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太傅想好了吗?”宣凤岐这时忽然出声打断了耿志山的思绪。
耿志山听到宣凤岐的声音后抬头看向他:“是……王爷说的有理。兵权我会交出的,但兵符我只会交给陛下,这件事就不必王爷费心了。”
宣凤岐听到他松了口后满意地笑着点头:“既然太傅都这样说了,那本王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但是还请太傅快些交给陛下,疾病不饶人,尤其是太傅还卧病在床,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想必太傅也不想看到血流成河的场面吧。”
耿志山攥紧了拳:“那是自然。”
“太傅明白就好,这时辰也不早了,本王就先打道回府了。”宣凤岐正打算起身告辞,只是当他快要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向耿志山,“对了,也不知那日陛下来太傅府上,太傅与陛下说了什么,陛下这些时日总是闷闷不乐,想必也是跟这件事有关。若太傅对本王有意见尽管向本王来说,不必私底下告诉陛下,这倒显得陛下难做了。”
耿志山听到他这话后愣了一瞬,他虽然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隐蔽了,但宣凤岐还是察觉到了异常。也是,宣凤岐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在这玄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看来他的动作得要快一点了。
就当宣凤岐快要离开时,耿志山犹豫开口,“宣凤岐,我只问你一句话,你会不会谋权篡位?”
“哈?”宣凤岐露出了一个惊诧的笑容。
日暮西山,霞光将他离开的背影拉得斜长。
他没有回答耿志山这个问题,或者是说耿志山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幼稚了。若是他想谋反的话应该不会等到现在了吧,若是他说自己不会谋反的话,耿志山大约也不会相信吧?
……
今年秋收颇丰,江南水患也得到了治理。虽然这段日子谢云程好像一直在躲着宣凤岐,但宣凤岐并未感到难过,当他看到各地送来的百姓安居乐业的折子便觉得舒心许多。
谢云程知道写宣凤岐一入秋旧疾便会复发,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处理朝政之事,谢云程又请他搬进宫里来。一来方便他处理政事,二来也能照顾他。
今年大周钱粮颇丰,所以宣凤岐建议在皇宫中举办一次赏菊宴。往年这段时间都是宫中选秀的日子,这不,谢云程刚满十三各家大族乃至朝廷官员都想把自家女儿妹子送进宫。但是谢云程对娶妻实在没什么兴趣,那些官员偶尔在朝堂上提起时,谢云程也只是一笑了之。赏菊宴这次请了不少大臣,但那些大臣的女儿还有命妇们也会一同进宫。谢云程的后宫空悬,谢玹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宠爱的妃子,所以一时之间后宫里竟然无人操持赏菊宴的事。
无奈之下,宣凤岐除了批奏折之外还要费心赏菊宴的事。
今年粮食丰收,各地的水灾也减少了。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人被逼得落草为寇才对,可是近些日在玄都城附近多了好几支闹事的土匪,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这件事就发生在天子脚下,所以宣凤岐不得不重视起来。
事急从权,赏菊宴的事情不得不往后搁置了。
就当宣凤岐发愁该派谁去剿匪的时候,谢云程自告奋勇说他可以一试。
宣凤岐听到谢云程这样说后还有些犹豫,一来谢云程没有真正打过仗,二来他年纪尚小,若是他有什么差池。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他一听这话便立刻否决了谢云程这番提议,但谢云程为此天天往他宫殿里跑,甚至想跪下求他。宣凤岐把该说的都说了,但这孩子就是倔强的很。
他知道谢云程是下定心思后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倔脾气。无奈之下他只好答应了谢云程的请求,并打算拨两千精兵给他。
可是,在带人前往的时候谢云程却只带了两百人。
宣凤岐看到谢云程带人快马加鞭扬长而去时便觉得后悔,他松口太快了。对面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谢云程只带两百人会不会太少了,他不会出什么事吧?
宣凤岐的心在谢云程离开的那一刻便悬了起来,他实在不放心谢云程一个人去,于是便想传温郁去帮忙。谁知他还没把人叫来,谢云程便已带着那两百人马回来了。
是的,谢云程只用了三日便把玄都城外所有的土匪都剿灭了。他所带的两百士兵无一人阵亡。那些土匪杀过人的直接就地格杀,其余者收监发配到采石场做苦役。
谢云程这件事办得又快又漂亮。这远远超出了宣凤岐的意料。
傍晚,当谢云程脱下盔甲兴致勃勃跑进宣凤岐的宫殿时,宣凤岐正站在殿中间,就好像特地在等他一般。谢云程见状心中欢喜,他顾不得周围有人然后一头扎进了宣凤岐的怀里,“皇叔,我回来了。”
宣凤岐被谢云程这个突如其来的热情拥抱给定住了,他愣了一下随后将谢云程环抱的双臂轻轻拿下,“回来就好。”
谢云程看到宣凤岐神色有些不好:“皇叔,你是哪里不舒服吗?”
宣凤岐摇了摇头:“没有。”
谢云程更加疑惑了:“可是皇叔不高兴。”
宣凤岐听到谢云程这话后微蹙起眉头,他无奈地苦笑了一声:“你那里看出来我不高兴了?”
谢云程看着他的眼睛:“皇叔,这次我只用了三日就把那些恃强凌弱,无恶不作的土匪给清剿了。我带过去的二百精兵无一人牺牲……皇叔,难道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比如,夸夸我之类的。
毕竟他回京时坐在高头大马上,京城的百姓无一不夸奖他英勇神武,天纵英才。
谢云程那种期待的眼神仿佛要把宣凤岐望穿一般,宣凤岐这个时候才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陛下干得不错。以前我只担心还是个孩子,所以在许多事上对你多加关注,如今陛下已经长大了也有了自保能力了,这是件好事。”
是啊,这是件好事。
可是既然是好事的话,那你为什么不高兴?
谢云程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他握住了宣凤岐即将收回的手,他将那只微凉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皇叔,别担心,既使我长大了,我仍然是云程。”
宣凤岐听到他这话后笑了一下:“陛下长大了,我很开心。但是长大了之后就不能像从前那般一个劲往人身上扑了,这若是让人看了会被说闲话的。”
谢云程听这些话后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怎么会?”他小声嘟囔着。
宣凤岐又轻笑着摇头:“怎么不会?陛下忘了,我十七岁来到先帝身边后便有人开始说我的闲话,直到现在,那些闲话都没有断。”
宣凤岐这些话忽然间像刺痛了谢云程的心一般,他放开了宣凤岐的手:“是……既然皇叔都这样说了,那我照办便是。”
宣凤岐看到谢云程落寞的表情后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轻声安慰着:“陛下你已经变得很好了,我是真心为你感到高兴。”
他已经逐渐有了一个君王的影子了。但是身在高位,谢云程还要学会一样东西——狠心。宣凤岐想象不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会让谢云程赐他千刀万剐之刑,这种事情不会成为现实吧。
就在此刻,宣凤岐也不知自己在想什么。他心里竟然会期盼着那副场景,或许他机关算尽也不能改变一切,但是谢云程是他看着长大的。谢云程就像一颗树苗逐渐变成参天大树,他有自保的能力也有爱护子民的能力,这便够了。
虽然宣凤岐嘴上说着为他高兴,但谢云程却没有感觉出来。他想他得要快点做好一切,他要变得强大,强大到可以让宣凤岐无视一切流言蜚语。
他想要和宣凤岐永远在一起。
……
皇宫练武场内一群将士正按照指示排列阵法,谢云程在旁边盯着看了一会儿。自从他剿匪成功后宣凤岐就时常让他去禁军营中指挥士兵操练。现在禁军中的几位统领都听他的调遣,不过这也是在宣凤岐的授意下进行的。
这些人是听了宣凤岐的话才听命于他,并不是完全效忠于他。可是这半年来,谢云程靠着裴砚的父亲在军中树立了不少势力,再就是耿志山,虽然耿志山的人也听从他的调遣。但这些人就跟宣凤岐的人一样,都不是直接听命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