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结束,高二开始。
高二的日子,文理分科,重点班与平行班楚汉分界,重新分班后周围俱是新的同学、新的老师,重新分宿舍后是新的舍友。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林旭再也没有在走廊上等到过杨峰锐的身影,再也没有听说过杨峰锐的消息,他不知道那个家伙去了哪个班,也不知道那个家伙是否搬回了宿舍,甚至不知道那个家伙是否来上了学。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仿佛一夜间,整个天地都变了。
之前一个班的同学见面也渐渐不再打招呼,见面就像陌生人。
高一就像是被撕裂的另一个世界,关于那个世界里的所有痕迹都被清洗了。这个世界被洗涤液丢入洗衣机狠狠搅了一通又拎了出来,只剩下gān巴巴的白色。
他的时间表和人际圈被迅速重组,他的生活被神奇地填满和修复,他甚至毫无障碍地就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没有人记得他原来最好的朋友是谁,也没有人关心他是否还和分班的同学保持联系。
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飞快地变化,他根本无法掌控,只能徒劳地被拖着走。
直到一次偶然碰上了杨峰锐。
他几乎认不出那个家伙,发型变了,带着一个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上衣穿着自家的黑色T恤,下身踩着宽大的校服裤。
那个家伙走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而那些学生,从发型、打扮、神态无一不都是林旭从来都没接触过的那批人。
那些家伙是老师口中最简单的分类:不学习的学校捣乱分子,亦或者,差生。
林旭僵硬地停住脚步。
那群人中不少人都发现了他的视线,嬉笑着瞥一眼过来,又丝毫不关心地挪开。
那个带着棒球帽的家伙,一直没有抬头。
直到两个人真的要完全错开时,那个家伙轻微地抬起了下巴,林旭屏住呼吸,却对上了少年漠然的眼神。
对方仿佛从不认识眼前的人,只是扫了一眼,就低下了头,轻易地擦肩而过。
林旭眼睛慢慢睁大,有窒息的错觉,他深呼吸了几口气,才站稳了脚跟,匆忙往前走了两步,掩饰自己的láng狈。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只看见那三三俩俩的人离去的身影,那个戴着棒球帽少年背影,变得完全陌生。
他眨了眨眼睛,又拼命眨了眨眼睛,慢慢地低下了头。
那天的天空huáng得不正常,像是旧照片发了霉,晕huáng中带着凄凄的绿影。
他们终于也成为了,陌路人。
第四十七章 再见面
孩子似乎永远盼望着长大,初知世事时,便觉得高年级世界是神秘且惊奇的,小学就想象着初中学习九门课是什么样的日子,初中时又猜想着高中的自己是不是就如小说里那般会遇上一个穿牛仔裤白衬衫的少年或是一个穿着白裙子长发飘飘的女孩,高中时又渴望着老师口中轻松又自由的大学生活……
到底我们什么时候才会真正长大,到底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畏惧长大?
高二的日子乏味可陈,林旭只能看见左边的白墙上贴着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右边贴着爱因斯坦的画像。课铃声不知彼倦地响起,教室里全是刷刷翻动书页的声音。
课后同学分成数个小团体,叽叽喳喳聊着独属于这个圈子的事,还未进入社会,就隐隐间有了自己的领地意识。
一边感叹着人qíng冷漠,一边死守着自己的地盘。
实验班总是比普通学生更先感受到高考的压力,老师们不厌其烦地述说着上一届的学霸们的江湖事迹,来自其它重点校的模拟卷一批又一批地砸了下来。
老师们为每个学生都描绘了一幅关于大学的美好蓝图,反复qiáng调着那几个全国学子都仰望的大学名字,像是捶砸钉子,死死钉在学生的心中。
学生们被激得热qíng澎湃,自命不凡,幻想着自己也如曾经的学神一般称为下届的传说,昂着头颅骄傲地走进所谓梦想的殿堂。
这堪比一场轰轰烈烈的传销,刷洗你的头脑,灌注新的思想,用试卷、铃声、作业、成绩鞭打,最后像推沙子一般把你推进900万的考生大cháo。
实验班向来有“周测”的传统,每周六放假前便语、数、英、理综四科轮流测一遍,再放你回家,当你下周一回校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与排名,当晚老师就开始评讲试卷并分析得失,发挥失误的同学便被请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