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爷的话虽不是绝对,但万永安心里很明白,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说行医了,便是泥瓦匠杀猪劁猪匠,也得有个师承呢。
“反正这事儿好坏都在明面上摆着,好处便是我确实是能从姜阿爷手里学到东西,往后能大着胆子给村人看病,且有了师父,村人也没法说嘴,能方便不少。
至于这坏处,自然就是姜家人了,成了姜阿爷弟子,便要和姜家人牵扯不清了,且八成会被他家两儿子记恨。”
“老大,这事儿娘不劝你,全看你自己决定。”万母自能明白儿子方才所言,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事儿确实是难。
“只是,姜阿爷能有这般心胸,将家传的手艺交予外人,为的也是这一个村子,甚至临近几个村子的穷苦人家,你既打开门做了这行事,自也要为上门求医的人负责,旁的事皆不用管。”
万母嘴里说着让人自己决断,但已经给了自己意见,万永安心头犹豫,也不是害怕姜家人找麻烦,只是觉得真有了师承挂了牌子,往后身上担子就重了,他就真是个村医了。
“娘,儿子知道了。”万永安不是个纠结性子,转瞬就豁然开朗了。
他又不是神仙,自然没有治百病的本事,只要认准一句话,别去逞强啥毛病都治,不去耽误别人病情,便可问心无愧了。
晚些时候,万父从山上回来,意见和万母一样,全看孩子自己意见。
万永安心里早有决定了,当天下午就往姜家去了,连拜师的日子都选好了。
姜家这会儿已经分家了,但他家屋子不好分,这会儿还一大家子一起住着,只是早说好了,老大老二尽快立了房子搬出去。
万永安同姜阿爷商量拜师日子,没有当着众人,两人在姜阿爷药房里商量的,但万永安走后,姜家人还是知道了。
“这事儿我不同意!”姜老大一张脸赤红,眼瞅着就是被气得不轻。
牛美玉自然也是一样,她至今都觉得家里之所以闹到分家这一步,还白白便宜了老三,都是因为杨家那事儿。
“阿爹!你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你放着自己亲儿子不管,竟然要收姜家的对头做弟子?”当初,他们之所以大着胆子给杨家拿药,为的还不是压那万永安一头,可他们因为杨家的事儿吃了亏,他爹转头就要收万永安做弟子,到头来竟是便宜了万永安,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阿爹,你不能因为我和大哥一次的过错就认定我们不行,若是我们不行,他万永安就行吗?”姜老二这会儿心里后悔得不行,悔不该因为和万永安较劲,给杨家抓了那副药。
可现在,再后悔都没用了。
“阿爹!”姜老二朝着姜阿爷跪了下去。
姜老大也跟着做,两人拽着姜阿爷衣角,喊姜阿爷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好好学,可姜阿爷却再没有一点犹豫了。
“好好学?你们不是几岁十几岁,你们已经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你们要有这个天分,我至于求到万家小子头上?”姜阿爷没想到自己这几个儿子不止没有本事,更没有心胸,竟是将救人命的东西当做了生意,只想紧紧攥在手里。
他姜成万虽没有本事,眼下一切确实是从村人手里所得,也曾昧着良心赚了村人药钱,可他却也没有丧良心到这个地步,竟想着将一身本事烂在手里,也不交予外人,给予村人方便。
“你们!但凡你们有两分本事,我何至于此?你们是我的儿子啊,亲生儿子啊!”姜阿爷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手指外面,指着万家方向对着这一家子说道:“你们知不知道,今日是我求到万家小子头上去的,求他做这个村医!”
“阿爹!你疯了不成!还求他?他凭什么!”
“凭他万永安有良心!凭他万永安有本事!你们......”姜阿爷话到此处,已经什么都不想再说,他知道,没用的,已经没用了。
他现在,只能对着两个儿子一家子说道:“家也分了,你们趁早搬出去,年前就搬出去。”
第72章
冬月二十三这天,万家人都没出去干活儿。
今日,是万永安拜师的日子,算是家里的大日子,从今以后万永安便有了师承,能名正言顺的给村人看诊了。
一早,万永安就拎着拜师礼同万地主一起去了姜家,家里其他人虽没有跟着去,但也没有下地干活儿。
这个时节,家里要做豆豉晒红薯干了,趁着日子正好,天气也好,在家把这些杂事做了。
有手艺在身的人,收徒传承是大事,姜阿爷也很看重此事,还喊了村长和村里几个有名望的老者做见证。
万永安同万地主一起到姜家的时候,姜家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摆在正中上首的座椅,净手的水盆,拜师的茶水,一一在侧,只等万永安到了行这拜师礼。
踏进姜家院门前,万地主替万永安正了衣冠,踏进姜家院门之后,姜老三接了他的拜师礼,然后领着万永安到一边净了手,又给人上了茶,万永安需给坐在正中的姜阿爷跪地奉茶。
“师父请喝茶。”
“等等!”
万永安拜师虽是姜阿爷主动找上门,但既拜了姜家门,万永安便是真心拿人当师父敬重的,奉茶姿势态度都是规规矩矩,姜阿爷见了也是十分满意。
但,姜阿爷满意了,有人不满意。
自从姜大姜二知道,他爹是铁了心要收万永安为徒,铁了心不管他们死活之后,便在等着今天了。
姜老二跟着他哥一起站出来之后,又微微往后退了一步,他哥是长子,自该他哥来说接下来的话。
姜老大这会儿也没功夫和老二计较,反正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在他爹面前也讨不了好了,便什么都无所谓了。
姜老大先指了万永安,然后又冲着在场所有人说道:“大家都知道拜师的规矩,这徒弟进门学本事的头三年,要到师父家里干活儿,不止没有工钱,且自己一切所得都得上交师父。”
姜老大这话一说,万永安脸就黑了,万地主也拉下了脸,姜家这什么意思?想让人白给他家干三年活儿,甚至还肖想万家东西?
“万兄弟,既然你拜了我爹为师,自然也该守这规矩,不知道万兄弟何时到我家干活儿?”姜老大当没看见众人脸色,竟是直接做主要喊人来家里干活儿了。
“就是啊,这规矩得守啊。”周老幺也来看热闹了,他原本还气呢,觉得什么好事儿都让万家占了,有了姜家兄弟这话,他高兴了。
一想到万永安要到姜家当三年长工,他就浑身舒畅!
村人最是重规矩,姜家兄弟的话没法儿反驳,规矩就是这样的,不说医术如此要紧的手艺,便是学个木活儿砌墙的活儿,也得先到师父家里干活儿呢。
姜阿爷没想到,他这两逆子还有这么一出在等着他,他看向万永安眼神安抚,再一个摆手示意人不用管他们,接着开口冲着所有人说道:“大伙儿先听我老头子说一句。”
姜阿爷一把年纪的人了,自然是要脸的,今日的拜师礼,原本是给他长脸的,可如今却要让他丢脸了。
“大家都知道,永安小子早开始给乡亲们看诊了,老头子我一辈子行医,却未和半个同行交流过,老头子虽不至于不如他这个后生晚辈,却也知医者各有所长,原是想同人当个同行相互讨教,可老头子一把年纪拉不下脸,便求了人做了老头子徒弟,一家人便什么都好说了。”
姜阿爷收徒如此大事,家中自然不止有特地请来作见证的人,还有不少村人,例如周老幺那等看热闹的人。
但,姜阿爷话落,有人回过味了。
“如此好啊!他们既是各有所长,万永安拜了师,往后便是两身本事,受惠的可是咱们村子的人啊。”
有人这么说了,所有人都高兴了,且有人还小声说道:“姜阿爷毕竟年纪大了。”
“是啊,是啊。”
姜阿爷毕竟年纪大了,已经当不得几年村医了。
规矩哪有实际的好处重要啊,再说了,便是万永安按照规矩去姜家干活儿,同他们也没有干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