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_作者:如是非迎(63)

2017-05-04 如是非迎

  本年度全国信息学竞赛在西安的一所中学举行,时间为七天。

  第一天是报到日,随后第二天进行了开幕和笔试。

  第一次竞赛安排在第三天,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一点,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参赛队员要做完三道题。时间看似充裕,但是学生只要稍微耽误几秒就编不完程序。

  第一道题姬菲迎轻松算出了结果,第二道题她花了很久才想出解决方法,开始写算法。

  算法写到一半的时候,姬菲迎浏览着屏幕上的代码,一边在脑子里过滤后面的步骤,突然发现这个算法不够完整,算不出正确的结果。

  竞赛评测只认按程序输出的结果,不涉及过程和算法。如果算法错了,整道题可能就都完了。

  姬菲迎心里很明白,只有改算法才能实现整个程序。

  改才是对的,不改就错。

  但是现在时间很紧迫,她连第三道题都还没看,可能她一改就什么都没了。

  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加计算机竞赛了。

  她的计算机竞赛之旅可能就停在这里。

  但是这是她第一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的比赛,也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有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姬菲迎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心里反复思索要不要改算法。

  最终,她还是清空了前面的算法,然后重新输入代码。

  比赛下午一点准时结束,选手提jiāo答案后就进行分数评测。

  姬菲迎评测出来的分数很好,不仅高出了她的预测,也高出了老师的期望,她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次竞赛在两天后进行。

  二试的题目非常难,姬菲迎这次掌控好时间,三道题都做完了,评测出来的分数也过得去,最后加上笔试题和一试的分数,总成绩有三百多分。

  竞赛的最后一天进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

  姬菲迎最终获得了银牌,具有保送资格,除了A大以外什么学校都可以去。

  计算机竞赛的结果,在姬菲迎的意料之中。

  可以说,在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这几年,她的心态一直都比较放松,也没有把比赛看得太重要,有时参加比赛拿不到好名次也没在意,只要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就行。即使刚进省队那时想到竞赛拿奖可以保送,但这个想法也只是在脑海一闪而过,很快就被她忘诸脑后,也没有把它作为目标来奋斗。

  虽然领队老师对决赛银牌这个成绩非常满意,姬菲迎却没有很欣喜。她只是觉得心里有点空虚——她为之奋斗了几年的计算机竞赛,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回到Z市后,姬菲迎在家休息了两天,给周云琦和阮承浩分别打了一个电话。

  第二天周云琦来了姬菲迎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问:“那你现在怎么办?”

  姬菲迎去冰箱给她拿了一瓶橙汁,“参加高考啊。”

  周云琦心里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B大啊!如果B大要她的话,她二话不说就投奔过去了——B大也在姬菲迎可以选择保送的大学的行列。

  不过周云琦心里也明白,对于成绩非常优异、又想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A大才是第一选择。

  于是她笑道:“那也好。我们到时还可以一起吃饭。”

  “对啊!”

  姬菲迎跟她聊了几个话题,问道:“喂,你那件事qíng有没有进展?”

  周云琦立时领会她在讲颜少聪,惆怅了几秒就果断地说:“我现在哪有心qíng想这个?肯定先准备高考啊。现在只能先跟他做朋友,等高考完了再看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在她的心里,没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qíng了。

  由于要准备高考,升上高三的学生八月中旬就开始补课,比高一高二年级提前半个多月开学。

  按照Z中的惯例,高三开学前年级根据学生在高二一年四次大考的成绩排名和所选科目进行了分班。这也意味着到时很多同学都不在同一个班了。

  在开学前一天的下午,教学楼前的公告栏贴出了高三的分班结果。顾正宇、程释、曹芝琪和姬菲迎等人被分到高三1班,黎墨、阮承浩和余清璇等学生进了年级另一个重点班——高三2班。

  姬菲迎看完自己的分班结果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又扫视了高三部分班级的名单,分别看了周云琦、姚家俊和余清璇等人的班级,然后才从人群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