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宝珲再也不会像当初那般哄他了。他一踩油门,凯迪拉克绝尘而去。
叶玉书站在别墅宽大的客厅里,看着周围豪华的装饰、高档的电器家具,却感觉不到家的意味,只有一种想砸烂这一切的冲动。他愤怒地冲上楼梯,直冲进睡房,拖出自己的箱子与牛仔背包,将东西收拾好,把一串别墅里各个房间和公司里自己办公室的钥匙卸下来扔在饭厅的餐桌上,然后提了行李就走。
吃力地背着包、拖着箱子来到大街上,他挥手召了一辆计程车,上去说:“先生,替我找一间房费在50块以下的旅馆。”
司机应一声,开走了。
他回头看一眼如童话故事里堡垒一般的别墅,悲伤、忿恨一起涌上心头。
汽车的喇叭里传出一个忧伤的静谧的女孩子的歌声。
从相识到现在
从冷淡到关怀
从拒绝到依赖
从陌生到相爱
从深信到疑猜
从疼爱到伤害
从绚烂到苍白
从厮守到分开
从感动到感慨
从体谅到责怪
从期待到无奈
从狂喜到悲哀
抹不去的尘埃
抹不去的yīn霾
你想你应不应该拒他于千里之外
又舍不得现在
又不放心将来
如果只是害怕失败
那他究竟值不值得你爱
一段qíng宁愿短暂jīng彩
还是先去问他会不会有将来
一份爱如果消逝的太快
你可不可以当它是命运的安排……
听着这细柔温婉的歌声,充满了寂寞无奈的歌词,他心里一酸,潸然泪下。
第9章
耽美 宏观调控开始以后,申常青的大都酒家很快冷清起来。他用来购买房地产的公司资金与自己的钱都被套住了。而且他也无心再理会公司的生意。
紧缩银根使许多房地产公司陷入困境,有些是刚买下整幢楼,却再无钱进行内装修,有些是楼已快盖好,却再贷不到款封顶。于是,津海很快应运而生了两项新生的行业。一项是典当,几乎一夜之间,各种典当行如雨后chūn笋一般争先恐后地涌出来,《津海日报》常常用半个版面集中刊登这些典当行的广告。另一个行业便是贷款中介人。
通过在津海逐渐认识的一些朋友的介绍,申常青认识了郑彬。这是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约30岁上下,说话慢条斯理,一副胸有成竹,仿佛从来不会着急的样子。这个郑彬与全国很多地方的金融机构都很熟。内地有什么资金想流过来,再通过以存定贷的方式放出去,他都知道。
申常青凭着jīng通经济法,当过检察官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与郑彬合作,成功地介绍了两笔以存定贷的款子。贷款总额分别是人民币1000万元与3000万元,要款方向中介方总共支付了1个点的中介费,即一共40万,他们中间共有4个中介人,一人分得10万元。
如此快地就见了成效,贷款的运作总共花了一个月时间。短短一个月就赚10万,且不需自己花钱投资,他的兴趣与gān劲一下就来了。立刻,他以减少风险、保证利润为由,将大都酒家租给了一位香港商人,自己就彻底不管了,每天都在外面钻营。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到了年底,各银行全要开始往回收贷款,于是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以存定贷这种贷款形式以前是没有的。现在因为有许多贷款一直收不回来,放款方不想冒收不回款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种贷款方法。
在津海有许多家内地银行开设的非银行xing金融机构,专门由内地拆借了巨额款项来贷出去,利息为银行正常贷款利息的两到三倍。在放款的过程中,经办人得了许多好处,因此到期后借款方不还,他们也不敢太催促。如此,烂掉的帐越来越多,使内地有多余的资金想放高利贷谋利的公司不敢再造次,于是出现了以存定贷的方式。
要办成一笔以存定贷的业务是很难的。首先,要有放款方,必须确定它确实有钱要放出来,然后确定这方的要求,如贷款总额、要求年利率、放款期限、要求存入的银行,以及其他附加的条件等等。接着比照这种条件去找要款方。
一般来说,在现在这种对房地产贷款额为零的qíng况下,有款方就是大爷,条件往往很苛刻。贷款年息一度高涨到36%,而且要求只放在五大专业银行,不要说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了,连商业银行都不肯放,有些更要求必须放在支行以上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