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朗心头火起,声音不知不觉中变硬了:「你这是在做什麽。提携者的身份让你如此乐此不疲吗。还是在多年之后终于可以在现实生活里体验一下角色逆转的快感?」
言采却没有立刻接话,先把谢明朗晾在一边,开出几十公里,他才说:「这是两件不相gān的事qíng。把戏和人生混在一起的人,现在是你。」
谢明朗一震,又一次倔qiáng地扭过头去。言采稳稳地超过一辆又一辆车,让它们成为车前镜里一个个闪光的小点。
僵持令人疲倦。而两个人都不太习惯这种状态,谢明朗终于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很抱歉。」
言采瞥他一眼,面色沉静如水:「这是天分、努力和机会累积的结果,不是你我的一厢qíng愿。拿这种事qíng赌气真不值得。我的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就像你的也是一样。」
他语气平淡,但谢明朗听来又是另一番滋味。谢明朗低下头,涩然说:「不,不是这样。我已经渐渐开始仰望你了,如此一来,我就更是低到深渊去了。」
言采很诧异地看著他:「这是什麽话?」
「你不要让我亏欠太多。」
言采嘴边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在他还来不及解释的时候,谢明朗先一步抢过话来,说:「也许你觉得这种提携再自然不过,或者你已经习惯了去提携后辈,但对我来说,我无法泰然受之。」
「你就一定把这些事qíng分得泾渭分明麽?」言采问他,「我以为有感qíng在,很多事qíng会坦然一些。」
「那是说在投入感qíng之外还能给予其他东西,比如你;可是对于我,在这里面,除了爱,我就一无所有了。」
说完觉得窘,不自然地垂下眼,肩膀也耷下来。言采转过头来,盯住他久久无语。
终于言采腾出手来,拍了拍谢明朗的后脑勺,那一刻他语气中的qíng绪当时谢明朗并不懂得:「那就已经足够了。还有,你还年轻,不会一无所有。」
第12章
回去的第二天言采直接去了电影公司,而没去剧组报到,结果再后一天国内娱乐版的头条几乎无一例外地报导著文字上诸如「言采与陆长宁在电影公司当众翻脸」的消息。争执的内容没有得到确证,但是各家的猜测都差不多:能够让两个工作狂这样大动gān戈的,除了已经进入后期製作的《尘与雪》,实在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随著金像奖提名日期的日益临近,各大娱乐报刊对于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这部电影又重新燃烧起热qíng来,尤其是事件的双方都是大卖点,成对出现效果更好,不著力宣传一番简直对不起这种便宜得白送一般的新闻。製片方似乎对这种程度的曝光也很欢迎,眼看著一些猜测愈演愈烈,也乐得不出来加以澄清。
在谢明朗看来,言采并没有被这件事qíng影响心qíng,就在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消息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去了剧组,晚上回来的时候qíng绪也很正常,甚至之前的那三个月还要更好些。
补拍实际上只用了一个礼拜,这是为了赶在提名之前把影片送去大会。据说后期的製作也是以极大的qiáng度在进行,但是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时刻,言采抽出一个下午,带著谢明朗一起去拜访姚隽松。
姚隽松是谢明朗最崇敬的摄影师之一。当他听说要去见此人,著实手忙脚乱了一阵。言采看他紧张兮兮地把收藏的摄影集一本本端出来,翻来覆去地挑,笑著问他:「你不要告诉我这是准备彻底重温他的作品。还是你想要签名?」
谢明朗想想,摇头:「虽然他是我尊敬的前辈,但是签名还是暂时算了吧。我带著相机去见他就行了。」但临到出门,谢明朗还是把工作用的相机留下来,带了一个最近才新买的外观朴素的机械相机。
姚隽松的工作室和住处在同一个院子里。言采和谢明朗到的时候院子里的糙坪上已经摆好了茶桌,雪白的桌布随著微风飘动,桌旁那个衣著jīng緻得体的中年妇人谢明朗看著有点眼熟,却叫不出名字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言采。言采低声告诉他那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之后,就扬起笑容来,走过去打招呼,并把谢明朗介绍给萧璿认识。
萧璿听说谢明朗在《聚焦》工作,点了点头:「哦,原来你就是谢明朗,比我想像中还要年轻嘛。」
谢明朗没想到萧璿居然知道他的名字,意外之馀不免谦虚一番;见状萧璿微笑:「《聚焦》是我每期都买的摄影刊物,你的那些人物照总是能给人留下印象。不过为什麽不多照一些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