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怂恿:“妹妹,爸爸在对你开枪哦,快把你的枪拔出来,打他两枪。”
妹妹赶快去拔枪,结果用力不得法,枪拔出来了,纸皮带也“散架”了,断成三截,掉地上去了。妹妹连还击都顾不上了,低头看着自己的宝贝皮带,极度失望地说:“哦。”
太奶奶笑昏了:“水货,水货!哥哥你做的什么皮带呀?灯糙和屁做的?”(灯糙很容易断,屁更不结实,所以“灯糙和屁”表示极不结实)
哥哥又羞又恼,抢上来把三截皮带接上,再给妹妹系上,嘱咐说:“你莫乱拉撒。”
好不容易系好皮带cha好枪,妹妹一拉,又“散架”了。
奶奶说:“算了,我们找个真皮带来系吧。”
但妹妹偏偏不肯,一定要系纸皮带,几经周折,最后决定只系皮带,不cha枪,枪拿手里,皮带就做个装饰算了,免得一拔枪就把皮带搞坏了。
哪知道枪也是水货,打着打着,准星就掉了下来,过了一会,连枪把子也跟枪身脱节了。妹妹不怕,就用半支枪继续战斗,像握着一把起子一样,对着家里人就是一阵狂轰滥炸,把几个人都打倒在沙发上,没动静了。
妹妹获得完胜,但马上就体会到无敌将军的悲哀,没敌手了,跟谁打呢?也挺没意思的,只好一个一个去叫:“爸爸,起来!”“爷爷,起来!”
几个人都想趁机休息休息,所以都装死不动。
妹妹很无奈地说声“洗(死)了”,低头看着自己手中剩下的半把枪,满脸惆怅。
太奶奶忍不住笑,率先“复活”:“这个哥哥也真是的,妹妹过生日,什么不好送,怎么送把枪呢?妹妹是姑娘儿哦,应该送花啊朵的。”
哥哥声明说:“我不会折花。”
“那你可以买个洋娃娃送给妹妹嘛,买的不比折的值钱?”
奶奶出来替哥哥辩护:“太奶奶,你可不能这样说,用钱买的礼物,怎么比得上我们哥哥亲手做的礼物呢?这么长一根纸皮带,都是一个一个纸折的小块块连起来的,那要折好多纸块块哦,我们哥哥忙了几天才折成的呢。”
太奶奶说:“哥哥,太奶奶过生日,你就别送纸皮带了,太奶奶的腰这么粗,你不知要折多少个纸块块才行。”
老爸说:“哥哥,太奶奶过生日,你折两把枪送给太奶奶,让太奶奶做双枪老太婆,一手一把枪,啪!啪!”
哥哥很感兴趣地问:“太奶奶,你几时生日?”
太奶奶说:“太奶奶的生日?那还早得很呢,要到明年的十月,谁知道太奶奶还活不活得到那时候哦。”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活得到,活得到,我们还等着看太奶奶的‘双枪老太婆’造型呢。”
太奶奶嗔道:“太奶奶是老家伙,不是小寿星,你们可别把太奶奶当猴把戏耍。”
“老小老小嘛,过了九十岁,生日就要从头做起,太奶奶是正宗小寿星。”
二láng
话说huáng米哥哥在放了四年野马之后,终于上了笼头,成了正宗的“huáng米同学”。
太奶奶对huáng米说:“宝宝,你现在上了笼头了哦。”
huáng米以为是“水龙头”,指着厨房水池的方向说:“我没有!”
太奶奶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哪里是上那个龙头哦!那是水管子的龙头,我说的这个笼头啊,你没看见过,我讲给你听。上笼头就是给马马戴上一个马嚼子,上面连着一根缰绳,骑马的一拉缰绳,马马的嘴就被勒住了,叫往哪里跑,就往哪里跑。”
“马马好听话?”
“马马的嘴勒得疼撒,敢不听话?”
太奶奶比比划划的,终于把huáng米同学讲懂了,小人儿听得龇牙咧嘴:“我不上笼头。”
“你不上笼头?那你怎么要去上学呢?”
“那不是笼头!”
“怎么不是笼头呢?没上学就是一匹野马,上了学就上了笼头,就野不成了。”
“是pre—k(pre—kindergarten,约四岁孩子进的班)。”
太奶奶问过这个pre—k的意思,所以知道一点大概,便讥讽huáng米说:“嗬,你还跟我甩英语啊?欺负我不懂英语是不是?哼,我不管你什么‘普瑞k’不‘普瑞k’,我们中文都叫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