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路_作者:金丙(119)

2017-03-08 金丙

  阿婆去屋子后面放提桶了,贺川和蒋逊等在原地。

  雪还在下,落了蒋逊一肩头,她倒不冷,头上包着粉色棉衣帽子,身上披着擦尔瓦,还算暖和。

  “你看,我说了这一路过来就没好事。”

  贺川说:“人还在,怎么不是好事?”

  “你这么乐观啊。”

  “这种事用得着悲观?找得着就找,找不着就回。”

  蒋逊抖了抖肩头的雪,又把擦尔瓦裹紧了说:“那你这些天为的什么?”

  贺川想了个可以形容的成语:“死马当活马医。”

  蒋逊“嘁”了一声,扭头打量周围的风景。巴泽乡很穷,一路过来看到的几间房子都是土屋或者木屋,看不见小店或饭店,现在放眼望去,成片的都是雪景,没有什么可看xing。

  粉色帽子的帽沿是一圈白绒毛,雪白柔软,包着她的脸,让她看起来平白添了几分可爱,贺川想了想,可爱这个词实在不适合她。

  贺川随口问:“冷不冷?”

  “不冷,你冷了?”

  “不冷。”

  蒋逊看向他,问:“你以前穿过羽绒衣吗?”

  贺川说:“有些年没穿了。”他低头看了看身上这身宝蓝色,问,“怎么样,穿着还行?”

  蒋逊说:“阿崇穿羽绒衣比你好看。”

  贺川瞟她一眼:“就你这眼光!”

  蒋逊笑道:“要我夸你好看?”

  贺川没理她,阿婆已经放好提桶出来了,还拿着两把伞。

  阿婆笑着递给他们一把:“路有点远,这把伞给你们。”

  贺川谢了声,把伞打开了。

  伞是黑色的,顶上有几个透光的小dòng,阿婆自己那把伞也比较破旧。

  阿婆在前面带路,叹气说:“那个吊桥啊,早就说不牢了,可是没有人来修,结果上个礼拜就断了。王老师这么好的一个人,差点就……幸好他还没上桥,才走了没两步。”

  贺川撑着伞,问:“那他怎么摔得这么严重?”

  阿婆说:“他摔到了石头上,被人拉上来的,也是命大。后来大家轮流抬着送他到医院,一直跑了一天才送到,这么一摔一吓,时间又耽误了,人就不好了。医生让他们家里准备后事,王老师不愿意住医院,又回来了。”

  贺川又问:“他跟家人一起住?”

  阿婆说:“王老师就只有一个孙子了,他孙子今天一大早去了医院。”

  “您跟王老师家很熟?”

  阿婆说:“熟啊,我孙女也是王老师的学生,王老师可好了,哎……”

  贺川问:“听您口音,您不是藏族人?”

  “我是四川人啊,嫁到这里已经四十多年了。”阿婆看了看蒋逊,笑道,“我嫁到这里的时候,跟这个小姑娘一样大。”

  蒋逊听她提到自己,笑问:“阿婆,这边都是藏族吗?”

  阿婆说:“我们巴泽乡都是藏族,另一个乡里都是汉族。”

  “彝族呢?”

  “也有啊,我们木喀县还有摩梭、旭米。”

  蒋逊一知半解的点点头。

  贺川个子高,伞撑的也高,他挡住了雪,蒋逊却只能继续吃雪。吃了几口,蒋逊把帽子拢了一拢,低着头避开飘来的雪,阿婆隔着贺川说了声:“你雨伞不能这样撑啊,你看看小姑娘身上都是雪!”

  贺川偏头看了眼,把伞降低了,伞一低,又挡住了他的视线,他索xing把伞塞蒋逊手里:“自己撑。”

  蒋逊手冷,两只手一直塞在袖子里,懒得撑伞,说:“不用。”

  贺川没勉qiáng,又把伞高高地撑了起来,走了一会儿,他把伞往边上侧了侧,这样刚好,不挡视线。

  没多久,阿婆指着前面一栋砖瓦房说:“就是那里了,那里就是王老师的家。”

  这间房子是砖瓦结构,面积看起来还算大,房檐和窗框上修饰着藏族图案,颜色绚丽,看过前面这么多土房,这间是绝对的“豪宅”。

  阿婆推了下门,门就开了,她解释说:“这几天来看王老师的人很多,有时候王老师的孙子出去一下,王老师又不能起chuáng,所以门一直不关。”

  进门是个窄小的过道,过道左边挂着一幅唐卡,五颜六色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