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仲夏2_作者:顾止昔(7)

2018-07-26 顾止昔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沈亦把洛书安叫到了办公室,嘱咐了他几件事,又把早上跟梁子骥的谈话告诉了他。

  “他现在就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了。如果他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记得提醒一下。”

  洛书安有点好奇:“老师,您是怎么说服他当体育委员的。”

  “我说是有人提名他当的,他信了。”面对这个可靠的班长,沈亦笑了笑,把自己的小计谋和盘托出,“梁子骥是那种如果背负了别人的期待,就会更有动力的人。如果一直以差生标签他,他就会一直维持一滩烂泥的状态。但如果你告诉他,有人相信他能成功,那说不定,他真能成功。”

  洛书安认真地听着,默默地把怀里的书抱紧:“那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好好注意鞭策他的。”

  “慢慢来,不用操之过急。他个性比较别扭。”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和探访,沈亦多少摸清楚了梁子骥的脾气。他知道洛书安是个认真负责的人,但也担心他会做得过火。

  “你平时帮我注意一下他就行了。”沈亦这么说道。

  洛书安温顺地点了点头。

  从学校回到家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分。

  他提着从便利店买回来的便当,推开门走进黑暗的屋子。按下玄关的开关,大厅的灯瞬间亮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惯例的开电视,开空调。他坐在客厅一角的餐桌边,一边低头吃着便当,一边听着电视机里传来的各色新闻。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吃饭时,他总是要打开电视机,让那些毫无意义的声音陪他吃饭。

  便当的味道一如既往,没有惊喜。他草草吃完,收拾了一下厨房,便准备进屋备课。

  经过秦阳卧室时,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推开房门看了一眼。

  仍是空荡荡的床铺,空荡荡的书桌,拉开的窗帘外,是玻璃镜里映出的城市夜景。

  他靠着门看了一会儿,又缓缓把门关上。在电视声的陪伴下,独自一人走开了。

  独居生活,该以什么词来形容呢?

  孤独?还是寂寞?

  好像都不对。

  最准确的形容词,应该是——想念。

  第4章 秘密

  他们已经在这个僻静的小山村里生活十天了。

  在这十天里,那群金发碧眼的欧美学生对这个落后的山村从好奇、震惊到平静,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被迫接受了此处信号不良,无法联网的命运;也对夜间不挂蚊帐就会被盯得满脸包的状况有了深刻的认知;某些住处的洗手间没有抽水马桶,他们不得不忍受中式蹲厕,并且发明了一套适合欧美人的如厕方法……

  这里的生活方式虽然与美国的都市有极大的不同,同时也意味着诸多的不便,但幸好此行的同学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因此也没有太多的抱怨。况且山村里壮丽的自然景观,时常让他们忘了这些不快,而全心全意地赞叹起大自然的美。

  譬如大雨过后横在山间的双彩虹,如水墨画般清丽的云雾山峦,艳阳下的浓郁森林,林间惊鸿一瞥的碧绿湖水……凡此种种,每一相见,都让他们这些长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震憾与心动。

  当然,游山玩水之际,他们也没忘了自己是来体验中国乡村生活的,因此帮农家收割稻谷啊,捕鱼打猎之类的事情也是少不了的。幸好这群城里来的孩子都从未有过务农经验,因此不觉得此种劳作辛苦,反而像是游戏般,做得津津有味。

  很快,再过几天他们便要离开山村,前往城市。不少人竟然对这个小山村产生了留恋,安德烈便是其中之一。

  那天中午,他和秦阳随着一个农妇上山采野果,沿途明媚的山间风景让他大为赞叹。

  “住在这里,真舒服。”他背着竹篓,一边踩着枯叶往上,一边对秦阳说。

  “短期住是舒服。长期住,就是生活了。生活并不全是舒服的。”秦阳答道。

  中文并不算太好的安德烈不太懂他的意思:“为什么生活,不舒服?”

  “生活,要关心柴米油盐,会有很多烦恼。”他解释。

  “我懂,我懂。”安德烈笑了笑。

  他们跟着农妇走了一段路,很快来到一处长满野果的树林里,农妇教他们辨识哪种是熟的,哪种还不能吃后,便让他们在这里摘果子,告诉他们摘满了便可自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