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清抓起袁牧的手,迈步往回走。
袁牧见他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不由失笑,景清不仅是个小财迷,还是个守财奴。
不过袁牧稍微有点疑惑,“平日里用钱,买驴、买石磨、吃穿、给爹娘分成、开工钱……咋没见你心疼舍不得?”
“这些都是小钱,买院子是大钱,积蓄掏空一半。”赵景清目光幽幽扫向他,能一样吗?
袁牧宽慰,“咱们生意好,花了再赚。”
孙佑正翻找赵景清所需的房源,不时唉声叹气,余光瞥见离去的二人去而复返,他愣了下没起身迎客,两人已经走到他面前站定。
这次是袁牧开口,“我们考虑好了,主家的要求我们答应,如果价格合适,院子田地能一起买。”
要买?!孙佑被这巨大的惊喜砸得晕晕乎乎,“就、就考虑好了?”
这才出去多久?一刻都没有。
袁牧颔首,“嗯,考虑好了。你帮我们和主家牵线,双方见个面,商谈价格。”
孙佑终于回神,脸上堆起笑来,“成,我今儿下午便去转告主家。你这边啥时候方便见面?”
赵景清道:“最近三天下午都可以。”
孙佑道:“好,我尽量将时间安排在这几天。”
“价格方面,能尽量低些最好,劳你多帮我们说话。”赵景清多嘴叮嘱一句,他是出钱的人,能少出就少出。
“一定一定。”孙佑保证道,他当然要帮着买家说话,房子成交了,他才能拿抽成赚钱。
从牙行离开,去到菜市豆腐坊,和林翠娥袁星一同回小罗湾。
赵景清和袁牧对视一眼,袁牧将他们打算把豆腐坊买下来的事同林翠娥说明。
林翠娥第一反应,“你们钱够不够?我和你爹攒了些,不够先拿去用。”
袁牧道:“我们手里的钱够,马上回款了,手里会更宽裕。”
“那就成,你们有需要随时开口。”林翠娥不放心叮嘱,目光转向赵景清,“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景清哥,我也攒了钱,可以给你们用。”袁星亦道,他帮家里做豆腐卖豆腐,景清哥没让他做白工,来小罗湾后每月一两、二两的给,他娘和二哥不时再给点零用,他可攒了不少钱,已经快十两了。
“嗯,现在手里钱够用,要是不够了,一定同你们开口。”赵景清心中暖意流淌,娘真的很好,星儿也很好。
下午,关胜送来签好的五份合约,明儿就能开始送货了。
赵景清收好合约,盼着关胜能跑更多的生意。
又添四十框豆腐,明儿上午要做一百八十框豆腐,其中八十五框得赶在季衡来取豆腐前做出来。
赵景清担心做不完,特意通知徐立秋四人明儿早半个时辰上工。
他工钱按时发,平日里大方,一月里每人能发两三斤肉。初次提前上工,四人没多言其他,都应了下来。
次日丑时,小罗湾豆腐坊烛光映照星辉,坊内人影攒动,忙碌起来。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61章
赵景清忙碌的同时不忘盯着时间。
一锅锅豆浆煮沸点浆, 凝成豆花,舀出倒入豆腐框中压制,周而复始。做好的豆腐框越摞越高, 八十五框豆腐做好, 时辰已是巳时三刻, 只比季衡平时来取豆腐的时辰早了一刻。
赶出来了,赵景清松了一口气, 却不敢停歇,只在季衡来取豆腐时,短暂歇息拿起纸笔,将青石镇七户所需的量分别记下。
待季衡离开,复又恢复忙碌。
今儿上工早, 但豆腐比之前多了四十框, 下工时间和之前相差无几。
买院子的事还有得磨, 买下来还得扩建, 添置石磨灶台, 不是一两天能做完的事儿, 赵景清想着,在此之前,只能提早上工时间。
偶尔提前一次两次尚可, 次数多了可没人愿意, 赵景清寻思着, 可以给他们涨工钱。
赶在徐立秋四人下工离开前, 赵景清喊住他们, “立秋,你们先别走,我给你们说个事儿。”
徐立秋将手上沾的豆渣洗干净, 甩掉手上的水,疑惑问:“啥事儿?”
曹阿叔、田婶子三人围拢过来,看向赵景清。
“想必你们今儿也发现了,咱们豆腐坊产量增加,按之前的时间上工肯定做不完,我想将上工时间提前半个时辰,丑时上工。”赵景清说到这短暂停顿,只见面前四人面色各异,赵景清紧接着说,“提早上工多算十文每天,你们看这样成不?”
徐立秋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徐立秋率先表明态度,“我可以。”
他是个小管事,工钱是一两每月,算下来三十三文一天,只早上工半个时辰,便能多十文一天,他是乐意的。
“成,我也可以。”田婶子紧接着道,脸上挂着笑,她家里有正值议亲年岁的孩子,能多赚点钱,也能多攒点,手里有钱才有底气。
曹阿叔亦很快答应下来,新招进来没几天的柳姓夫郞见他们都答应,也跟着应下来。
赵景清道:“那从今儿开始算,后边都是丑时上工。”
“好。”
事儿说完,徐立秋四人下工,陆续走出豆腐坊。
赵景清呼出一口气,时间已经临近午时,赵景清进厨房将米淘洗蒸上,择菜淘洗。袁牧叉草喂驴,从厨房后门走进来,一起忙活开。
饭菜做好,张兴载着林翠娥袁星回来,刚好可以开饭。
吃完饭,赵景清和袁牧便开始商量,豆腐坊要如何改动。
同孙佑说得是价格合适就买,但两人早已决定将这儿买下,只等见了房主定下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房契。现在商量好修改动,等房契一到手便可以请人动工,少耽误些时间。
林翠娥等人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赵景清都给记下来。
孙佑的消息来得很快,太阳落山时登门拜访,站在门口道:“主家给答复了,明儿下午末时四刻在牙行见面。”
“好。”赵景清答应下来,见他满头大汗,招呼他进堂屋喝水歇会儿。
孙佑摆摆手,“不了,我媳妇还等着我回家吃饭,就不多留了,明儿你们准时来牙行。”
赵景清颔首,回屋准备银钱。
取出一张百两和五张十两的银票,赵景清看装钱的木箱子里余下的轻飘飘三张十两银票,以及零散的碎银和铜板,眼不见心不烦,将木箱子合上收好。
袁牧将六张银票清点一遍,装进赵景清随身的荷包中,先压在枕头下。
次日下午,赵景清和袁牧提前一盏茶时间抵达牙行。
他们提前了时间来,对方亦是,孙佑为双方引见。主家姓周,名唤周福,是个富态的中年男人。
而后双方在牙行茶室坐下来商谈价格。
周福笑呵呵道:“我这院子搭外边一亩荒地,价格是五十两。上等田十两一亩,中等田四两一亩,下等田一两一亩。算是个公道价,你们这边觉得如何?”
夫夫对视一眼,赵景清开口道:“院子四十五两,上等田八两一亩,中等田三两一亩。”
他砍价,犹如铡刀落下,砍得不是一般的狠。
周福笑僵在脸上,嘴角直抽抽,“不成,我院子大,用的全是好料子……”
他细数院子的好,上等田的肥沃。
赵景清道:“你院子大是大,可位置不好,在镇子外……田我们去看了,佃户种了芝麻,咱们收回来要养地……”
卖方想多卖钱,买方想多省钱,双方寸步不让,你来我往。
孙佑记得赵景清所托,不时帮忙说几句话。
最终,商谈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院子带外边的荒地,四十七两。上等田八两九钱,中等田三两五钱,下等田一两。算下来拢共是一百一十六两。
谈好价格,双方去公所过户房契、地契,待全部处理完,已是太阳落山。牙行抽成百分之一,是一两一钱又六十文,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将各方钱财清点付清,赵景清和袁牧走出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