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店员拎着两捆书从他身边经过,吭吃吭吃地往二楼库房搬,走到一半扒着楼梯扶手冲着书店大门喊:“肖石!还有多少啊?”
“你别管了,最后四捆我自己来!”
黎耀祖闻声吃惊地看向门口,穿着蓝布工作服的秦晓推着一辆手推车恰好进门。两人四目相对,全都愣住了。秦晓的手一松,小推车失去了平衡歪向一侧,四捆书掉下来三捆,其中一捆正砸在他的脚面上。两人痴痴地对望着,眼前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剩彼此。
半晌,秦晓回过神来,想起那句“看到你,让我痛恨我自己”的话,慌乱中他踉跄地转身,一瘸一拐地冲出门。他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跑了一阵,钻进一个小胡同,却感到黎耀祖仍跟在身后,目光热辣辣地落在他的后背上,几乎要把他灼透。猛然回头,却连半个人影也没有,原来是白花花的太阳。他靠着墙闭目喘息着,激动地回忆着刚才看到的黎耀祖。一别四年,总算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人,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仍然摄人心魄,眉睫依旧又黑又密,但他好像比以前瘦,会不会给他吃的那剂日本药有副作用?
“你怎么在这?”熟悉的声音响起。
秦晓不敢睁眼,这一幕他回忆过无数次,这句问话在他耳边也回响过无数遍。那是他们在上海第一次单独相遇,黎耀祖枪杀了爱国知识分子楚信光,他犹豫着是否要杀了他为其报仇,终因没有上级指示没有擅自行动。也就是在那一晚,他们认出对方就是儿时的伙伴。
“你的脚伤得怎么样?”
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睁开眼便对上那张令他魂牵梦绕的脸。秦晓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扶着墙硬撑着走了两步。
黎耀祖拉住了他的手臂:“你住在什么地方?”
“小羊圈胡同11号。”秦晓机械地报上住址。
黎耀祖像以前那样横抱起他,轻声说:“我送你回家。”
“回家”两个字把秦晓带回了过去,他习惯地把脸窝在温暖的怀里,双手环上黎耀祖的颈。
天色将晚,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两处地方离得又近,路上没碰到什么行人,他们很快便到了秦晓的住处。那是一处里外套间的平房,位于一条窄巷的尽头。黎耀祖把秦晓放在里间的木板chuáng上,拉亮电灯脱下他的鞋袜,脚面的红肿已有馒头大小。
“有红花油或是药酒吗?”黎耀祖低头看着他的脚问。
见秦晓不回答,他自己到chuáng边的矮橱里翻找。好在家里东西不多,很快便找到一瓶药酒。黎耀祖蹲在chuáng边细细地帮他揉,秦晓坐在chuáng边咬着嘴唇,垂首不语。
感到有东西坠入发间,黎耀祖有些仓惶的起身奔向门口。
“耀祖!”秦晓赤着一只脚站到了地上,哽咽着说:“我还在等你,你愿意再信我一次吗?”
黎耀祖背对着他站在套间的门口,沉默了一会儿,语调呆板地说:“我叫黎一新,焕然一新的一新。”
转眼到了10月,黎耀祖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他在梦中惊醒的次数越来越多,重复最多的梦是秦晓以前进的姿式后退的影像。
这一日,黎耀祖正在给蝴蝶花修剪萎花,绿化队新分来的小姑娘玉珍向他跑来,一路跑一路叫着:“李师傅!李师傅!队长在书店订了几本《新华字典》,到时你可要教我查字典啊!”
黎耀祖不抬眼皮地答应了一声,有些不满地说:“说过很多次了,我姓黎,不姓李。一个是黎明的黎,一个是木子李,差得远呢!”
玉珍笑道:“人家不识字,哪里分得清那么多梨李?到时你教我识字,我就不会说错了。”想了想,她又耍赖道,“反正你也不记得过去的事了,黎李那么像,兴许是你记错了。今后你gān脆改姓李好了。”
黎耀祖板着脸认真地说:“不行。我不能改姓,他说过他只做我一个人的黎太太。”
“哦!原来你有太太的!”玉珍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叫道,“我告诉队长去,你想起你有太太了!”
黎耀祖怔怔地呆立着,花盆里的蝴蝶花虽然已经枯萎,依然huáng得耀眼。仿佛又回到几年前那个夏日的清晨,他感到一阵阵眩晕,几乎跌倒。
第二天,新华书店的领导派秦晓把几处大批量订购的书送货上门。
“国庆节嘛,我们也要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表决心。”书店领导拍着他的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