那些难听的话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