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看上了我全家(111)

2025-09-17 评论

 

 

第71章 

  万小花一到家,便绘声绘色的同家里人说起了姜家分家的事。

  村里兄弟多的人家,到了分家的时候,父母要么按规矩跟着长子过日子,要么跟着偏疼的孩子,而这个偏疼的孩子大多都是小儿子,总而言之一句话,父母少有跟着中间孩子过日子的。

  姜家也是一样,姜阿爷选了小儿子一起过日子。

  姜阿爷年岁虽然大了,近来又有杨家的事儿让他家风评不好,可姜阿爷身子硬朗,还不需要人伺候吃喝拉撒,至于家里风评,哪个医馆没有出过人命啊,况且那杨家媳妇儿也没事啊,且姜家还给了十两银子的赔偿,足够平息村人怒火了。

  过了这阵,村人病了,照样要去姜家看病拿药的,姜阿爷依旧是家里收入来源的大头。

  姜大两口子都是性子强势的,特别牛美玉当家惯了,已经理所应当的觉得将来分家,他们两口子会得大头,一朝让不声不响的老三得了好,他们两口子哪里能忍,自然是要闹的。

  老大两口子要闹,老二两口子也不是吃素的,老大老二联手给了老三一家一通教训,可他们再强势也无用,姜阿爷还没死呢,有姜阿爷在他们翻不出天,姜阿爷到底还是跟着老三过日子了。

  姜阿爷留在身边的儿子有了结果,便要开始分家产了,这个时候,关系自身利益,前脚还一条心的老大老二立马开始彼此针对,且两人都不是好相与的,这一回可就比先头打的还厉害。

  不说家里的田地银钱,便是为着一些农具厨具也能大打出手,最后三兄弟脸上都挂了彩,给村人瞧了好大一通热闹,今日姜家这出分家戏,可比腊月里头到乡间唱的大戏还精彩。

  万家人都没想到,姜阿爷最后会选了老三给他养老,他家老三自小对医药没兴趣更没天分,家里事情一应都不管的,倒是老大老二偶尔的还上山采个药呢。

  “姜土医选了老三,他家这村医怕是就干到他这一代了,是传不下去了。”万母这话说罢,忍不住的叹了气。

  她不是那等自私之人,觉得姜家不干村医了,便是家里儿子在村里独霸,家里名利都要占尽,只觉得往后村人会有诸多不便,已经开始忧心。

  万母的话柳欺霜一时之间还没理解透,只觉得姜家如今这样是活该,倒是林秋月立马把话接了过去,开始宽慰万母。

  “阿娘,如此也好,行医者自该有一颗仁义之心,若是万事以利当头,且还有一颗攀比之心,那吃苦头的只会是他手里那些病患。那姜家老大老二都不是好的,若给他们接过了姜土医的衣钵,继续干这村医,凭着他们那点本事,还黑心的心肠,村里人才是要遭大难了。”

  “哎,你说的也没错,只是老大也是个半吊子,我是愁啊。”万母话到这里抬脚去了灶房里,想来是不准备再说姜家的话了。

  万小花见家里人不说姜家人打架的话,净说一些她听不懂的话,觉得没意思便回去了。

  万母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个小撮箕,她要去菜园里拔点儿萝卜缨子回来给林秋月做泡菜,柳欺霜见了也跟着去了,他去捉菜虫。

  母子两个在菜园里忙活的时候,万母瞧了又瞧,见人没有一点嫌弃害怕,那菜叶子上的菜青虫,给他直接捏死,忍了又忍到底是没忍住,略带佩服的同人说道:“霜霜啊,你咋这么厉害,一个小娃娃咋虫子都不怕啊。”

  “因为是小虫子,大了我就不敢捏死了,要用棍子夹下来再弄死。”柳欺霜以往什么活儿都要干,不说是菜园里捉虫了,猪圈的草肥还有鸡圈里的粪肥都抓过,他觉得那些肥料比虫子还恶心,捉虫子还干净点儿呢。

  万母听人这么一说,还想夸人一句,柳欺霜倒是先开口了。“阿娘,我不是小娃娃。”

  他都成亲了,都做了人家夫郎,和相公亲过嘴了,怎么还能是小娃娃呢,小花才是小娃娃。

  万母让人一句话给逗乐了,也不说什么,笑着继续干活儿了。

  冬日的菜园里,青叶子菜很多,这个时候不管是白菜萝卜还是青笋芥菜都是绿油油的,就连花菜也还未长菜心,还是嫩菜叶。

  母子两个在菜园里忙碌着,村里人其他也是一样,姜家的热闹只是他家一家子的热闹,旁人看过就忘。

  晚些时候,万永安从红薯地里回来了,万父也从镇上回来了,听得万父说了二哥干活儿的人家是户靠谱的人家,家里人也就放心了。

  晚饭过后,万母果真用梨皮煮了一锅甜水,一家子一人端了一碗喝着,万父喝完舒服的顺了顺胸口,直言这水还怪通气的,喝的他胸口通畅。

  万永安是会些医理的,知晓冰糖原有化痰功效,不想同这白梨一起熬煮功效还更好,他自己也觉得喉间舒畅,看来往后有咳喘之症,喉间不畅,胸口气闷之时,倒是可以试试熬了这冰糖白梨水来喝。

  只是,这两样东西都不易得啊,倒是为难了。

  万永安还在想着病理药方,其他人倒是只管享受这甜滋滋的糖水入喉间,特别柳欺霜,他已经惦记着明日再去买梨回家,明日便又有梨吃又有糖水喝了。

  转天一早,柳欺霜背着栗子带着沙子往镇上去了。

  今日,生意依旧很好,栗子卖的很快,手里的沙子也予了罗娘子,只他旁的运气不好,今日那卖白梨的小贩没了踪迹,他没买着。

  一日没买着,柳欺霜便盼着隔日,可惜那卖白梨的想是手里没了货,再没有出现,柳欺霜手里的栗子也卖光了,轻易不去镇上了。

  手里栗子全卖了之后,柳欺霜数了银钱放,卖栗子得了将近一两五钱银,他现在有二十两银子还有余了。

  没了梨吃有银子也是好的,梨子被柳欺霜抛到了脑后,日子一日日过去,转眼已经冬月中旬,地里有了新的活儿,家家户户的都要开始挖红薯了,万家自然也不例外。

  挖红薯也是个力气活儿,今年这挖红薯的活儿自然落不到柳欺霜身上,但他要帮着干点儿杂活儿。

  挖红薯之前要割红薯藤,挖了红薯之后要摘抹红薯上头的须须和泥巴,免得背一背篓无用的东西回家。

  柳欺霜的活儿便是割红薯藤和摘抹红薯上的累赘物,当然,在家的人也没有闲着,林秋月要将地里背回去的红薯藤全剁碎了晒起来,晒干了来年用来喂猪。

  这日,柳欺霜背着一背篓红薯藤回家的时候,在家门口碰上了姜阿爷,他领了人进屋,放下背上东西又立马去了地里。

  姜阿爷是来家里找大哥的,大哥在地里挖红薯,他要去喊人。

  万永安回家的时候,还背了一背篓红薯回家,剩下的一堆让万母背回家就好了。

  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万母和柳欺霜一人背了红薯藤,一人背了剩下的红薯也回家了,两人到家的时候姜阿爷还没离开,这会儿还在屋子里和万永安说话。

  林秋月拉了两人到灶房里,同人说了个大概。“姜土医想要收安哥做弟子。”

  林秋月这话一说,万母和柳欺霜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一句话没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不知道姜阿爷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个决定。

  不说两人了,林秋月方才也是一样的惊讶,姜家医术可是祖传的手艺,怎么不传给亲生儿子,传给外人啊。

  三人惊讶过后,开始分析这事儿利弊,那边万永安和姜阿爷好像也将事情说好了,万永安正送姜阿爷出去。

  万永安送了人回来,万母立马拉着人问,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万永安也没瞒着,将方才同姜阿爷说的事儿,全和家里人说了。

  万永安也是方才才知道,原来姜阿爷早几年前就想在村子里找个弟子,继承他的医术,往后替村人看病。

  只是,前些年他家老三还未成家,家里积蓄不丰,还想赚几年钱给孩子成家,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又有杨家的事儿,才让姜阿爷下了决心。

  “姜阿爷的意思是,凡手艺人都要有个师承出处,否则人家不认你的手艺。就拿行医来说,若是没个师承,平日里不出事还好,若是出事了,旁人就会觉得是你胡乱琢磨的法子害死人,但若有个师承,或许旁人就会觉得是病人的命数,确实是救不回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五朵云 生子文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甜宠文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