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_作者:林擒年(78)

2016-03-31 林擒年

姚中丞体察圣意,赶紧跟上:“若是能得当时在场的人证若gān名,供词前后映证,上下承合,人犯就是义愤杀人,死罪可免,活罪当受,断杖责一百,削官去职,降为伍卒,发往边驿……”
“杖责一百,降为伍卒么?”皇帝随手拈起一本折子,翻了两翻,又随手丢开,抬眼扫了一下半“蹲”着的姚中丞,再笑一下,慢慢从龙椅上立起身,慢慢从御座上踱下去,经过姚中丞身边时,皇帝轻声慢语道:“卿再想想。”
好么,这一想,一日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姚中丞的活罪可谓没日没夜,好好一个人给折腾得,眼都眍了!
不等皇帝再问,他就自动减了那“杖责一百”,以为这样就够可以的了,不想皇帝这回连搭理都不带搭理的,该批折子批折子,该叫人叫人,文武们一进御书房大门就撞见姚中丞在门口“半蹲”,每天进进出出十好几大臣,脸上是好看的么?
姚中丞还要点儿脸,当天下午就变小惩为薄惩——降为百户,发往边驿。皇帝这回勉qiáng称意了,挥挥手让他下去歇着,说什么“感卿之用心若此,废餐忘寝,昼夜不稍息,只为审断无差池,诚为国家之栋梁,社稷之庆幸。”
好听的听听也就完了,别当真。千万别当真。
经过这回,姚枢算是初尝皇帝手段,后边还有没有更狠更辣的,他不知道,也永远不想知道。总而言之,三堂会审时他规规矩矩地做了个“话傀儡”,依着皇帝给的“葫芦”把瓢画齐全,半点折扣不敢打。做“话傀儡”也就罢了,最让他心惊的是那几十残兵会审当天齐齐到场,一个不缺,齐活极了!门阀穷己之力,动用了所有能想见的办法,明的暗的,天上地下地找了十几天,毛都没捞着一根,原来底牌都在皇帝手里抠着呢!怕人不怕人?!这下想不做“墙头钉”都不成了!
隆佑九年初chūn,蔚州案清案。审断结果如下:何敬真降为百户,发往边驿。王光实罢官,降为伍卒,发往青州戍边。赵青彦已死,褫夺爵位,废为庶人。
王光实本该处斩,因将帅难得,留一条命戴罪立功。赵青彦已经死了,活罪受不起,死罪也只能罚在个“身后名”上了,判词一点面子不给,说他“身为监军,上不能审时度势,下不能抚绥军民,更有甚者,竟为冒功设伏滥杀无辜军民千余人,此行之恶,亘古罕有!”
赵相一心一意等着皇帝给他们赵家主持公道,不想等来的竟是这么个结果——杀人的不用抵命,一个小惩都不算的薄惩就过去了;被杀的死了都不安宁,背着“冒功设伏,滥杀无辜”的名声烂在地里,丢尽了祖宗十八代的脸面!
想也知道,门阀那边是要沸反盈天的,然而,哭也哭了,闹也闹了,瞅瞅皇帝那副喝药给瓶、上吊给绳的绝qíng样儿,赵相一颗心仿佛挨了一瓢透心凉水,反心本就有,不过碍于这那,流于沉浮,一直没露出来,经了这次,他看出皇帝那颗少仁寡义的心,之黑之狠绝不在他之下,于是渐渐开始绸缪,索xing反了自己坐上那把椅子岂不好?!再加上幕僚、亲族、其余大族的策动、点火,就差一阵东风了。
皇帝那头自然也知道这回捅的是个巨大的马蜂窝,不能善了,戒备是一定的。朝堂凶险,皇帝再渴再苦,也不能在这时把人留在身边,还是得送走,送到个不远不近的边驿,什么时候想了,想得非见一面不可了,一夜之间就能打个来回的。于是,师弟发往的这处边驿就选在了定县。
临行,皇帝不便亲自相送,另一位师兄就给放出来顶事儿了。薛师兄自从听闻师弟杀了人犯了事,被四千军伍押回都城,极有可能吃断头刀子,他就正经起来了,也不招猫递狗了,也不聚众冶游了,每日里早出晚归,吃了无数冷言语,贴了无数冷屁股,从自家人这儿托到了外家人那儿,就为一件事——把师弟从断头刀子下抢出来!然而这是件里外不讨好的麻烦事,别说别家,就是薛家自己也不敢上去惹一身“腥臊”。二世祖挣命一般打滚撒泼也闹不动他爹他叔他伯他舅的铁石心肠,眼泪倒是流了有一箩筐。总是不肯死心的,救不出人,进去看一眼总可以吧?哪知皇帝独食吃惯了,霸食劲头更是万中无一,任薛师兄如何在那儿傻使劲,就不让他进去见一面!起码不让马上见,能省一眼是一眼。省到案子了结,人也发落完毕,都要“十里相送”了,才别别扭扭派个人过去薛府递话,说师弟几时从留阳出发,几时行经驿路口,要送就去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