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千里_作者:香叶桃子(177)

2017-07-10 香叶桃子

  子女们决定把他安葬在故乡的新宅里,因为父亲已经把母亲的坟墓移过去,做好合灵准备。关于如何给他书写墓碑,他们意见不一。金生获得过许多头衔,写哪些上去,怎么写是个问题。他们找叶鸿生商量。

  叶鸿生认为:“金生不在乎虚名,应该写他喜欢的东西。”

  金生喜欢什么呢?难道不是悬壶济世?

  叶鸿生认为,金生喜欢徐志摩的诗。年轻的时候,他喜爱阅读làng漫而激qíng的诗篇,还常常摘抄下来赠送给自己的妻子。

  宝鼎和宝铃感到有道理。

  盛宝莹去世,金生感伤于她的夭亡,在墓碑上写一句诗,写道:“她不在这里,她在澹远的新月里。”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用白石给金生立碑,墓碑上面写道:“他只有那一闪的星光,但是从不问宇宙的深浅。”

  大家立在碑前,站在还没有来得及盖好的宅子跟前,伤心地哭泣。这个时刻,阮君烈按理应该出现,但是他没有出现,只有他的女儿来了。她叫阮幼香,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表哥和表姐,忧愁地诉说一番。

  阮君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越发厉害,准备明年做手术。接到噩耗后,他病qíng严重恶化,当天晚上被推进台湾三军总医院,医生建议他尽快手术,不能再拖延。阮君烈的大儿子在军队任职,不能随便走动;小儿子在美国,要照顾父亲。美国的技术更成熟,台湾方面负责安排,让他去旧金山接受手术。

  这么一来,只有他女儿可以出门。

  宝鼎和宝铃听了,悲声更甚,决定去美国探亲,乘早去看望叔叔,以免来不及。

  叶鸿生悲伤得没有力气,不幸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但是他没有权利去看望阮君烈。他甚至不敢去看,他害怕一见到自己,阮君烈会死得更快。

  叶鸿生只好哀求阮宝铃,希望她把自己的信笺带上,等阮君烈好起来,再jiāo给对方。

  宝铃答应了。

  叶鸿生提起笔,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写才好,最后他写了一首《行行重行行》。

  叶鸿生在信纸上写: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钢笔在纸上发出沙沙声,他脑海中想起阮君烈曾经的音容笑貌,一种岁月无法磨灭的爱意在心底哭泣。

  他一边写一边回忆,写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时刻,叶鸿生停下笔,在窗前看一会月亮,把自己的痛苦收起来一些。

  月亮依然像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十年前一样白洁。他回到桌前,写上最后一句,表示不再多言赘语,希望阮君烈能保重身体。

  第78章

  冬季过去,燕燕于飞,衔chūn而来。

  年复一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chūn风。

  叶鸿生拎着菜篮,看桃花在枝头上绽放,嫩红轻蕊。孙琳琳放学了,她爸爸用自行车推着她,妈妈给她拎书包。孙琳琳看到爷爷,快活地叫一声,跳下来,朝他扑去。

  叶鸿生把孙琳琳抱起来。小姑娘又变沉一些,他抱一会就放下来,牵着她的小手,往家走。叶鸿生买回好几条鲜鱼,准备做鱼腹包ròu给孙琳琳吃。

  他们到家后,在媳妇的帮助下,叶鸿生把鱼料理gān净,把ròu糜塞到鱼肚子里,撒上姜片,上锅蒸熟。等鱼蒸熟,鱼腹中的ròu团浸润了汁水。叶鸿生把ròu丸剥出来,放到孙琳琳碗里。

  孙琳琳还小,不太会挑鱼刺。她嚼着鲜甜的ròu团子,满意地扒饭。

  叶鸿生想起来,阮君烈也很喜欢吃这个。

  阮君烈喜食“长江三鲜”,尤其喜欢吃鲥鱼。鲥鱼珍贵,他们到彭乡之后,没那么些鲥鱼给人吃。阮君烈对平常的鱼没耐心,不爱挑刺,又爱鲜美的滋味,厨房就做这道菜给他吃。厨房把菜端上桌,阮君烈把ròu丸和鱼肚子吃掉,叶鸿生把剩下的部分吃掉。

  叶鸿生想着,回忆着,思绪跑出老远。

  孙卫国往他碗里放一块鱼ròu,将他惊动。

  叶鸿生笑着,拿起筷子。

  吃过饭,他同往常一样,去看电视。

  冬天的时候,阮宝铃与哥哥从美国回来。宝铃告诉叶鸿生,阮君烈病qíng稳定,过一阵就能出院。叶鸿生松一口气,问:“jiāo给他了吗?”

  宝铃说:“给他了。”

  叶鸿生忍不住问:“他有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