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在给杨天青写信的时候没有告诉他府试的事了,觉得有点丢人,都怪他之前不好好读书,现在好了,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杨天青的回信每次也都捡好的说,说说漠北的风光还有他新认识的兄弟们,听起来颇为肆意洒脱,丝毫不提他日夜苦练的辛苦日子。
自从杨天青走后,家里卖豆腐的活计就落在了小翠几人身上,白氏在家做豆腐,早上让小翠和杨顺去县府卖豆腐。
原本白氏打算是她和小翠卖豆腐的,让金元和杨顺去吕秀才家念书,杨顺一听让他念书就头大,满地打滚闹着不肯读,最后去读书的只剩下金元一个。
小翠不仅卖豆腐,还时常捞上些鱼放在摊子旁卖,杨顺则拎着篮子卖络子,他们一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一个月能挣上二三两银子呢。
这天小翠正在坐在摊子前卖豆腐呢,一个穿长衫的男子过来结结巴巴地说道:“要,要两块豆腐。”
小翠麻利地湿荷叶给他装了两块,“四文钱。”
男人忙从秀才里掏了铜板。
小翠不常来县府卖豆腐,之前都是杨天青推着架子车,现在杨天青不在家了,就杨顺推架子车,她守着摊子卖豆腐。
渐渐的,小翠发现那男人天天过来买豆腐,每次都是买上两块,小翠想不注意到他都难,她家是做豆腐的,也不天天吃豆腐呀。
这男人怎么天天吃豆腐,也不嫌吃腻味儿了。
小翠也没放在心上,她性子大大咧咧的,有人买她家豆腐,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男人来得太勤了,每天早上都会过来,小翠一看见他,不用他开口,小翠就麻溜地包了豆腐递了过去,“四文。”
男人红着脸拿着豆腐走了,杨顺拎着篮子回来就看见男人离开的背影,“小翠姐,那四文又来买豆腐了,啧,吃了半个月豆腐也没吃腻。”
“谁知道呢。”
就连杨顺都觉得那男人看上了小翠,杨顺觉得他小翠姐性子有点野,不是寻常男子喜欢的性子。
杨顺突然反应了过来,拍了下脑门,“我想起来了!我说他咋那么眼熟!这不是金元考试的时候你撞到的男人吗!我呸,他肯定居心不良!小翠姐,你等着!他要是在来我问他作甚!”
小翠后知后觉反应了不过,那人不会是瞧上她了吧。
杨顺又是个嘴里藏不住话的大喇叭,小翠忙说道:“回家先别告诉干娘,等我明天试他一下,别误会了人家。”
杨顺哼了一声,“我看他不是什么好人!”
两人卖完东西就回来了,杨顺时不时瞅白氏一眼,小翠立马瞪他,杨顺不敢说话了,等明天看看,若是那人居心不良,看老子不懈了他的腿。
晚上睡觉的时候,杨顺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旁金元还在点着油灯读书呢,他明年还得接着考秀才呢。
金元正看得入神呢,杨顺时不时哎上一声,金元放下了手上的书本,“顺子哥,你干啥呢,扰得我没法读书了都。”
杨顺又哎了一声,“你还小,你不懂。”
“好好好,我不懂,那你别哎了,耽误我读书。”
“别读了,我都怕你跟吕秀才似的成个呆子。”
第82章 082
自从金元要读书考秀才,跟他一道玩的时候少了,金元虽然调皮但为了杨天青咬着牙读书呢,虽然苦读,但也不耽误他跳脱的性子。
金元反嘴回了一句,“你才是呆子呢。”
杨顺拽了下被子,“你不懂,我现在可是咱家最大的男丁,咱家的顶梁柱!”
“你?”
金元投来不相信的眼神,惹得杨顺哇哇叫了几声。
白氏见天色不早了,起身催金元睡觉呢,就听见兄弟两斗嘴呢,白氏笑了一声又回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吃了饭杨顺和小翠推着架子车又去县府去了,这次杨顺等在架子车旁没走,等了一会儿那人果然来了。
小翠这次没有给他包豆腐,朝他抬了抬下巴,“哎,你天天吃豆腐不腻吗?今天要不要换成鱼改改口味儿?”
孔令仪脸红了起来,结结巴巴说道:“那,那买鱼,买鱼。”
小翠咯咯咯笑了起来,“可我今天没捕鱼,你说怎么办吧?”
孔令仪脸更红了,“那,那我买豆腐,买豆腐。”
杨顺瞪了他一眼,“说!你天天来我们这买豆腐安得什么心!不老实交代了,老子可不客气了!”
孔令仪连连摆手,“没,没有,我就是心,心悦姑娘,绝对没有什么坏心思。”
杨顺一听急了,“这还叫没有坏心思!”
小翠上上下下打量着面前的男人,有些文弱,“你上次可考过了?”
“考,考过了。”
“那你现在是秀才喽?”
“不,不是,我院试没过……”孔令仪生怕小翠嫌弃他没中秀才,忙说道:“姑娘放心,明年我一定能考中秀才。”
小翠甩了下乌黑的辫子,“你既然对我有义,男子汉大丈夫作甚磨磨唧唧的,遣媒人来就是了,我住在花田村,你找白家就是了。”
孔令仪愣了一瞬,反应过来脸上带着傻笑,边做揖边连连往后退,左脚绊右脚,差点把自己给绊倒了,小翠不客气笑了起来,笑得孔令仪慌忙跑了。
杨顺都呆住了,“小翠姐!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和干娘说一声呀,这这这!”
小翠性子洒脱,觉得既然那人对自己有意,她又觉得那人不错,两相有意,有什么可磨叽的,小翠难得有个看上眼的,直接让那人上门提亲了。
杨顺觉得不妥,他性子虽然油滑,但也有靠谱的时候,觉得小翠应该打听好了再说这事。
两人卖完豆腐就回去了,一回到家小翠就开口说道:“干娘,过两天会有人来家里提亲。”
惊得白氏手上的络子都乱了,忙问道:“小翠,怎么回事?”
小翠给说了,“干娘,人长得不差,还是个读书人,说是已经过了府试了,我觉得不错。”
金元晌午从吕秀才家回来就听说了这个消息,惊得他眼睛瞪得溜圆,“小翠姐,你,你说得是真的?”
小翠点头,“是真的呀。”
白氏听小翠那么多,觉得是个不错的人家,想找人打听一下,奈何不知道那人叫什么,可怎么打听呀,可愁坏她了。
第二天再去卖豆腐的时候白氏和金元跟着一道去了,若是见了那人想盘问一番,怎知竟然没有碰上。
一连三日都没碰上那人,白氏只好在家等着那人上门提亲了。
孔令仪这会儿正央求他娘上门提亲呢,孔婆子一听是乡下丫头有些不大喜欢,着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外乡来的孤女,那不成!
孔婆子上街又远远看过小翠,只见那丫头生得有些黑,笑起来牙齿很白,哪有其他姑娘温和的样子。
孔婆子更是瞧不上了,回来就朝着孔令仪大发脾气,“那姑娘不行,早两年就和你表妹那边通过气了,就等你明年考中了秀才娶你表妹进门,这门亲事是万万不成的!”
“娘,我不喜欢表妹,我一直拿她当妹子。”
孔令仪苦苦哀求,孔婆子就是不松口,她瞧不上小翠,觉得她不过是个乡下的孤女,家里又穷,样貌生得也不大好看,怎么能配得上她读书人的儿子呢。
最后不知道怎么商量的,孔婆子遣了媒人上门提亲,小翠已经好久没看见那人,以为两人没缘呢,哪知道媒人突然上门了。
白氏也忙让杨顺和金元去县府打听打听那家,两人很快把孔令仪家打听了出来,和那天孔令仪说得差不多,在县府有个院子,家里只剩他和一个老母,听说老父亲打仗的时候没了。
金元听着那孔令仪的老娘有些脾气不大好,金元有些担心,“顺子哥,你说小翠姐若是嫁过去了别受欺负了。”
金元和杨顺把这事给说了,白氏也有些担忧,怕小翠过去了被欺负,小翠不在乎地说道:“干娘,你看我身强力壮的,还打不过个婆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