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142)

2025-09-27 评论

  “那间铺面也离得不远,走,一道再去看看。”

  杨庆生推着摸不着头脑的霍凌,沿来路返回。

  半路上,杨庆生还给杨俊买了几个炉果儿,霍凌见了,也买了一包,揣进怀里时还是热乎的。

  “你要买铺子,找你爹参详就是了,他和你小爹前几天进城,是不是就为这个?”

  霍凌一边走一边道:“你要还拿不准,就问问和你交好的那些个掌柜。”

  杨庆生却执意要带他去看,以两人的关系,霍凌自然也不会拒绝,就当长长见识。

  只是不曾想转来转去,又回到了庙前街,面前一间空铺子,没有牌匾,地方不大,站在门前,甚至能隐约看见远处蹲在一堆山货后面的赵家兄弟俩。

  “这就是那个必须一起买下的铺面?”

  霍凌透过破了的窗户纸往里看了看,“这地方空了有阵子了,我回回路过都瞅一眼。”

  “因为地方小,唯一的好处就是在庙前街,不然赁都赁不出,但即使如此,一个月也要不上几个钱,房主瞧不上那仨瓜俩枣,懒得折腾。上一家搬走后,一直空着。”

  杨庆生说完,不再继续,过了半晌,霍凌扭头看他。

  两人在沉默中短暂地四目相对,随即不约而同地笑了。

  霍凌“啧”一声,他负手后退,走回杨庆生身边。

  “我说你为何非要带我转悠这两圈。”

  他抬了抬下巴,面朝前方道:“你是不是想让我从你手里赁这间铺面,拿去卖馅饼?”

  杨庆生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他诚实道:“虽然去年劝你不要赁铺子的也是我,但我帮你算过了,不会让你赔钱。当然,我也有我的私心,拿下这间铺面,我才能买另一间,这间于我无用,是必须要赁出去的,与其赁给不熟悉的人,说不准干几个月就会欠了租子跑路,赁给你最为稳妥。”

  事情来得突然,霍凌还没有细想过,他站在原地思索半晌道:“可还是老问题,我只会在雪季里日日出摊卖馅饼,其余时间,这间铺子还是空着,于我来说不够划算。”

  “那是你当爹之前,现在呢?”

  杨庆生接过话头,在细说前补充道:“我说这些话,不是为了忽悠你非要赁下铺子不可,你姑且一听。”

  “咱俩之间,不必说这些。”

  要说整个下山村除了亲哥亲嫂他最信任谁,绝对是杨庆生无疑。

  他们是一条裤子长大,可以两肋插刀的关系。

  于是杨庆生继续说道:“我是养过孩子的,小孩子从会坐会爬,到会跑会跳,怎么也要两年,在那之前,你们很难月月带着孩子上山下山,除非带上去以后,轻易不再下来,就像你和峰哥小时候,不然大人孩子都吃不消。”

  霍凌沉默几息,承认杨庆生说的都是不错。

  他和大哥小时候在山里长大,直到四五岁时在山下停留的时间才慢慢变长,也是那时候起他们才有了村里的玩伴。

  现今家里在山下有屋子有田产,将来他们还会另起独属小家的宅院,在孩子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前,他不会把人拘在山中。

  这些他都曾想过,只是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想过归想过,还未细想。

  而他也很快明白了杨庆生的意思。

  “我的营生在山里,可家人在山下,至少未来两年,我在山下的时间会比山上多,到时我一定会将馅饼生意做起来。”

  再看向面前的空铺子时,他的目光逐渐变得认真。

  “而我不在的时候,小祺如果愿意,也可以来城里开张做生意,铺子里有地方可以安顿孩子,他也能坐着歇息,有瓦遮头,不怕风雨。”

  杨庆生笑着点头,“我就说你的脑筋转得够快,这不已经想通了?”

  他转而正经道:“我和你之间,不扯那些虚的,一个月的租子,我算你五钱银,一年是六两,你按月给我,或是按年,怎样都行,你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要是觉得可以,就跟我递个信,我好把两间铺子买下,再请人重新收拾一番。”

  霍凌动了心,他问杨庆生,古董行那边的赁期还有多久。

  杨庆生道:“那边的赁期到八月末,换我接手后,九月里就能把钥匙给你。”

  九月的白龙山大抵已经开始飘雪,到时更是有许多猫冬前积攒的山货要出手,挪到铺子这边卖的话,人也能少受冻。

  他答应杨庆生回家商议,月内给答复。

 

 

第107章 做决定

  “赁铺子?怎么突然说这个?”

  颜祺将手里拧干的布巾递给霍凌, 后者接过去擦了擦脸。

  “今天进城,大杨来寻我,说了这么一档事。”

  霍凌回头看一眼炕上, 下意识压低声音, “睡了没?”

  “没呢, 小眼睛溜溜转。”

  当爹的出门不过几个时辰,却已经想孩子想得不行。

  他换了件家里穿的干净衣裳趴去炕上, 逗着孩子看了半晌才罢休。

  月子里的娃娃觉多,一天十二个时辰,差不多要睡近十个时辰,醒着时, 面对大人的逗弄也不会给出太多反应,毕竟还太小了。

  用叶素萍的话讲, 远还没到需要头疼的时候。

  “大嫂说不能总是抱着他,等抱习惯了, 放下就哭, 大人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颜祺趴久了腰酸,有些艰难地坐直了,左右活动一番。

  霍凌自然而然地把手探到小哥儿的后腰, 替他按揉,颜祺舒服地眯了眯眼,两人接上刚刚未尽的话茬。

  霍凌将前情简单讲过后道:“那铺子你肯定也记得, 就是从咱们摆摊那处往西走个百来步,有个小门脸, 正在个把头上,左边是卖酱的,右边隔几步是个贩鞋的。”

  在保家镇, 庙前街可以说是颜祺最熟悉的一条街了,成日坐在那摆摊卖东西,无聊时连人家布招子下头垂着几根穗子都能数清楚,何况是个挺显眼的空铺子。

  “我记得,因那地方长久没人做生意,咱俩路过时还提起过。”

  颜祺隔着挡风护头的抹额挠了挠头发,月子里不能洗头,可把他难受坏了,成天掐着指头算日子。

  “那处总是关着门,也看不见里面什么样,你今天过去可看着了?”

  “没有钥匙,但窗户纸破了,我就往里瞅了两眼,是个长条状的屋子,地方确实不大,倒是挺高,侧面有扇窗,人在里面,不算憋屈,我想着中间隔一下,后面放个桌椅吃饭,甚至搭个小榻,应当也够。”

  颜祺顺着霍凌的描述想了想,觉得要有这么个地方,好似也不差,只是个中顾虑,先前两人也商量过。

  一是租子,二是税钱,这两样都是逃不过的,无论每年赚多少,闭着眼也得往外掏。

  “租子多少?咱们还有得赚不?”

  “有。”

  霍凌肯定道。

  他回来的路上已在心里草草算了笔账,这会儿同颜祺道:“先说租子,大杨说是一个月五钱,一年六两。去年冬日里我曾起意赁铺子,问过孙大志,孙大志说庙前街生意旺,要价也比别处高,而且越靠近城隍庙的,价钱越贵,记不记得咱们斜对面有个卖包子的?”

  见颜祺点头,他道:“那处不如大杨带我看的这间大,一个月也要五钱,不过听说最早是四钱的,最近两三年里涨了上去,一年贵了一两多,那家照旧还做着,没搬走,肯定不是赔钱的。”

  “杨大哥不会坑咱们,瞧着租子确实划算。”

  霍凌赞成道:“按着一年六两算,单论卖馅饼的纯利,咱们不消两个月就能赚回本钱。虽还有市金和商税,拿这两成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也值了。 ”

  颜祺仍顾虑道:“可咱们只在雪季里能日日做生意,很长时间里,铺子岂不还是空着?”

  霍凌看了一眼躺在一旁还没睡着的小七哥儿,带着两分犹豫道:“这也是今天大杨提醒我的,小七还太小,山路难行,想带他上山,不是容易事,起码两岁之前,咱们一家三口都很难一起进山过日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菇菇弗斯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文 甜宠文 赶山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