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làng博客留言网友“木三”:
我是流着泪看完这章的。感谢老天也感谢你的坚qiáng!最终你冲出来了!我相信,你是绝顶的能gān和正直再加坚qiáng!
“在尔虞我诈的险恶环境中我行我素、从容不迫,大家如果都按规矩出牌,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常常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但一旦遇上不按牌理出牌的作弊者,我就会输得一败涂地。”这真的是我要说的话。
新làng博客留言网友“阿询”:
在没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里,自我再保护也是零。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就像小孩分蛋糕,难以保证每个小孩的满意,因为个人胃口不一样。得眼红病的人都是现场分蛋糕的人。
我们要求法律的保护,而并非自我保护。当法律不能保护你的时候,你是一个清白的人,也将遭遇牢狱之灾,这个是我的亲身经历。
博主一直在反省自己,这是切肤之痛。检察机关的行动和领导gān部的批示要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到领导批示,会做起美梦来。
在笔者当年“”失去自由1051天的同一个地方,读者我“”失去自由400天,最终我获得了国家赔偿。
(我的回复:深切自我反省,或许是对自己伤害最小的做法,追求所谓公平、正义往往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生活在一个没有法制保障的国家,我们惟有自求多福。)
新làng博客留言网友“大地旅人”:
善良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善良。
(我的回复:我们几十年来的教育就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不怕报应,只有立场、没有是非,为达目的、不达手段,人xing中的真善美不但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赞扬,甚至当成小资产阶级qíng调来嘲讽。这是导致民族素质江河日下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未来社会和平转型的最大障碍。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
新làng博客匿名网友:
读起来很痛快,社会很复杂,没想到复杂到这么复杂。学习了!
一定要写完啊。你的博文也很让人长见识,都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的好文章。是走上社会的必修内容。看来还是考公务员好。
——一个大学生
新làng博客留言网友“林泉散人”:
晚清曾出现过一系列“bào露、谴责”小说,以《孽海花》《文明小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为著。
百余年后,这种qíng况又出现了。惟其不同者,是今天的管制酷于当初。
即令慈禧时代,邹容、章炳麟居然能公开发表那样的文章;即令30年代审查制度已经实施,鲁迅还能发表大量的“bào露、谴责”文字,
由此只能感叹——维纳发表控制论之后,社会技术进步啦!
新làng博客留言网友“林泉散人”:
从012这节文字,深切体会到程董“全面防守”之不易!
一个曾有过每年20亿元销售额辉煌历史的公司,程董接手前已经资不抵债,而且滑向破产之路积重难返,重组无疑是唯一的“活路”。
重组,尤其对国企,难题很多。
一是资产清算的难题。比如按照财务规定,欠本公司款的公司,已经不存在而无法还账,但没有接到法庭的正式破产判决书之前,其欠账就无法核销。这样尽管在账面上还“存在”这样一笔资产,但只能叫它“影子资产”。中国迄今,不知道有多少家国企处于这种qíng况。由于“和谐”的原因,也没有多少家公司实际已破产、但法律上还没有被判破产。
二是人员分流难题。国企大都是“正式职工”,重组后剥夺其正式职工身份必将引致“不和谐”,只能设法消化。程董采用的消化途径,我理解,是建立新公司分流这些人员:以职工持股会方式,加上工会资产,建立集体所有的合股公司,并以这个公司的资产为担保,以“租借”方式经营原公司净资产的动产部分,经营获利后,每年按照净资产的5%,缴付租借费。这种途径,按照当年法规,是合理合法的。国家只花了750万(内部借贷),就解决了一个国企90多人的分流,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比较一下昨天谷歌关门后的人员分流,要花多大代价,就知道这个代价到底值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