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24)

2025-09-27 评论

  看了几眼,他也上前帮着打扫,颜祺却没让他上手。

  “我这人闲不住,就爱擦擦这扫扫那的,其实也不脏。”

  霍凌便知这是颜祺打发时间的法子,遂没再上前了。

  本还在想午间买两样吃食回摊子上吃,结果运气不错,没等犯起饿,剩下的几斤山货也有了去处。

  “这些松黄是两斤三两,我也赶着收摊,便宜卖了,先前都是卖三十文一斤的,现下算二十五文,多的三两有些碎,算送的,老爹你给个五十文拿去。”

  霍凌靠这说辞勾回一个嫌价贵,问完价又走了的老汉,好歹把摊子清了空,就剩两双鹿角,品相较之前卖出去的两双差一些,偏小,上面的瑕也多,一看就是出自两头格外好斗的公鹿。

  遂一并让了让价,三十五文,两双八斤,卖了不到三钱。

  “走,吃饭去。”

  霍凌将草席卷起,空了的蛋篮子也朝背篓里一丢,心情爽快。

  东西都卖净了,下午不必再熬,且今天有颜祺陪着,能带小哥儿吃顿好的,还能去城隍庙逛逛。

  “老板,来两碗肉卤的炸酱面。”

  霍凌带着颜祺去了家自己常来的小面馆,一共只能搁得下五张桌,饭点里坐得满当当,可见生意多好。

  颜祺把手搭在裤管上,模样颇是拘谨。

  邻桌比他们先来,这会儿面已端上,海大的两只碗,里面卤子冒了尖,看得小哥儿眼睛都睁大了。

  “一碗这么多?”

  他抬手悄悄指,凑近问霍凌。

  霍凌忍住揉揉夫郎脑袋的冲动,“你在关外呆久了就知,这边吃食都这般,量大管饱,那些个关内来的人都这么说。”

  “自家都舍不得这么吃呢。”

  颜祺没问霍凌这一碗多少钱,想着霍凌来这里肯定是爱吃的,自己说多了,倒像是要管着人花钱一样。

  不说别的,味道闻着是真好,坐在这里都能闻见。

  “不过我以前没进过食肆,只在街上吃过一回素面,要八文钱。”

  他比划了个“八”,继续道:“等闹起灾来,一碗面先是涨到了十几文,后来那面摊便撤了,任是做这营生的,也买不起白面。”

  那顿面真是香,逃难路上做梦时他还梦到过几回,算是从前难得出门在外吃过的东西。

  回忆到这里便让他强行收住了,再多想下去,无非是再伤心一场。

  霍凌觉察到小哥儿的失落,他在那单薄的肩膀上轻捏一下,起身去了柜台,回来时手里多了碟豆干子。

  “面还要等片刻,它家卤豆干子也好吃,你尝尝。”

  接着从桌上筷筒里抽了筷,自然而然地夹起一块喂颜祺。

  后者没躲过,只好张嘴咬了一口,旋即微讶,“是甜口的。”

  他倒不知豆干子还能这般卤。

  细品了品,该是放了好几种不同的料子,家中做卤,少有舍得下料和放糖的,那些香料价贵,一样只要一两,加在一起都是不少钱。

  也不怪吃食都是外面的更香,有些钱合该人家赚。

  霍凌把剩下半块直接填自己嘴里,“是不是还不错?”

  豆干子算是小菜,切得方方正正,一碟子有八块,吃到还剩四块时炸酱面总算上来了。

  卤子香气扑鼻,下面的面条不是白面而是黄面条,是用当地的苞米面扯出来的,看着金灿灿。

  因这时节没有鲜黄瓜做菜码,便搁了些后厨自己发的嫩豆芽,竟也算爽口。

  颜祺暗暗抿了下口水,见霍凌埋头吃起来,他方才挑了一筷子到嘴里。

  “好吃不?”霍凌等他咽下第一口才问。

  小哥儿用力点头,扬起唇角道:“好吃。”

  奈何这一海碗的面条实在是太多,他吃了好半天,只觉得肚皮都要撑起来了,说句话就要打嗝,面还剩了小半碗。

  “吃不下了?”

  霍凌那一碗早就吃完,留了两块豆干子给颜祺,见人剩下,料着八成是吃撑了,本在家里时饭量也没多大,稍微吃多一点就积食。

  为这个他还跟大嫂学了揉肚子,本是用在吃饭没数的小孩子身上的。

  见人目露犹豫,他道:“吃不下别硬塞,回头难受的是自己。”

  说罢伸了手去接碗,他知颜祺顾虑什么,受过饿的人最看不得浪费。

  “余下的我帮你吃了就是。”

  炸酱面这东西,吃起来碗里定是算不上干净,酱和面早就搅和在一起,混做乱七八糟的一个碗底。

  “这我吃剩的……”

  霍凌淡然道:“两口子还说这个。”

  嘴都亲了,一根面条分两口也算事?

  再者他饭量大,别说再帮颜祺吃一个碗底子,就算再端来一碗也吃得下。

  结账时颜祺数了三十五个铜子出来,一碗肉卤的炸酱面是十五文,一碟豆干子五文,不算面条,里面肉实是不少,这价在食肆里的确实惠。

  但一顿饭吃三十多个钱,以前颜祺是想都不敢想的,都赶上十多个鸡蛋了。

  “吃好您再来!”

  面馆的小老板热情,肩膀上搭着汗巾子,一路给送到门口。

  过了午,街头依旧热闹,迎面走来一群晒得黢黑,风尘仆仆的人,各个都是大包小包,背了满身。

  离远时颜祺本以为是外来的流民,离近了方知不是,这些人体格都很精壮,当是卖力气谋生的。

  其中有个身量矮小些的,裹了块头巾,穿褐色短打的男装,脸上也是黑黄色,远看就似个黑瘦的汉子。

  颜祺随着霍凌向前,与他们擦肩而过,不经意间同那“汉子”对视一眼。

  他心悸一瞬,猛地捏住了霍凌的衣袖,等人走远了方缓缓松开。

  霍凌见夫郎脸色骤变,眉头锁紧,下意识把人护在身后,回首问道:“怎么了?”

  颜祺快速摇摇头,示意霍凌继续向前走,直到一口气走到城隍庙门口,能看到庙里萦天的青烟,他方抬眼看向霍凌,悄悄道:“我刚刚……好像看到田哥儿了。”

  “田哥儿?”

  霍凌默了下才想起来,“你是说那个去了沈家的田哥儿?”

  这下他也忍不住瞪大眼,“可他不是……”

  “我也不知,可看着像,他把脸涂黑了,连带孕痣也遮住。”

  颜祺越说越觉得离奇,自言自语道:“应该是认错了,多半就是个长得像的汉子。”

  但关外的汉子确实很少有那么矮的。

  霍凌回忆一番,问颜祺可是在那行黑壮汉子中看到的。

  他道:“那行人里打头的我认识,镇上人都叫他燕老大,是个木帮里的大把头。”

  颜祺不解,“啥是木帮?”

  难不成是做木工的?

  霍凌与他解释,原来木帮指的就是在关外靠伐木、运木为生的行当,他们自成一派,有自己的行当规矩,例如运木头的又叫“放排子”,里面说了算的就是“大把头”。

  “一入冬大雪封山,旁人都在家猫冬,只他们会进私山的林场里伐木,砍够了木头,运到江边,等开春冰化,再扎成木排子连人带木顺水漂,运到东边靠海处,上船走水路卖到南边去。”

  “不管那是不是田哥儿,就算真的是,他要是混进了放排人里,还有心掩饰,那沈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尤其那还是燕老大的排子。”

  放排是赌命的生意,大江大河上,一旦翻了水就是尸骨无存,但要能平安回来,一票赚得抵得上别人两年。

  干这行的,一不怕死,二不缺钱,能做上大把头的更是有些本事,多少有点黑白通吃的意思,如此才能防着半路扒排子打劫的水匪。

  到了东边,把木头卖出,也是需有路子,识得人的。

  颜祺听得一愣一愣,未曾想世上还有这行当,以前从未听说过。

  “那一路上他们怎么吃喝?”

  “木排子就像一艘大船,上面可以搭棚子,再额外雇个烧饭的人,白日吃喝拉撒都在上头,夜里再靠岸,沿路岸边会有歇脚的脚店,专做木帮生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菇菇弗斯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文 甜宠文 赶山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