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人帮他们掩盖下数目的不对,怎么可能这么久才爆出来?!
而正好,军需一般都是由兵部负责。正好,潘荣出库的时候是兵部右侍郎葛琅负责入库的。
现在板上钉钉的是潘荣肯定贪墨了军需,户部右侍郎还在调查拉扯中,那与潘荣扯上直接关系的葛琅肯定在军需贪墨案中做了什么。
昭武帝还没给反应,刚看完陈王的奏折,下一秒,魏王的奏折无缝衔接的呈了上来,奏折里摆出了证据,葛琅无可抵赖。
起居郎记载的是:帝大怒,葛朗下狱,兵部众人接受调查。
顾丛嘉日常给华崽的理毛时间,今日阳光正好,照在房间里,撒下了一地金光。
他小心翼翼的瞅着昭武帝,昭武帝同他一样蹲坐下,在他正对面。
好笑道:“怎么,我脸上有什么?”
顾丛嘉:“听说父皇大怒,但是,你好像和往常一样啊。”
眼神很平静的样子,情绪稳定,并不像他们所说的大怒。
昭武帝慢慢的,皱起了眉:“现在呢?”
顾丛嘉摇摇头,他没感受到昭武帝生气的情绪。
原本这种能感知到帝王真正情绪的,窥探到上意的人应该被忌惮,让其不复存在,但这个人是小九,昭武帝竟有一种我的孩子很了解我的高兴。
他桃花眼柔软了下来,细细的给顾丛嘉掰讲他这个大怒的水分。
他当初设这个入库和出库就是为了杜绝他们贪墨军需,曝出潘荣的事情之后,他就知道与潘荣交接的官员绝不无辜。
“既然父皇你在潘荣被爆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葛琅参与了军需,那你为什么当时不将葛琅下大狱啊?”
“我去将他下大狱,然后呢?”
顾丛嘉:“顺着他扯线调查啊。”
“挺好的,但是你不觉得你这样直接关注插手,让大理寺彻查会太累了吗?”
顾丛嘉手中动作一滞,一脸莫名其妙,又不是他亲自去查案,他有什么累的。
昭武帝:“那换一个问法,你想想,你这样让大理寺调查葛琅,那朝中其他人会怎么想?尤其是参与到这件事的官员,他们会做什么?”
皇帝亲自关注案件,让彻查。参与这件事的人当然是人人自危,他们会形成一套保护圈层,更难套话。
顾丛嘉脑海飞快转动,三两下就想到了这样做的结果,迷茫的眼神看着昭武帝。
不能直接将葛琅下狱,那咋办?
昭武帝轻轻的摸着他茸茸的细发,耐心的教着他,“那当然是让他们自相残杀。”
“你要知道,没有人会比自己人更了解自己。”
“你看,大理寺并没有出动,我也没有费心关注这个案件,但葛琅已经证据确凿被下狱。”
昭武帝看着顾丛嘉,漆黑的瞳孔里映着他盘坐着的小小的身体,神色漫不经心:“你要知道,朝堂之上,人皆有私心,于帝王,要当执棋者,洞悉他们的心思,让他们的行为契合自己想要的发展。”
“只是让葛琅在外面多待一会而已,获得这样的成果,你觉得值吗?”
顾丛嘉思索了下,葛琅早死晚死都是死,让他在外面多待会,更容易查案,扯出一连串,好像蛮值的诶。
毕竟,贪墨军需这件事可不是一个户部左侍郎和兵部右侍郎就能够办成的啊,他们背后扯的世族,那些给予世族客气的小官……昭武帝直接下令让大理寺查是不太好查的,但又何必这么麻烦。
会有其他人迫不及待将葛琅搞下去的,连同被潘荣借势的世族一起。
顾丛嘉脑海中浮现出昭武帝说的话,眼睛彻底亮了,他学到了新知识。
“但是要怎么才能成为执棋者呢?”
顾丛嘉已经放下了华崽,贴着昭武帝,桃花眼注视着他,满是求知的认真。
昭武帝笑了笑,“要成为执棋者,首先掌控棋局,洞悉棋子,这样,才能让他们随着你的心意去行动。”
“以此案为例,进行分析。”
“……葛琅想要投靠顾笔,博一个从龙之功,但是他是把自己原先的主子顾画给忘了,叛主,顾画不会忍他的,何况,他虽然没和王石接触,但的确和顾笔那边接触了。”
“顾画说他是顾笔的人毫无违和。”
“这件事在顾墨那里,又可以是用来减轻压力的,顾墨他们大多盯着户部,想往户部安插人手,户部尚书动不了,户部左右侍郎里,左侍郎肯定没了,那肯定要搞掉左侍郎,要腾出更多的位置,他们才好安插人手。”
“顾墨的压力肯定很大,这时候,顾画给他这一则消息,那不是刚好。他就上奏了。”
“一来,可以缓解其他人攻讦户部右侍郎的压力,二来,这葛琅是顾笔的人,他上奏,也能打击一下顾笔的势力。”
“而顾画呢,卖了顾墨一个人情,又借他之手除掉了叛主的人,隐晦的彰显了自己的力量。”
顾丛嘉听的津津有味,他能看人,但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朝堂心里分析。
但是,听完之后,顾丛嘉又偷瞄了一眼昭武帝。
什么样的帝王会波澜不惊的说臣子想要投靠一个王爷博从龙之功啊?
还有,他这洞悉的,顾墨和顾画好像裤衩子都不剩了……那争夺储位的其他人呢?
自己呢?
顾丛嘉脸上表情变换,有些纠结,但又不敢问。
昭武帝看出顾丛嘉的纠结,但他没有多说,只是摸摸他的小手,试温度,小九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他厌恶宠晋王的先帝,因此,他计划了每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作用和位置,除了,顾丛嘉,他其实没打算要正统的嫡长子。
端看顾丛嘉出生的年龄就知道了,他排行第九。
昭武帝的心思没让顾丛嘉察觉,只是,他看着昭武帝这一如往常的动作,安心了下来,他还是那个会试他体温的父皇啊。
第31章
顾丛嘉没想到前几天昭武帝刚给他分析完,他转头这就撞上了给葛琅说情的人。
顾丛嘉看着挡在他眼前的人,瞅见别人看过来的奇异的眼神,他嘴角抽了抽,虽然知道最近肯定有人来找自己,但这个出场方式,真的很炸裂啊。
朝堂上由户部潘荣扯出来兵部葛琅,到最近,扯出来的人是越来越多,牵连的范围越来越广,昭武帝一日不表态,肉眼可见的,这件事会一日比一日牵扯的人数多。
不仅仅是因为军需,更因为这件事也直接牵扯到了几位王爷争储风波中,几位王爷都想搞掉对方势力的官员,同时安插自己的人手……现在,朝堂就是一个风暴中心。
不过这件事和还不到三岁的顾丛嘉没什么关系,他还在昭武帝的羽翼下慢慢长大。
今天出宫主要是因为顾丛嘉很好奇古代饯行的习俗,金源今日就要出发去秦王封地清查银账,他要赶时间,赶在封地那边将今年的银账送来京前,不然到时候银账送到了,这账就不太好算了。
毕竟,人也是要脸的,总不能到时候账不对,顾丛嘉在催封地那边给钱吧?这有失体面就不说,而且也要不到。
银账和税收是一起给的,银账要是出问题,代表税收也是有问题的,不管是为了什么,封地的官员都会咬死银账没问题。
所以,只能委屈一下金源赶路了,在过节前出发去封地,赶在过年前查清楚封地的账。
但金源不觉得委屈,他求学多年,今能直接做事,展现自己的能力,他感觉很好。
而且,这本就是一桩交易,他接受良好,他为秦王银账,以此为理由,陛下保下父亲,想到最近父亲皱眉说起朝堂之事,他就越发感激。
这朝堂风暴是越来越大了,到此事结束不知会流多少血……不过此事已与我们无关,金源心想,唇角含笑。
对着送行的秦王,父亲和大哥挥了挥手,他这就走了,不用再送了。
顾丛嘉眼里,金源的身影越来越小,他满意的转身,打算回城。
“臣多谢秦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