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事_作者:台北人(39)

2017-08-02 台北人

  从阳明山上往下看,有种灵魂出窍的平静,底下的万家灯火,盯得时间久了,彷佛都要超脱红尘。

  那时还没有101这么显眼的地标。我陪着陈仪伶奔上山,景色都看烂了,我习惯先把台北车站前面那栋新光摩天大楼和北投焚化炉从视野内挖掘出来,在一一寻找其他地标。

  整座台北城近在眼前。我家就在其中看不见的一角。陈仪伶的也是。高镇东的也是。……我抬头望着漆黑稀微的夜空,记得幼时夏夜,台北的天空也经常有大片灿烂星光,不用特别跑到山上,人在平地仰头就能看见,只是年纪越大,这些星光亦随着岁月黯淡老去,记忆只剩下一片模糊印象,时隔太远,我也开始怀疑童年时代背着程耀青指着的那些银河,不过都是自己的幻觉而已。

  陈仪伶的车内就喜欢反复播着那些令人牙酸的西洋qíng歌。我没什么意见

  ,其实这倒也符合她的品味。她一口英文流利得很,有时会主动对我翻译一些歌词的意思,我大多心不在焉地听着,就跟那些听不懂的歌声一样,左耳进右耳出。

  她也抱怨我不加掩饰地敷衍,质问我难道不觉得这些歌词动人吗?

  我大多苦笑:「小姐,饶了我吧。我听不懂就是不懂,妳再解释十次,我也对不上哪句中文是哪句英文。」

  陈仪伶理直气壮:「学嘛。」

  我说:「哪有那美国时间。」其实是有的。

  但我更qíng愿把这些时间拿去跟高镇东□□、俩个人整天耗在房子里什么都不做。

  学英文────还是下辈子吧。

  「你真不làng漫。」她气呼呼地,伸手在音响边发泄似地按了几下,歌一首一首地跳过,又是那首她最喜欢听的歌,

  是个女人唱的,叫玛莉什么什么的。我唯一叫得出完整名字的美国女歌手只有惠妮休斯顿,是个黑人歌手,歌声撕心裂肺的,听过一次就忘不了。

  ……陈仪伶坚持继续对我解释歌词,她说她最喜欢的英文歌,叫WithoutYou,意思是,「没有你。」……

  那也不过是几年前的事。

  那时我还没陪她去拿过孩子,我跟高镇东也尚未闹翻。想起来,一切就跟做了场梦似的。

  陈仪伶一般jiāo谈时,声线比较高亢、娇柔。

  可那天晚她将声音放低了,固执地一句一句翻译着歌词,说得慢慢的,喇叭里唱一句,她跟着说一句,像说故事一样。

  我终于记住了那个女歌手的名字。玛丽亚凯莉。

  一句句唱着我听不懂的英文。

  挡风玻璃外头是静谧的台北夜色,驾驶座的我原本昏昏yù睡,可不知为何,又渐渐清醒────

  我无法忘记今晚,

  当你离去时的脸庞,

  但我想那就是故事的结局。

  你一直保持着笑容,

  但眼里却流露着哀伤,

  没错,那是哀伤.....

  ……….

  不,我无法忘记明日,

  当我想到自己的哀愁,

  我拥有了你,却又让你溜走。

  而现在唯一公平的是我应该让你知道,

  一些你该知道的事…….

  ─────那晚陈仪伶说了多久,我就被迫听了多久。

  而后我终于能将中文跟英文对上的唯一一句词,就是那句:没有你。

  她非得bī着我跟她字正腔圆地复诵一次。Withoutyou。拜陈仪伶所赐,我从此也算是多学会这么一句英文,与YES或NO不一样,我曾经认为这句话一点都不实用,谁知道十几年以后,我依然把这两个字记得牢牢的。

  ……她过世那年,正巧也是一九九八。

  十二月。

  那则死讯就和不久前高镇东那通『重新来过』又莫名沉没的电话一般,于我来说,都是猝不及防的一块板砖,忽然就从后脑勺上敲上来,总是还来不及感觉到痛,就先失魂落魄。大约是被年末的忙碌给折磨的,那时我后知后觉的程度还不是一般迟缓,接到消息时,我人正在上班,手上的棉套沾着乌黑的油,我怔了许久,下意识竟翻了翻手机中的日期,确认那天是不是四月一号……..

  开什么玩笑!

  是的,起初我并不相信────这太扯了!

  前些日子才给我打电话的陈仪伶,我虽没接,但她确实打了────通话纪录都还存着,怎么可能就────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