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法_作者:颜研(199)

2017-08-18 颜研

  而场上的两方人马,其实还名不经传吧,他们值得被推上这样的场面吗?

  擂台上钟诚已经离开,计时器按下,双方人马立刻有条不紊地动作起来。

  相比于步朗尼的担忧,黎向荣现在的心qíng非常平静,简直是心如止水。

  各种新鲜美味的原料在他面前铺开,食物的香气阻隔了喧杂的声音,他只需要放开意识,自由自在地做好每一个步骤。

  他不用去看对面的人是谁,只需要偶尔和身边的白媛媛低声jiāo谈两句,他不关心擂台下面的人是谁,那些人需要仰望他便好。

  现在的中国饮食界来评判菜肴,一般来说从色香味意形养六个方面来打分,第一印象看食物的颜色是否美丽;第二注重食物的香味是否诱人,据说嗅觉是人类记忆中保留最久的感觉;第三就是品尝的味道,用舌头来判断;第四所谓的形是指菜品的形态和装盘,刀工和装饰手法是关键;第五“意”是指意境,这份菜品的文化内涵,能否给人以美好的jīng神体验;第六“养”是说食物的营养,用料和烹饪是否科学,是不是健康饮食等。

  一道好菜,它色彩诱人、香气扑鼻、味道曼妙、意境深远、形态美观、天然健康,能吃到的人的确是有福的,能做出来的人,则可以说是伟大的。

  在六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无缺,难。

  厨师所追求的极致,大概也就是能让每一个品尝的食客如痴如醉吧。

  色彩诱人的不一定美味,美味的不一定好闻,喷香的不一定有意境,有文化的不一定健康,既然如此,还要把条条框框订出来做厨师的准则,只能说人们在食物上面下的功夫的确是用心良苦。

  黎向荣手里动作不停,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就好像漫无边际的天空,几乎有一种漂浮在半空的感觉。

  “这样很好……”似乎是一缕风chuī过,他一时反应不过来是谁在说话。

  “阿荣……”黎向荣稍微抬起视线,他看见大厅的一个角门被推开,两个人弯着身子走进来。

  是乐正纯和陈知晴,他们就在最后面找到位子坐下,也许是听郑浩说了这事来凑热闹的吧。

  “我要走了,”那个声音在黎向荣的脑海里说,“再见,阿荣。”

  黎向荣拿着刻刀利落地旋转,细细的红萝卜丝从手腕垂落,他轻轻动了动嘴巴,没有发出声音,“师傅……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徐疾终于完全消失了……在正传里其实他没有多大的作用,他对于黎向荣并不在于开外挂那么有用,就仅仅是个领路人而已,至于到哪里去,要看阿荣身边的人了……

  厨法完结之后也要加紧填食刑的坑了~我真的挺心疼徐疾的……

  94

  94、43 …

  比赛的项目虽说只是四个小菜,四道大菜,一道汤,一道甜品,两道点心,但还是按照吃官府菜的规矩,先给评委们上了新茶,“到奉”(即四色jīng美茶点)

  茶水点心瓜果之类是锦城宾馆提供的,仅仅是为了形式完备,与双方厨师现场烹饪的菜品完全无关,三位评委也有演绎正经吃席规矩的意思在里头,互相见了礼,平座下来,小口啜饮着香茶,开始“茗叙”(即用餐前边喝茶边聊天,旧时jiāo际的正式步骤),三人略微动了动“到奉”,服务小姐及时给每人上了两小碟瓜子和gān果,这就叫“手碟”。

  圆桌中间摆了四种新鲜水果做成的拼盘,零散摆了四种果脯和专为观赏的看果。

  宴席正式开始,该上冷菜用来下酒了。

  双方都是四道凉菜,流水般端了上来。所有的餐具都是厨师自备,传统的满汉全席和晚晴民国菜都讲究金杯、银盘、玉盏、象牙筷,步家固然不缺好器皿,钟鼎人家也颇拿得出稀奇东西。

  钟鼎人家上菜是:花椒jī丁、芙蓉ròu糕、苏麻花鱼、焦炸香椿,大家看得分明,这几道菜都是出自那位古师傅之手,安东只是默默地打着下手。

  陆天文和袁辰对视一笑,他俩来自京城,自然是擅长品评燕京口味,此次肯应步家的邀请,也是因为步家在晚清民国时期原本就在京城创出名号,在抗战时期才避祸西南,厨法上想必还是继承传统,可这打擂台的这家却上了正宗的川菜,口味不同,品评起来多少会有些主观色彩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