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_作者:如也啊(57)

2018-09-01 如也啊

  医生建议他们转去省上的医院,那里医疗条件好说不定还有救。

  母亲在一旁抹眼泪,对眼下的情形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爹说家里没钱,不治了。”

  这事当然不能听他的。请医生帮忙联系了省上的医院,准备转院。父亲虽然不愿意但现在卧在病床上,靠止痛药度日,母亲看着儿子才算有了主心骨,连丈夫的反对也不理了。

  家里那块被挂在嘴边要卖的地终究还是被卖了。卖给了村上当公用土地,穷乡僻壤的地不值几个钱,加上自己存的一些钱,到手不过几万块,装在包里还有些分量,放进医院却撑不了几天。

  母亲留在医院照顾父亲,项祀希回到家里把能换成钱的几乎全换了,又去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借,见人先笑,开口叔叔婶婶的,好话说尽了还是不行,又哭穷卖惨。他本就内向,不善交际,开口借钱借到这个份上,却被一带包子给打发了,满心委屈。

  四月的大山还留有一丝寒气,下过雨的路坑坑洼洼,路灯都没有。他借着月光艰难的往回走,踩了一脚泥,稍不留意就滑一跤。家门口没人等着迎他,屋里冷锅冷灶,这才想起自己今天还没吃饭。没有微波炉,没有燃气灶,只有一口大锅和一堆柴火。父母为了让他专心学习,家里的事务很少让他动过手。无非帮母亲生个火,煮个疙瘩汤,不像其他家的孩子,从小在田地里长大。

  他要进城里上学的时候,父亲也像今天一样,瘸着一条腿带他挨家挨户的借钱。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瞧不上父亲为了钱跟人家低声下气,受人白眼。今天轮到他借钱了,这才知道低声下气,受人白眼也需要勇气。

  他从袋子里拿出冰凉的,有点发硬的包子啃了一口,不知是什么野菜馅的,味道竟然还不错,其实这村子里的人家,哪有闲钱借,他们也不过靠着山上的野菜的度日。

  项祀希就着凉水填饱肚子。借不来钱,只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项祀希去村上开贫困证明,顺便问了一些申请补助的程序。

  村子口聚集了一帮抽烟打牌的闲人,看见项祀希过来就七嘴八舌的要给他出主意,项祀希真以为他们有办法,结果有人给他介绍高利贷,有人劝他去卖身。总之都是来钱快的办法。“苦口婆心”的劝告,一口一个为你好。他们似乎是知道了一些什么,专门来嘲笑他,“关切”的嘴脸下一双双下流的眼睛。

  项祀希忍无可忍一拳打在那人眼睛上,其他人看这情形也围了上来,幸好这时孙成开着他的小货车路过,硬是把项祀希带走了。

  “谢谢你。”要不是孙成带走他,他还真得吃点苦头,毕竟对方人多。

  “那一群二流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以后躲着他们走。”孙成原本打算回村,一看这情况又把车开走了。“我先送你回医院吧。”

  “你送我到车站就行,我爸转去省上的医院了。”

  “行。”

  到了车站,孙成又从包里拿出五千块钱给项祀希“你拿着吧,应个急,多余的我也拿不出来。”

  项祀希没有拒绝“谢谢。一有钱就还你。”

  “还啥。咱这从小玩到大的交情,不提借和还。”孙成拍着肩膀安慰他“放心,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叔肯定能好。”

  “嗯。”

  到了医院先按照程序申请减免,路上抽空向学校打电话再请几天假。等手续全部补齐,这才去病房看望父亲。

  病来如山倒,在医院做了几次化疗,病情是稳定了,人却没了精神,他见过父亲被病痛折磨的睡不着觉的样子,他真的动摇了,坚持治疗究竟对不对。

  换了母亲去休息,他照顾父亲。医生嘱咐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项祀希只好在食堂打了一份白面条。父亲吃着也没滋味,唉声叹气。

  “我都这把年纪了,活够了。就是你啊,不能看着你成家,毕业我走了都不踏实。”

  “会好的爸,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了,医生也说你的病情有好转。”

  “你上次说你……你……是真的吗,就改不了?一点都不行?”父亲估计其他病床还有人,没敢说明白。但项祀希知道他的意思。

  他端着碗的手微微颤抖,医生不敢保证父亲还有多少时间,这或许是他最后的夙愿,他知道父亲想听什么。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