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检察官无计可施,让我最后在笔录签字时仍威胁道:“你想好了再签字,这个字签下去,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
我笑了笑,一语双关:“我很清楚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王法官在送我去看守所值班室的路上,突然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不要胡思乱想,过几天我再来找你。”语气中似乎对我的为人义气充满了赞许。
我在重获自由后得知,东城检察院在对我取证之后,很快撤消了对肖劲松的刑事拘留,此案最终不了了之。这使他避免了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在我获释后半年,肖劲松带着妻子登门对我表达了真诚感谢之意,并送给我1000元现金,我当场坚决退还了他。
六、七年时间过去了,今天冷静想来,当年我处理此事的方式,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充满了矛盾与争议。
我替这位昔日部属开脱罪责的行为,站在避免当事人家破人亡的立场上看,是善良的;但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诚实、信用的立场,则是邪恶的。站在保护下属、勇担责任的立场,我的行为无疑是勇敢的;但
为了在法官面前塑造一个有担当、讲义气的正面形象,从而寄希望于有利自己问题的解决,故意为有罪的人开脱罪责,则是胆怯的。
在这件事上,善良与邪恶、勇敢与胆怯,是如此自然地融为一体,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xing。
聊以*的是,我始终只是一位平凡人,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整天把正义和道德挂在嘴上的伪道士,何况我在那样一种特殊环境下,一切高尚的法律与道德对我来讲都是无法消受的奢侈品,当时我惟有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我知道依照刑法规定,肖劲松这个案子还没有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如果相关部门看到这个长篇纪实,派人来找我,我会对他们说:“我这是文学创作呀,开篇的《作者声明》中我说过,‘本长篇纪实虽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但其中包含作者合理的创作与想象,文中所述的每一个细节并非全部依赖可经法律验证的事实,任何单位和个人切勿对号入座。’你们怎么就对号入座了呢。”
我特意写下上面这段话,是不希望有关部门再来找我调查取证,以免làng费国家宝贵的司法资源。书包网 www.bookbao8.com
192、qiáng硬申请证人出庭
第四章 请给我公正的审判
192、qiáng硬申请证人出庭
王法官没有食言,在他陪同东城区检察院办案人员来取证后的第二天,就来看守所对我提审。
见面后,王法官还是那句永远不变的开场白:“我们又见面啦。”
“是呀,我心急如焚地等着开庭呢。”我不好意思再次问他是否收到我那封带有威胁的信函,只好故作轻松地旁敲侧击。
王法官一脸严肃地说:“收到了。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的一个重要内容。你为何执意要求证人出庭?”
“我不清楚证人在侦查阶段做了怎样的陈述,但既然检察院对我提起起诉,并且将证人证言列在起诉书的证据目录中,那么这些证人证言一定是对我不利的,是证明我涉嫌犯罪的重要证据。但事实上我很清楚自己并没有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证人证言一定做了不实的陈述。这要么是证人为自己开脱责任,或者迫于办案人员的压力,要么是办案人员所做的笔录,没有真实、准确地记录证人表达的原意。总之,只有通过法庭质证才能还原事实真相。”
“法律并没有规定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公诉人宣读的证人证言若与事实不符,你和律师一样可以质疑的。”
“证人不出庭,谎言就无法戳穿,被告和律师仅仅提出没有证据的质疑,相信法庭是不会采信的。我很清楚,在我这个案子中,若公开审理中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的理的局面,法庭一定会做出对我不利的认定。我必须用有力的证据来推翻检方的指控,才不会让您和法院在做出无罪判决时感到为难。”
王法官听了微微一笑,对我所暗示的让法院为难的压力似乎心知肚明,却没有放弃说服我放弃申请证人出庭的要求:“我们法院面临怎样的压力,你不用替我们考虑。看样子你对我们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有些了解,应该知道我们国家的刑诉法没有qiáng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法院同意传唤证人出庭,检察院未必同意,就是检察院同意了,证人同样可以拒绝。难道因为证人不出庭,你就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你知道这样做对你严重不利的后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