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愿意,但依然被开了药的顾丛嘉满脸不开心,中药谁喝谁知道,更何况,他之前还喝了那么久。
他感觉都被中药腌入味了!
“既然不开心,下次就不要做这种事了,没有什么能比你身体健康更重要。”
昭武帝道,在此刻,没有任何人能够让他陷入情感内耗的帝王选择自己的情绪为顾丛嘉的身体让步。
他自己内疚就内疚吧,但他绝不能想象因为这样的事让顾丛嘉出事,他的身体本来就弱。
顾丛嘉抿唇,闷闷道:“嗯。”
过了一会,顾丛嘉又开口了,“父皇,我有没有说过。”
“嗯?说什么?”
“还没睡着,要我给你讲故事吗?”
“不用。”
“说我爹是天底下最好的爹。”
昭武帝的笑意从眼里细碎的跑了出来,他轻拍顾丛嘉,“快睡。”
“就睡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早晨,昭武帝早早起身上朝,看着床上拱起的一团,无奈的摇了摇头,顺便让宫人不要吵他。
——
康王府,康王看着苏丞相,眼里是焦急,“今日父皇那态度,我们做的假……”
“殿下!”
苏丞相表情严肃的打断了顾笔的话,隔墙有耳,做假证这个事情绝不能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来。
顾笔一下噤了声,看着苏丞相,想让他出个主意。
苏丞相叹了口气,“陛下应该是铁了心要保金成了。”
“臣会找人抹除证据的。”
康王对于苏丞相这个决定是拒绝的,他还想着拿下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呢,但他又清楚的知道,昭武帝这个态度一出,他们的假证支撑不了多久。
本来嘛,大理寺那边就不是纯纯废物,就是隐隐察觉到这证据背后牵扯的人,他们才不纠结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是证据就行了……毕竟有先帝一朝的经验,乱插手说证据真假不一定能救的出人,还可能把自己和全家一起搭进去。
所以,大理寺这边养成了沉默是金的好习惯。此次的证据大理寺同样没深究,只是将证词提交给了昭武帝。
但今天昭武帝这,让大理寺彻查……态度摆明了不相信这些证词,也就是要保金成。
陛下都给出态度了,那大理寺自然不害怕了,他们一定会非常较真的认真查的。
万一被大理寺直接查到是假证,那就很有可能把他们自身也牵扯进去。
“也不知道父皇在搞什么?!”
康王愤愤,嘟囔且不解。
之前父皇都没插过手,而且隐隐有鼓励他们相争的意思在,现在插手,难不成是反对他们争储了吗?
陈王府,陈王得出了一个和康王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他认为,昭武帝在支持他们争储。
“户部尚书的位置没了,不还有户部右侍郎和左侍郎嘛。”
陈王道,虽然嘴角含笑,但眼睛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笑意。
昭武帝这一手,直接加大了他的压力。
本来其他人盯的位置大多是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少部分是户部左侍郎,但现在好了,户部尚书是肯定不会换人的。
那要往户部安插人,那不就剩了左右侍郎了,左侍郎已经被搞下去了,右侍郎,陈王的人,但陛下又不保。
那不正好,一来打击了陈王的势力,二来给自己在户部安插人手,一箭双雕。
想来,现在他的兄弟们应该都在想办法搞户部右侍郎吧。
吏部尚书皱眉,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那,殿下您要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不更能证明我的能力吗?”
陈王微笑,折下了一支绿梅。
吏部尚书松开了眉头,“那倒是。”
在昭武帝隐隐鼓励甚至推动的上意中,他们都认为昭武帝肯定要在王爷中选出优胜者立为储君。
这样一来,向昭武帝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就很重要了。
“也算是因祸得福。”吏部尚书道,“就是那金成是真的好命啊。”
金成是寒门,他是世族,其实他这次还蛮开心能搞掉他的。
但是,他低声感慨:“秦王殿下是真受宠啊。”
因为金源成为了秦王银账总管,秦王爱屋及乌得知金源家里的事,去求陛下,今日陛下就直接摆出了要保金成的态度。
第30章
初听到这则调查的时候,吏部尚书还以为调查的人在跟他开玩笑。
这看起来都是中文,但组合在一起就让人看不懂……先不说秦王殿下的爱屋及乌直接倘进了这摊浑水,就说秦王殿下去求陛下,陛下就直接摆出来态度?
什么时候,陛下能这么轻易的被打动了?
当天求,第二天朝会态度就摆出来了……
原以为秦王年岁小和他已成年的有监国之功在身的皇兄们一起封王已是圣宠深厚了,直到现在,朝臣再一次刷新了对秦王圣宠的印象。
能直接影响到陛下……现在看来,先帝时期宠晋王,一点都不为尊者讳,将他的封号和嫡长子瑾王同音,而且,正统继任者嫡长子的瑾意谨慎,恭谨,而晋王则是争霸时期的好封号,甚至说出朕之爱子,恨不得为嫡长子的话,当时朝臣们震惊,但现在两厢对比,这也不算什么了,毕竟最后还是没有立晋王的母妃为后嘛。
陛下则不同,他虽然不咋说,但是他直接的行为给了朝臣们比先帝时期还要大的震撼啊。
陈王放下折的那支绿梅,端起茶杯,淡定的喝了一口,放下茶杯,“我还好,之前同小九释放过善意,不过现在大皇兄应该很难受吧。”
他微笑,茶杯放在桌子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就如同大皇子的势力,有了嘎吱嘎吱的裂痕。
原本不少朝臣都以为陛下宠秦王的程度应该和先帝宠晋王差不多,但现在这个事件一出,他们立即就意识到了不对,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先前先帝宠晋王也给他封号,允其结交文武大臣,但那是晋王自己去拉拢,而且晋王对先帝也只是臣子,影响力并没有像秦王殿下对陛下这样恐怖。
有一些因为大皇子被封王且大皇子又居长,背后又有着京畿苏氏的朝臣本想下注,博一个从龙之功,看见了秦王对陛下的影响力,悄然收起了触手。
秦王和康王本就天然对立,一个长子,一个嫡子,更何况,康王还对秦王下了几次手,仇怨更深。
秦王越得宠,那么康王在陛下那边就越讨不到好。
这些朝臣想的很好,但既已伸出手,苏丞相又岂能让这些人跑了,更何况,有些朝臣本身是有主的,这相当于叛主的行为一出,他们原本的主子怎么可能放过他?
昭武帝于高位瞧着这京城的暗流涌动,漆黑的瞳孔里古井无波,现在这个结果正是他想要的。
他绝不会让时局向先帝时期那般,寒门官员向世族寻求庇护,凝成一股势力。
现在金成这个寒门官员被保住了,但却没有世家升起警惕之心,以此想到了昭武帝想要扶持寒门官员,挤压世族的目的。
昭武帝想到这里,突然笑了一下,他还得感谢先帝,曾经那么宠晋王,让他的现在的行为显得离谱但又带着合理,让世族轻易的接受了这个理由。
他们重新认识秦王的受宠程度,并且把目光投向了另外的官员职位。
时局也如同昭武帝所预料的那样,但却比昭武帝想的要混乱的多。
这其中不仅有顾笔他们想要搞掉户部左右侍郎,往户部安插人手的缘故。
还因为之前想要接触其他王爷的官员被自己本身的主子清算。
自陈王一份奏折直接把矛头直指兵部右侍郎葛琅,他认为户部左右侍郎并不能做到贪墨军需现在才被发现,要知道,军需入库多少和出库多少都是需要核对的。
世家捐赠的总数量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每一次的取出份额都有记录。
出库是户部的事情,到边关入库则是由兵部负责,毕竟那是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