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的小脑袋里装满了这些知识,经常在琢磨着怎么样才能运用这些知识去救个人。大家也许还记得她在“十年忽悠”里写过,当她听到艾伦的那些“风流韵事”的时候,她曾想到过死,但她决定即便要死也不能自杀,而应该去舍己救人。她在外面转悠了一大圈,也没找到一个救人的机会。估计她即便找到了一个救人的机会,她的本能和从小养成的习惯也会让她尽量使用一个安全的办法去救人,最后是救人而不舍己。
回到艾米救人的典故上来。那是她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寒假,她跟父母一起回到素芳奶奶的老家过chūn节。有一天,她跟她的一个远房舅妈和舅妈的女儿一起出门,沿着一条基本gān涸的小河走,那条小河两边都gān掉了,河底的泥地gān裂成guī背状,但在最中间,还有几米宽的一条水道,紧靠水道的地方都是淤泥。
话说那位远房舅妈看见河底有块木板,觉得可以捡回来派个用场,便叫女儿去捡,因为她也知道河里会有淤泥,但她以为女儿身轻,踩在guī背状的gān河底不会陷下去。
哪知那河底只是表面一层gān裂了,下面却是粘稠的淤泥,小姑娘还没捡到木板,就陷进了淤泥里,越挣扎陷得越深。远房舅妈已经吓得哭起来了,叫艾米快跑村里去叫人。但小姑娘一直在挣扎,已经陷得很深了,而村子还隔得比较远,不知道跑回去叫人来不来得及。
艾米对舅妈说:“把你的棉衣脱下来,铺在地上,让妹妹趴上面,我们可以把她拖出来。”
舅妈犹豫了一下,脱下棉衣,铺在泥地上,跟艾米两人一起,把陷在淤泥里的小姑娘拖了出来。
不知道是吓坏了还是玩忘记了,艾米没把这事告诉父母。后来是远房舅妈把这事讲了出来,而远房舅妈也没觉得是艾米救了她女儿,远房舅妈是来向素芳奶奶“投诉”艾米的,说:“你们家艾米可真jīng啊,她自己舍不得脱棉衣,叫我脱棉衣放在泥地上,搞得我几天没棉衣穿,本来我用不着脱棉衣,自己走过去就可以把我女儿拖出来的 —– 。”
素芳奶奶这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做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一问女儿,女儿解释说:“我的棉衣太小了,妹妹趴上头压qiáng太大,舅妈的棉衣大,袖子又长,我们两个人好拖一些。”
据说素芳奶奶和艾民爷爷吓出一身大汗,又笑出一脸眼泪。 但他们把这解释给舅妈听,舅妈也不相信。
艾米后来写作文时写过这件事,但没引起老师重视,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英雄”的称号都是给了那些死掉的人的。中国人崇拜那些“没有功劳也有苦恼”或者“又有功劳又有苦恼”的“英雄”,救人非得舍己不可,不舍己不能成为英雄。
所以艾米没做成“小英雄”,只是一个“小英雌”。
huáng颜:小JIAO妻
据说有个电视剧叫“家有仙妻”,老huáng针对自家的qíng况,把这个剧名改头换面了一下,叫作“家有 JIAO 妻”。
自己的妻子自己娇,所以艾米是老huáng名符其实的“娇妻”。但艾米的“嚼”功也好生了得,所以也可以称为“嚼妻”,gān脆用个拼音 JIAO ,一箭双雕,一拼双 JIAO 。
K 市人形容一个人会说话,就叫“会嚼”,当然是带点贬义的,不过艾huáng一向爱用带贬义的词形容自己,也形容彼此,所谓自嘲是也。艾米认为自己的爱法很傻,所以把那些理解她的人称为“知傻”,她经常说老huáng是“浆糊 HEAD ”,我们一家人都叫彼此“憨包子”或者“傻乎乎的”。
自嘲最安全。嘲弄别人,就有可能得罪人,搞得别人不高兴。但自嘲就没这个危险,只要你自己不会不高兴,谁也不会因为你自嘲不开心。而且据说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自嘲的年代,一个没能力自嘲的人,会被看成是一个 BORING 的没有幽默感的人,所以艾huáng争先恐后自嘲,他嘲只用在自卫反击之时。
艾米会“嚼”,老huáng早就知道。十多年前第一次见面,老huáng就领教了艾米的嚼功。
这是艾米在“十年忽悠”里描写的那段:
————————————————————————-
他笑了笑,说:“你是艾米吧?小孩子,骗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