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嫁小夫郎(49)

2025-10-03 评论

  袁老二点头, “嗯。”

  袁星赶忙扒饭, 收拾桌子,一齐去厨房洗碗。

  厨房,林翠娥同赵景清道:“他爹送袁牧三姐弟去学堂, 月儿和星儿不指望他们读出个什么,认字识字就成。但对袁牧,他爹可抱有期待,可袁牧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屁股坐板凳上跟有针扎似的,坐不住。当初裴西安考上秀才,可把他爹羡慕坏了,那阵子看袁牧干啥都不顺眼,好久才回转过来。”

  “但要我说,谁知道子孙是不是读书的料,万一跟袁牧似的,穷苦日子过了,功名没考上,那不白搭。”林翠娥轻啧一声,“他爹说的话,你们听一半就成,不用全听。真要盘铺面做生意,我去劝他。”

  赵景清点点头,心里暖呼呼的。

  收拾完回到房间,赵景清躺在床上,前头和袁牧商量的兴奋和跃跃欲试扼杀在萌芽,整个人蔫哒哒的。

  袁牧慢一步推门进来,插上门栓,没吹灯,就这么在床边坐下,“景清。”

  “嗯?”赵景清眼眸转动,看向他。

  “商人之子不得科举入仕。那镇上黄员外做生意,生意还做恁大,他儿子不也照样读书考秀才,虽然考几次没考上,但好歹进了科举流程,那就是没受身份影响。”袁牧缓缓道来,“咱们接触的少,不知道其中门道,找人问问去。”

  是啊,赵景清顿时精神起来,一骨碌坐起来,“明儿我找茂之问问。”

  袁牧则道:“我找易大哥问问,顺便把烧席师傅也问了。”

  “行。”赵景清露出笑来,握住袁牧的手,如袁牧半夸半打趣那般,感慨道,“你脑瓜子转真快。”

  他说得真诚,双目直直望向袁牧。

  袁牧:“……”

  如赵景清所夸,袁牧动坏心思脑瓜子转更快,他回握住景清的手,虎口锁住景清细瘦的手腕,讨要奖励,“那今儿同房?”

  “……啊?”赵景清一时没转过弯来,咋就要同房了?

  赵景清想要收回手,怎想抽不出来,他别开眼,“明儿还早起呢。”

  袁牧力道又握紧两分,低低道:“景清,都四天了……”

  “……”赵景清脸上热气升腾,“你怎么还算着日子。”

  袁牧不言,只眼巴巴望着景清,胜过千言万语。

  赵景清垂下眼,眼睫颤动,“你、你熄灯。”

  “得令!”

  袁牧一跃而起,又如风般刮回。

  ……

  次日,赵景清和袁牧去菜市摆摊,因着有事要办,今儿少做四框豆腐,只卖十八框,收摊比往日早上两刻。

  收摊后将豆腐框搬到驴车上,便要分做两路走,赵景清去找周茂之,袁牧去寻易大洪。

  分开前,赵景清记着上次见面,袁牧和易大洪约着喝酒,给袁牧拿了一钱银子。

  不想回梧桐里被街坊领居传闲话,赵景清去山阳学堂寻周茂之,今儿收摊早,抵达书院才将将是下学的时间。

  赵景清站在书院对面等着,不多时就见周茂之和同窗结伴出来。

  “茂之!”赵景清唤了声,招招手。

  周茂之寻声望来,扭头和同窗说了两句,便大步走过来,“景清哥,今儿咋来找我了,袁大哥呢?”

  赵景清将来意和袁牧去向告诉他,“到吃饭的点了,我先带你去吃饭。”

  “景清哥,别破费了,我先同你说了,回家吃就成。”周茂之直拒绝,景清哥赚钱不容易,他哪能花他的钱。

  “走吧,不用与我客气。”赵景清在前带路,“吃混沌成不,我前面吃过一家可好吃了。”

  周茂之只得跟上,“成。”

  两人身影汇入熙熙攘攘的人群。

  赵丰年立在学堂门口,望着那两道熟悉的背影远去,一时怔在原地。

  上次见赵景清,还是在两个多月前回门那日。

  赵丰年就进门时瞧了两眼,穿着新衣裳,精气神还行,没在家时那么畏畏缩缩,但也没好到哪去,蜡黄又干瘪。

  今儿瞧见,赵丰年一时不敢认那是赵景清。

  人还是瘦,但匀称有劲,身姿挺拔,气色也不错,眼睛黑溜溜的,未语人先笑,舒展大方,是个俊秀的小哥儿。

  半点看不出之前的模样。

  那是赵景清?他能有这个姿色?在家咋没看出来?

  长这样,哪用嫁啥穷酸秀才破猎户的,给富贵人家当小也当得,爹娘还能多拿些聘礼。

  “丰年,你发什么呆,走吃饭去。”有同窗喊他。

  赵丰年回神,“你们去吧,我今儿回家吃。”

  同窗不依不饶,抱怨道:“你咋又回去吃,你都好些天没同我们一起了,一起吧。”

  “我娘这些时日管得严,我也没办法,你们去吧,我先安分一段时间,下次,下次和你们一起。”赵丰年道,心里不由埋怨起李长菊来,家里又不是没钱,天天拘着他回家,不让他与朋友出去玩,关系都要生疏了。

  “成,那下次一定啊。”

  “好。”

  同窗结伴离开,赵丰年再看向人群,已搜寻不到赵景清和周茂之的身影。

  赵丰年不由疑惑,赵景清找周茂之干啥?没待他寻摸出个缘由来,同窗远去的谈论声钻入他耳朵。

  “下次一定,都多少个下次了,年后和咱们吃饭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他那穷酸样,应该没钱吧。”

  “啊?他去年出手挺大方的,不像没钱。”

  “有钱他还住梧桐里?”

  ……

  赵丰年脸色越来越难看,满腔怒气汹涌,对李长菊的管束生出怨怼。

  那厢,赵景清带周茂之到他吃过的李记面铺。

  “老板,两碗三两的馄饨。”赵景清道,他干活累胃口大了些,茂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也多,三两的应该够。

  “好嘞。”

  正值饭点,赵景清和周茂之站了会儿才等到空位置,两人入座,馄饨也端上来了。

  “这家皮薄馅大,味道也好,你尝尝。”赵景清推荐道,分享喜欢的东西时双眸亮晶晶。

  周茂之夹起一个吹了吹,一口咬下半个,鲜香浓郁,“好吃!”

  喜欢的吃食得了肯定,赵景清露出笑来。

  周茂之吃下另外半个,夹起一个晾着,趁机开口道:“景清哥,你担心生意做大了入商籍,影响到后辈读书科举,其实没必要恁担心。”

  赵景清直直看向周茂之,神情认真。

  “户籍不是一成不变,你现在是农籍,生意做大了,以做生意为主,归到商籍。同样的,你生意做不好,靠种地维生,户籍会回到农籍。我没有说你生意会不好的意思,只是阐明户籍的流动。而介于中间,有民籍。”周茂之吃下一个馄饨后接着道,“黄家生意做得大,黄宁却能考科举,就因他家是民籍。”

  赵景清疑惑:“民籍?”

  “对,黄家名下有许多土地,不止做生意赚钱,还赚田地收租钱,两者兼顾,半农半商,是以为民籍。他家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需得同时承担土地税和市税,赋税方面担子更重。”周茂之又吃一个馄饨,“回归农籍或民籍,是商籍子弟入仕的最佳选择。”

  周茂之建议道:“现在入商籍不妨事,小侄儿还没影呢,有小侄儿后再慢慢置办田产转至民籍即可。”

  赵景清全部记下,“我明白了,你快吃,馄饨要凉了。”

  周茂之点点头,埋头吃馄饨。

  三两馄饨二十二个,赵景清吃完稍微有点撑肚子,周茂之连汤都喝完了,赵景清见状忙问:“够吃吗?不够再加。”

  “够了,我吃饱了。”周茂之道。

  赵景清去结账,三两的比上次贵了三文钱,十五文一碗。

  周茂之咋舌,这也忒贵了,下次可不能和景清哥来吃了,等他赚了钱,可以带爹娘来尝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雩白 生子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日常 先婚后爱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