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寒州,一切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章明忠对他再三叮嘱。
裴瓒知道肯定是受了陛下的吩咐,才会对他说这些话,却不想章明忠表现得,要比裴瓒所想的更加看重他。
就好像知道背后缘由一样。
“寒州条件艰苦,你不要妄自菲薄,更不必苛待了自己,过些时日还是要回来的。”
章明忠站在他面前,上了年纪,说话时慢条斯理,嘴边的胡子也一颤一颤的,但仍旧不失威严,“当年我初入都察院,也曾被先帝派去过条件艰苦的下州,暑热难耐,蚊虫遍野,受了好一番磋磨,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好皮,可在回京之后,才知道那是先帝对我的历练。”
裴瓒听着对方敦厚的声音,得到了些许安慰:“是,下官一定尽职尽责,为陛下分忧,争取早日回到京都。”
“如此想是最好的。”
章明忠没像其他人一样,在城门下看着他离开,而是背着手缓缓向城内轿撵停留的方向走去,边走边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道理裴瓒都懂。
只是这未免也太彻骨了。
裴父多方打听,得知寒州气候异常,准备的保暖衣物也格外多,否则裴瓒就真的要像他自己想得那样,不出一个月就得浑身僵冷地被人抬回来。
甚至都用不了一月。
裴瓒都怀疑,他若是只穿秋日里寻常的衣衫,在这寒州夜里待上一夜,估计就凉透了。
他坐在马车里搓着手,骨节处已经微微泛红:“不知还有多久才能到?”
“快的话,三天。”
韩苏说完,裹紧衣裳便重新出去赶车。
进入寒州地界就不止三天了。
寒州毗邻北境敌国,地广人稀又气候恶劣。
他们这一路走来,所见的人烟并不多,偶尔看见处小村落,数了数竟只有几户人家,就连成规模的城镇里人口也是少得可怜。
人少,严寒,还有先前的雪灾。
裴瓒以为寒州百姓肯定苦不堪言。
不过进入寒州地界之后,才发现与他所想的不一样。
这里的日子虽然比不上京都,却也没到人人乞食衣不蔽体的地步,至少粮食供应不缺,穿的住的也足够整洁干净。
相较于传闻中条件苛刻的寒州,现实情况已经好太多了。
他们停在村镇上问过几户人家,都说是有县里赈灾的粮食银钱接济,每年才得以渡过寒冬。
裴瓒当然也不会听信一面之词。
但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都会询问当地百姓,而他们的说法也都大差不差,均是县里或者郡里按照人口发放粮食米面,半月一领,从未有挨饿的时候,偶尔还会有官员地主家的女眷开设粥铺,接济百姓。
裴瓒想起圣旨上所写的,寒州官员时常诉苦,要求划拨赈灾银两。
如果都花费在百姓身上,赈灾银两不够,官员整日上书诉苦也是难免的。就朝廷下拨的那点银子,塞牙缝都不够,恐怕还需要当地官员自己掏腰包填补。
父母官做成这样,也算是尽职尽责。
“不知道有什么好查的……”裴瓒私底下嘀咕几句,看了眼周围三人。
离了京都,没有谢成玉,竟然没有人可以一起吐槽。
他一时有些郁闷,望向了见多识广的鄂鸿:“先生,咱们这一路上,也走过许多村镇,虽说雪灾严重,可是官府救济得也还算及时,不知陛下此番到底是什么意思?”
鄂鸿撂下手中医书,撵着白花花的胡须笑了两声:“凡事不能只看表象。”
“先生的意思是?”
“就像行医诊病前,要先望其色闻其音,再问病症,但有时候病人说得不全或者干脆谎话连篇,所以就得切入深处。”
裴瓒还是不解:“咱们所见的还不算是深处吗?”
在寒州地界内磨叽的三天,都是因为裴瓒放着宽敞的官道不走,非要走连通村镇的小路,而且遇见一处村落就进去逛一逛问一问,当真担起了“天子巡视”的名头,体察民情去了。
可鄂鸿指了指他身上的官袍,语重心长地说道:“大人啊,你穿着这身衣裳,是看不到深处的!”
裴瓒低头,视线落在面料光泽柔顺还绣着暗纹的青色袖口上,想着穿这一身的确很扎眼。
略微有些见识的平头百姓都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就连年幼小儿也会因为他衣着不菲而敬重。
但这不刚好代表了皇帝吗?
代天子巡视民瘼,不穿官袍怎么能算是巡视。
看他满脸疑惑,鄂鸿没心没肺地笑了笑:“想必大人并没有见过京都城以外的官员。”
裴瓒茫然地点点头。
“老朽尚未从医时,也有一番抱负,年少时读了几天书却屡试不第,便拖了关系拜会当地的郡长县令,不料当时也有巡按替皇帝巡视四方。”
鄂鸿回忆着几十年前的往事,当成故事讲给裴瓒听。
“提前了半个多月,在那巡按大人尚未到时,当地官员便上下打点,布置好一切,甚至等巡按一进入当地的地界,就有专门的人员来通气,长官便派人暗地里跟着,等巡按大人一时兴起,想要体察民情时,便派遣几人装作普通百姓前去糊弄,直至对方离开。”
这番话听得裴瓒愣住了。
他见识过京都城中盘根错节权势滔天的世家,却没想象过地方官员欺上瞒下的场景。
裴瓒脸上浮现难以置信的神色,急促地喘了几口粗气,像是完全没有预料。
“先生怎么不早提醒我?”
“提醒也是无用的,就算不穿这一身官袍,他们也能认得出大人。”鄂鸿继续笑着,完全不把如今的境遇当回事,白眉也一抖一抖的,看起来比裴瓒轻松自在许多,“有些事只靠旁人说是说不明白的,小裴大人不亲身经历一番,怎么知道地方官员与京都官员与众不同的手段呢!”
“那我该怎么办?难不成就这么被他们糊弄过去?”
“既来之则安之,大人不妨好好感受一下寒州的风土人情,看看他们是怎么糊弄您的,也好过不明不白地遭到半路截杀……”
“岂有此理!”
不等鄂鸿笑眯眯地说完,裴瓒“噌”得一下站了起来。
然而——
“咚!!!”
裴瓒站得太急,直愣愣地撞在了马车顶上。
声音太响,一听就知道撞得不轻。
“少爷怎么了?”韩苏着急忙慌地探头询问。
“没事没事……”他一时被撞蒙了,捂着头顶眼前天旋地转,直到被裴十七艰难地搀起来,才龇牙咧嘴地喊疼,但嘴上仍不忘说着,“不受他们的糊弄,便是死路一条吗,简直胆大包天!”
鄂鸿望着气得不行,又一个劲哼哼唧唧无处发泄的裴瓒,表情突然凝住了。
混沌的眼珠慢慢清亮透彻。
像是在裴瓒身上看到了些许不同。
与他几十年前,尚且年少时所看到的昏暗官场不同,裴瓒是灵动鲜活又正气凛然,不与那死气沉沉的官场为伍,反而像一条明艳生动的彩鲤,搅动一潭混沌死水。
【还真是年轻气盛啊……】
【只可惜,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不一直都是如此吗?】
【小裴大人尽力而为就好,就算查不清,也未必有人怪罪,总有人替你担着。】
裴瓒听着他的心声,倒吸一口凉气。
他很想反驳,但又无比清楚错的并不是鄂鸿。
错是鄂鸿这五六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是让鄂鸿“见多识广”的那些人和事。
裴瓒眼神惆怅,瞪着被车外冷风鼓动的帘子,越想越气。
仔细回想着所经过的那些村落,的确有些不对劲。
当时鄂鸿就说,这些地方太干净了。
如若只是常用的器具不全,还勉强可以说是原先的坏掉了,未曾腾出银钱来购置新的,但整个院子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没什么生活痕迹,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