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巴”最熟悉的是妈妈的声音,妈妈在屋子里说话,无论多大声,“小张巴”都不反对,安安心心睡她的觉。但如果是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让她听到,她就要反对了,眉头一皱,哭上嘴来,眼睛紧闭,嘴巴大张,“哇哇哇 —- ”,吓得说话的人连声赔不是:“是我说话太大声,把宝宝吓醒了?该打该打,宝宝不怕,睡觉觉啊,我不说话了 — ”
现在“小张巴”已经听熟了家里人的声音,不再“打张’了,妈妈跟哥哥在卧室里说话,讲故事,玩游戏,“小张巴”都不会惊醒,还睡得特安稳。
“小张巴”爱凑热闹,家里什么活动她都要参与。开饭的时候,你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卧室睡觉,不然她肯定睡不好,要哇哇大哭,“张”得你们去抱她。以前huáng米哥哥只要有个人“劈”着,还能安心睡觉,但“小张巴”要求更高,楼下在开饭,楼上卧室里有个人“劈”着她都不行,除非吃饭的人都不吭声,不然的话,“小张巴”就不好好睡觉。
所以我们gān脆让“小张巴”也到饭桌上来凑热闹,抱在爸爸妈妈怀里,或者躺在她的小篮子里,她都会睡得很安逸,哪怕你们在饭桌上大声喧哗,劝酒劝菜,杯盘碗盏叮叮当当,电视里动画片音乐震耳yù聋,都不影响她睡觉。
前天艾米的老板开圣诞晚会,老早给艾米发了邀请信,艾米推了又推,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拖儿带女不方便,但她老板说就是因为知道她上有老小有小才特别不放过她的,因为他的父母也从外地来了,正好需要人陪,请艾米带上全家老小,到时候跟他家人一个 MATCH 一个。
艾米无法,只好全家出动,就算是去看看老板的豪宅吧。去了那里,发现老板果然有一大家老老小小等着 MATCH 呢,老板的父母就 MATCH 给咱家的爷爷奶奶太奶奶了,老板一对七、八岁的双胞胎 MATCH 给了huáng米。艾huáng两人与成双成对来的同事 MATCH ,只咱们的“小张巴”,没有这么小的人可以 MATCH 她。
不过独躺一篮的“小张巴”就成了晚会的明星人物,她躺在她的小睡篮里,花团锦簇,人人都走过来来跟她打招呼, SAY HELLO 。每个人都“噢呀”一番,但“小张巴”一点也不怯场,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看天花板,毫无睡意。
晚会开始,老板致词,大家起立,屏息倾听。本年度本单位取得的重大成就,老板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讲了一折,然后歇息片刻,喝水润嗓。
就在这万籁俱寂之中,咱们的“小张巴”哇一声大哭起来,全场愕然。
米爸米妈好不尴尬,连忙把“小张巴”抱出来哄。还是老板见过世面,很优雅地说:“ I know, I know , my speech is a little bit too long. Let me stop here 。 Everybody go get some food—- ”
大夥儿齐笑鼓掌,声音之大,令老huáng捏把汗,生怕把咱家的宝宝吓“张”了,又大哭起来。但看看“小张巴”,人家才不怕呢,很 ENJOY 的样子,仿佛在说:这就对了,圣诞晚会嘛,就是要人声鼎沸,怎么可以鸦雀无声呢?都给我张巴起来 !
huáng颜:小夫子
据说小孩子学语言与成年人学语言是非常不同的,小孩子主要靠模仿,而成年人则主要靠对比 — 对比语法规则,对比自己的母语等。成年人学一种外语,常常是花了很多时间还不能达到 NATIVE SPEAKER 的程度,但小孩子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同时学会好几种语言。
我们家老少四代,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在家使用的语言非常混杂,古今中外,乱用一气。
太奶奶差不多活了一整个世纪,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各个朝代的词汇, 泥沙俱下地跟着太奶奶来到今天,所以太奶奶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哪个朝代的都有,冷不丁地冒几个词出来,常常都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太奶奶说一口地道的 K 市话,但为了艾米这个非 K 市人,太奶奶又时常勉为其难地“憋”普通话,而跟huáng米说话还得“憋”英语。经常听到太奶奶刚在跟奶奶用地道的 K 市话讨论做饭的问题,一转身看见艾米,就变成了 K 市普通话:“你今天回来得‘列么暗’ ( 这么晚 ) 啊 ! ”。然后看见huáng米,太奶奶又在普通话里夹杂一点英语:“宝宝要不要 PEE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