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牢笼_作者:感悟生活(260)

2017-03-16 感悟生活

  我记得肖在调入临江后半年,即将妻子、女儿接来,他跟我说过女儿马上要上小学了,临江的教育质量全国一流,他想把女儿接来临江上学。一年后,为说服他将出租公司并入东南贸易集团,我曾专门到他家去拜访。看到他住着160多平方米四室二厅的大房子,当时我有些吃惊,觉得三个人租住这么大的房子实在làng费,随意问过房子的租金,他说房租不贵,每月才2000元不到。我当时有些怀疑,但没有多问。现在肖劲松被人举报后,一定会推说用公款租房是我同意的,这样才能逃脱法律制裁。

  想到我自己三年多来吃尽了苦头,加之对办案人员狗仗人势、盛气凌人的不满,当时我没有过多的思考,断然回答:“这事是我同意的。”

  负责问话的那位检察官跳了起来,厉声喝斥:“你这样说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我冷冷地说:“请教您,我会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那位检察官以为我害怕了,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说:“肖劲松五年来用公款12多万元报销了自己的住房房租,如果是你同意的,鉴于你们私jiāo深厚的关系,就构成共同贪污,至少属于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我转向王法官坐的方向,嘲讽道:“王法官,您现在知道检察院是怎样办案了吧,对被告人不利的证人证言,就是这么威胁利诱搞出来的。”我看着台上两位检察官,一字一顿地说:“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肖劲松由于来公司的时间不长,暂时不够分房条件,在没有分配到住房之前,用公款临时租房居住是我同意的。”

  “谁给你这个权利?!”检察官威胁道。

  “国企一把手的权利有多大,你们自己去找依据呀。中国华贸东南公司的规定是,只有涉及一次xing50万元以上的费用开支,才需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决定。”我胸有成竹地说。

  “你这是包庇犯罪。”

  “从共同贪污到滥用职权,现在又成了包庇犯罪,罪名越来越多了。”我开涮起两位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极差的检察官来。

  王法官苦笑着,象看戏似一言不发。

  问话的检察官不死心,继续对我威胁道:“你确定这样说的法律后果么?!”

  我斩钉切铁地说:“请你们如实记录我的证言。”

  “你这是罪上加罪!”两位检察官几乎同时对我发出威胁。

  我好整以暇,嘲讽道:“你们若认为我有罪,请尽快报告给市检二分院并案处理,他们正发愁无法将我定罪呢!”

  王法官微笑着cha言道:“你不要故乱牵扯,实事求是作证就好。”我相信自己表现出的勇担责任、不惧威胁的风骨,让这位法官产生了好感。

  检察官只好放弃对我的威胁,严厉地说:“既然你这样说,把当时批准他用公款租房的详细qíng况跟我们说清楚。我们看你怎样编造故事吧。”

  我思索着按肖劲松进公司的时间、接他妻子和女儿来临江的时间,以及按常理推测他在检察院所做的口供,开始胡编乱造:“大约1998年初,在我接任总经理不久,有次他提到想把妻子、女儿接过来,希望公司给他解决住房问题。我说他进公司的时间太短,先用公款租房住一段时间,等分配了房子再说。”

  “谈话是在你家里进行的?”

  我模棱两可地说:“在我家里谈过,在办公室也谈过。事实上,我妻子当时没有来临江,我常常在住处开会,住处也是处理公务的地方。顺便说,我的住房也是公司免费提供的。”

  检察官显然不想让我蒙混过关:“到底是家里还是办公室。”

  “在家里谈过,在办公室也谈过。”

  “只是随便聊聊,不是正式的工作汇报,是不是?”

  “不对,当然是正常的工作汇报。两个老爷们有什么好闲聊的,他又不是小姑娘。”看他们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忍不住开了一句玩笑。我看到王法官笑了起来。

  检察官厉声警告:“严肃点!”

  我假装道歉:“刚才不好意思。跟小姑娘聊天那句话就不用写进笔录了。”

  检察官问:“你们是否谈过租房的标准?”

  我想了想,刚才他们说到5年报销了12万多元,马上就有了答案,而且把报销标准说得稍微高一些最保险,于是我煞有介事地说:“没谈到具体租房标准,我只是原则xing跟他说,要注意群众影响,不要太过分,房子月租最好不要突破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