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仲夏2_作者:顾止昔(4)

2018-07-26 顾止昔

  照片里,浓浓的绿荫下,阳光斑驳照在一个灰色的岩石上,仔细看,岩石被雕刻出人的五官,看起来仿佛一个可爱的小僧人正闭目休息,煞是可爱。

  照片右下角,一如既往地写着一行手写字:From U.S.A

  再没有别的文字。

  沈亦托腮看着这张照片很久,透过屏幕缓缓摩娑着那几个简单的手写字,仿佛这样能触到书写者的体温。

  淡淡的想念,涌上心间。

  点击“回复”,他慢慢打字:

  ——夏天又到了,不回来过个暑假吗?

  想了一会儿,他又把后半句删了,重新键入:

  ——夏天又到了,你在美国还好吗?

  按下发送,他仿佛被透支了所有力气一般,筋疲力尽地倒在椅子上。

  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少年的面容,那么淡漠疏离,又是那么刻骨温柔。

  秦阳,你还好吗?

  第2章 归来

  梦里,那个人自一束白光中向他走来。

  逆着光,看不清面容,但他心里清楚,那就是他此生所爱。

  他迎上前去,伸手抚摸那人的脸庞,温柔而耐心。然后轻轻地,低下头吻他。

  那人并不挣扎,平静地接受着他的亲吻,慢慢地将手搭在他肩上。

  他听见自己轻微喘息着,沙哑着声音问:

  “沈亦,我可以喜欢你吗?”

  然后,梦醒了。

  一睁开眼,他便被车窗外射进来的阳光照得眼前一片发白。他下意识抬起左手挡住阳光,不由地把脸侧了过去。

  “醒了?”他的右手边,一个慵懒的男声响起。

  慢慢熟悉日光后,他的视力也渐渐恢复。一抬眼,便看到坐在他右边的安德烈一头金发,正歪着脑袋颇感兴趣地望着他。

  “你刚才,做梦。”安德烈操着一口不太纯熟的中文,向他笑着。

  “是吗。”他淡淡地应了一句,想起方才梦中的那个人,心跳还是有些快。

  “你在叫,一个名字。”二十岁的安德烈稍稍凑近了他,近得秦阳都能看到他脸上的雀斑。

  “你在叫,shen yi.”中文不太流利的安德烈鹦鹉学舌般地说出那个名字,只是发音不太准确。

  秦阳有些尴尬地应了一句:“哦。”

  便扭转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

  大巴车行驶在僻静的山野间,泥路在前方延伸,路边青草幽幽,远处的山峦温柔起伏,好似夏日明信片中的风景。车子行驶速度不快,沿路的树木渐次向后退去,偶尔能瞥见树林的间隙里,有些野生小动物活动的身影,但是当定睛去看,又早已不见了踪影。

  “回到祖国,心情好?不好?”安德烈的疑问追了上来。

  他把视线从窗外移开,叹了一口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驾驶席上传来一阵噪音,不一会儿便有个大腹便便的老教授站了起来,拿起车上的小喇叭开始用流利的英语说起话来。

  大巴车上坐着的大多数都是欧美面孔的年轻人,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热情地讨论着,金发棕发红发,蓝眼绿眼灰瞳;少数几张亚洲面孔也分散在大巴车座位四处,与他们兴奋的美国同学相比,显得平静许多。

  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用小喇叭重申了一下此行社会调查的初衷和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在调查地不要随意行走,注意对当地人的礼貌等等,都是在出发时已经强调过很多次的信息,因此在座的学生们也并没有格外用心听。

  唯有当车子驶入一个拐弯,前方出现第一个中国村落时,车上的欧美面孔们纷纷发出了惊叹。

  “WOW, CHINA!”

  面对热衷于大惊小怪的同学,秦阳不由笑了一下。

  好像刚下飞机时,他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中国。

  秦阳今年在美国读大二。

  三月份,他在学校的布告栏上看到一个由社会学系举办的实践调查活动“Project Horizon”正在招募参加者。目地的是中国,主要是想让美国的学生深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当中,体会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与农村生活的区别。为此他们在中国选中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点让参加者一并体验:一个位置偏远的农村,和一座经济已经起飞的现代化都市。

  这是一个自愿参加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没有额外的学分,对升学也没有直接助益。因此参加人数不算多。

  秦阳本来对这类活动就没什么兴趣。他之所以在布告栏旁愣神那么久,是因为看到了那座城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