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_作者:安尼玛(172)

2018-10-01 安尼玛 美食文

  子安心一凛,突然意识到这人可是曾可达啊,曾可达在亚洲有如此地位,可不就因为他对食物本土性的坚持吗?霍子安对此很有同理心,他在新加坡住过,对当地饮食很了解,因此给了他一些可做食材的建议。

  两人聊得热火朝天。老三在旁边听了一阵,心下琢磨,霍子安不但见识宽广,而且灵活柔软,倒是能托得住阿达。他脑子一转,给子安倒了杯酒:“霍大厨,你跟小朋友想去哪里玩?”

  子安摇摇头,“没什么计划,到处走走吧。”所谓到处走走,对他们父子来说就是到处吃吃。这次旅行是临时起意,他来过香港多次,并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

  老三笑:“你要是没别的计划,欢迎留在厨房一起研究菜单啊。”

  阿达吃惊地看着老三,眼睛说:你打什么主意?

  老三回他一个眼神:给你找帮手。你最好把他哄到做饭那天,顺便跟你一起做晚餐。

  阿达不好意思:这样不好吧,他们是来玩的。

  没想到霍子安根本不用哄,一口答应道:“好啊!离晚餐还有多久,三天时间?”

  老三立即道:“加上今天,有四个白天三个晚上。”

  “够了够了。”子安立即把迪斯尼、沙滩和米其林餐厅抛到脑后,他热爱做饭,好几天不进厨房就技痒;何况能跟曾可达一起做饭呢,专门飞来一趟也值。

  小孩瞪着圆圆的眼睛,问道:“爸爸,我们这几天都要待在这里吗?”

  阿达接道:“你不用留在这里,让三儿叔叔带着你吧,他知道香港哪里好玩。”

  老三内心在咆哮:带孩子这种事为什么总落到我身上?之前一个小红豆还不够吗!他哀怨地看了阿达一眼,咬牙笑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六一快乐!不好意思今天又晚了,在停车场兜了半天,找不到停车位。以后要改掉临发文再编稿的臭毛病。

  ———————————-

  想念子安了,拿出来溜溜;)而且这次任务难度太大,就给阿达开个小挂,多个助力~子安做完饭就走了,四到五章吧

  ————————————

  天贝好像有慢慢普及的趋势,大概跟藜麦、奇亚籽这类健康食品差不多吧。很久之前吃过,煮成红红的辣菜,那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只觉得口感味道很难接受,不硬不软不咸不淡,但又有一种独有的豆类的味道。后来看现在美食博主好多新的做法,或许做得好能吃?淘宝能买到,有点贵。

  其实这类食品原来就是“穷人食物”,用来替代肉类的,现在一炒起来,比肉还贵。

  第74章 小魔王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睡得很少,不是在料理台和设备间忙碌,就是跑出去找食材。

  他们有餐厅强大的食材渠道做支撑,还有外面大量的客人做试验品,在郭大厨的厨房里如鱼得水。

  郭大厨到后来忍无可忍,对阿达抱怨道:“老师,以后您俩做的东西,我们内部消化,不要端去给客人行吗?外面好几拨客人问过那些烤香蕉芯、煮芋头是什么套路,还有午餐晚餐连着来,就要吃这些菜。接下去就该有记者闻到气味,跑来探听了。圈子就这么小,你们两位风格太强,藏不住啊。”

  阿达无所谓:“客人要吃你就做啰,香蕉树路边要多少有多少。”

  郭大厨嗤之以鼻,食物的味道摆盘容易复制,但里面的风格气质根本没法照搬,他自知才华胆识不足,只能用比较标准化的食材来做饭,要是像阿达那样路边捡到什么做什么,他早混不下去了。阿达对食材不拘一格,做菜突出食材个性,香料的使用风格凶猛;霍子安对各地食材融会贯通,料理复杂有层次,食物细节丰满而温婉。这两人完全打乱了餐厅的菜单风格,而且成品出色,常常让客人印象深刻。

  更糟糕的是,他们不止扰乱菜单,还把厨房搞得鸡犬不宁。两人喝酒吃饭瞎聊的时候都是好脾气,做起菜来六亲不认,常常为了一片菜叶两颗花椒争持不下。

  厨房刚进了一批新鲜的黄芽白,子安见白菜品相上乘,给阿达做了个芥末墩儿。“这是北京人吃的凉菜,原来是用黄芥末粉来调味,但香港找不到,我用了Dijon芥末,味道差一点,不太够辣。”

  阿达尝了一口就很喜欢,芥末淡淡的刺激直冲鼻腔,白菜回味酸甜,点头道:“是不够辣,可惜了,芥末要有力一点,就更加衬出白菜的甜。”于是他做了另一个版本的芥末墩儿,把白菜煮到刚熟,泡在冰冻的辣椒水里半天,再涂上芥末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