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清放下带来的东西,两斤五花肉,顺嘴问一句,“我爹呢?”
李长菊道:“回马行上工去了。”
赵景清颔首,双方相对无言,赵景清和袁牧半刻时间都未呆到,便离开了。走出赵家,两人前往周家。
敲响院门,许常英来开门,瞧见赵景清和袁牧面露喜意,“你们咋来了,快进来。”
两人走进院子,赵景清盈着笑,“许阿叔,今儿有空,我们来看看你。”
袁牧适时将提着的篮子递给许常英,里边是五花肉和排骨。
许常英笑得见牙不见眼,客气一番将肉收下。
赵景清问:“茂之不在家?”
“不在,在学堂读书呢。”许常英回答道,“你们找他?有啥事和我说也一样,等他回来我给他说。”
赵景清道:“没事儿,他去三川书院考学了吗?”
“去了,本来他不愿去,说花钱多,在山阳学堂读书一样,但我和他爹都劝,只要考上了,我们节衣缩食也供他去三川书院读书,他拗不过我们,就去了。”许常英叹了口气,“不过他后边回来,说没考上。”
赵景清惊讶,茂之学业好,竟然没考上?
“没上便没上吧,明年能接着考,那儿先生好,门生多,日后科举入仕更容易些,若不是为这个,我们也不是非劝他去。”许常英不愿多说,转而道,“你回赵家没?我给你说说他家的事。”
赵景清点点头,许常英便滔滔不绝说起来,“赵丰年去三川书院无望,在家里闹了好几天,连山阳学堂也闹着不去,说什么已经和同窗说了,他要去三川书院读书,现在去不成,他丢不起这个人。李长菊和赵四哪里肯答应,送他去山阳学堂,赵丰年还算乖觉,去了。可后边茂之和我说,没瞧见赵丰年去学堂,人不知上哪去了。”
“后边李长菊和赵四知道了,又是好一阵闹腾,昨天还吵闹了一天,赵四把他关屋里,今早才发现他不在屋里,又是好一阵闹腾。”许常英说得直摇头,“儿女都是债,好在我家茂之听话懂事,不必操那么多的心。”
“……”赵景清听愣了,无话可说,赵丰年能折腾,不让人省心,怪不得李长菊那般憔悴模样。
许常英与赵景清话家常,想到不久前有人说起景清和景明出嫁快一年了,咋还没好消息传出来,他听了一耳朵,心中便记下了。
趁袁牧出去,许常英压低声音问:“景清,你们成亲快一年了,肚子有动静吗?”
赵景清懵了,不自觉轻轻啊了声,热气爬上脸颊,不自在道:“没有。”
许常英见状,面露担忧,追问道:“你婆家那边有催吗?”
他是过来人,见多了新夫郎新嫁娘进门一年半载没怀孕生子,婆家就变脸的事儿。林翠娥人好,可景清嫁进袁家也小一年了,不知道袁家那边怎么想。
“没,年前袁牧带我去看过大夫,大夫说我身子不大好,先把身子养好,孩子事儿顺其自然就成。”赵景清道,孩子没来,应该是他身子还不适合生育。
许常英松了半口气,“那他们待你可还好?”
“都待我很好。”赵景清转而宽慰许常英,“许阿叔您放宽心,爹娘从不插手我和袁牧的事儿,袁牧也待我极好,什么都听我的。”
“那就好,那就好。”许常英一颗心这才完全落下,“那我就放心了。”
半下午过去,赵景清起身要走,许常英留他们吃晚饭,赵景清和袁牧没应,挎上空菜篮子离开。
往镇外走去,赵景清不时看袁牧一眼,他一心扑在做豆腐卖豆腐上,许阿叔不提,他都不曾想过怀孕生子这事儿。
七叔公的话赵景清记得,一如他同许阿叔说的,只能顺其自然。
袁牧好奇,“看我做什么?”
“你又黑了,前边养回去一些,忙着盖房子又给晒黑了。”赵景清叹气,黑了瞧着更粗犷,更凶了。
“……”袁牧不服气,避开人伸出手指戳景清的腰,“嫌弃我了?”
赵景清躲开,“没有。”
“真的?那你为啥不敢看我。”
“我看了。”
……
你一句我一句的无意义拌嘴笑闹,从山阳镇持续至小罗湾。
关胜是个跑生意小能手,山阳镇又是相邻几个镇子中最大的,发展生意的机会更多。大酒楼不好跑,小酒楼、小食肆却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时至月底,他又跑了两个食肆,规模不大不小,拢共定出去二十框豆腐。
山阳镇的食肆赵景清都登门过,听关胜报出食肆名称来,不肖片刻就回想起来,这两户他去过,话没说两句就被送客了。
“这两家你竟拿下了?咋拿下的?”赵景清惊叹。
“凭我这厚脸皮和三寸不烂之舌。”关胜笑道,“登门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给他们试吃的豆腐送了快三框,终于得了机会。”
他说得容易,赵景清经历过,清楚知道并不容易。
赵景清道:“你跑生意不容易,我和袁牧商量后,决定给你发犒金。”
关胜眼睛一亮,“犒金怎么算?”
“这个月至年底,每月签三家及以上酒楼、食肆等有犒金。签第三家,犒金一钱;第四家,犒金两钱;第五家,犒金三钱;每多签一家,犒金多一钱。犒金累加着算。这个月你拢共签了八家,算下来犒金是二两一钱。”赵景清仔仔细细算给关胜听。
关胜喜不自胜,高兴完后又不由担忧,“那、那保底五钱和抽成呢?”
赵景清道:“按之前给你承诺的正常算。”
关胜最初签的一家酒楼、一家食肆订货满一个月,订货量加起来有七百五十框,约摸二十七两。后面五家新签的食肆,每天四十框,送货也满一个月,订货量算下来一千二百框,约摸四十九两。最后签的一家山阳镇的小酒楼,送货十天,算下来也有一百八十框,六两多不到七两。拢共八十三两,关胜十抽一,算下来得有八钱,加之保底和犒金,一个月是三两四钱。
这么算下来,关胜的工钱可不少,赵景清和袁牧却愿意给。如今豆腐坊摊子铺的大,能生产更多的豆腐,可能不能卖出去,得靠关胜跑生意。
关胜笑得合不拢嘴,“多谢东家!”
赵景清道:“不必谢我,这是你应得的。”
一场场秋雨落下,暑热消退,迎来凉爽的深秋。
关胜干劲满满,临近的武安镇、武平镇来回跑,在九月硬生生签了九户,包含六家食肆和三家酒楼,每日订货百框。
前面招的人派上用场,豆腐量陡增,亦忙得过来。
青石镇送货,能托季衡帮忙,然武安镇武平镇送货,需得另外找人。索性袁老二会驾车,武安镇、武平镇送货的事便交给他。
进入十月,关胜更是去到清河县城去跑生意。
赵景清每日忙得团团转,看书没落下,账目做得愈发清晰明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十月下半旬。
栅栏院墙外,一架简约大气的马车缓缓停下,豆腐坊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来客。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给关胜算工钱,算得自我怀疑[化了][化了]十抽一,一百文抽一文,不少啊……然而八十几两,算下来只有八钱多……
我们公司销售提千分之二,对比下来关胜提的可多了,但[捂脸笑哭][捂脸笑哭][捂脸笑哭]还是景清赚少了[捂脸笑哭][捂脸笑哭]站得不够高
第63章
马车停稳, 车夫跳下来摆上脚凳,“夫人,到了。”
垂帘从里边撩开, 丫鬟打扮的小娘子先下马车, 回身扶夫人下车。
豆腐坊内, 李冬和大毛二毛玩,他阿爹在豆腐坊上工, 他天天帮忙摘叶子,常跑来豆腐坊玩。正玩着,两条大狗忽然朝外吠叫起来,李冬吓了一跳,朝坊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