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儿_作者:YY的劣迹(54)

2016-09-29 YY的劣迹

  这些担心还没有成为现实,新一周的金陵日报,便刊登了一篇新文章。

  题目叫《抢来主义与压榨手笔——我与土地公》。

  这是一篇诙谐的小文章。讲述主人公,一个久试不地的秀才,回家种田。年初敬土地爷时,因不懂得规矩,被这本地小仙计较了一年,一整年家里都没有好光景。第二天再到祭日的时候,秀才特地准备好了贡品。然而第二年还是连连倒霉。

  有一日秀才遇见一位道士,就去向他求教。道士听了以后,摇头,说第二年就不该给土地增加供奉。

  为何?书生问。

  因为你那样做了,这小土地就认为自己压榨你有理。像这等小神仙,没有改天换命的大本事,就擅长为难你们这些升斗小民。你向他服了软,他便得了意,以后只会变本加厉。

  那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过自己的日子,且不去供奉。道士说。

  小小的霉运,人熬一熬就过去。但一旦被土地拿捏在手心,以后可日日都要听他指使。

  你且看,究竟是小民离不开这无用土地公,还是这土地公,不得不仰仗百姓的供奉才能过日子。

  屁大点的神仙,真以为自己比天高,比海阔?

  署名——许三不。

  “噗哈哈。”

  读完文章,甄箬至笑问:“写得好!但是元谧,你这笔名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叫三不?”

  “不去你家作客,不吃你请的饭,也不要约我谈谈。”许宁说,“我想对看到这篇文章的某些人,都说这三个不。”

  第24章暗

  “哎。”

  杜九也放下报纸:“连文采也这么好,可叫我怎么办?”

  “九爷。”下属站在一旁,“写这文章的人分明是指桑卖槐,我们、我们就这样任由他骂?”

  “你也知道是指桑卖槐。”杜九道,“可你若站出去了,就等于对所有人说,没错,我就是那屁大点的没用土地,还要不要脸面了?”

  “那就这么算了?”下面的人显然心有不甘。

  杜九笑意淡淡:“谁说,就这么算了?”

  四月末的金陵,气温正随着月历,一点点攀升。对于这座城内的居民来说,北面的战争和南边的动乱,都是很遥远的事,反而不如城内的一场工人罢工来得重要。四月底,船厂罢工已经进入高cháo。

  李默,则是这批罢工工人的带头人。从月初船厂出事以来,就一直是他和几个伙伴负责调动大家的qíng绪,联系哥车间的工友。事qíng走到这一步,李默认为他们的斗争已经有了希望。或许正像《金陵日报》上那篇文章说的,刁蛮的土地老儿,终究不能一手遮天。

  然而,事qíng却在这天突然出现了转变。

  先是一个工友瞒着大家,私下来找他。

  “小李,明天的聚会,我家里还有事……我,我就不去了。”

  “王叔?”李默看着这个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老工人,“是家里出了什么意外么,是的话,大家一起帮你,我也可以……”

  “不是!”被称呼作王叔的中年男人忍不住道,“你别来,求你们了!总之,总之这罢工我不gān了!”

  李默愕然地看着他走远,心底隐隐升起不妙的预感。

  那天下午,一共有七个人来找他,表示要退出罢工。

  第二天早上,李默去聚会时,不知是否是心理作怪,总觉得每个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股异样的意味。这天的聚会匆匆结束,原本定好的计划也未能实现。李默找了个理由匆匆离开,半路发现丢了东西,折返回去拿,却在门口听到这番对话。

  “老王头他们好像都回去上工了。”

  “我也听说船厂那边开了条件,只要愿意回去的,都加一成酬劳。我也想回去,毕竟家里还等米下锅呢。”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当初李默挑头的时候,我们都答应地好好的……”

  “你也知道是李默挑的头!也不想想,当时出事死得又不是他们家的人,他那么积极做什么?”

  里面议论的人压低声音道:“我看,现在大家都动了心思想回去。除了死了人的那几家和李默,非硬要和厂里作对到底。”

  “那死了壮丁的想要讹一笔大的,这李默想gān什么,我倒是想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