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嘉就保留了陈明剑给他的那个小红存折,里面一点点念大学的学费小金库。
存折留在瞿连娣手里,但瞿嘉没逼着他妈妈给还回去,就是默默地应允了,答应了陈明剑临终那句善言交代。好好地考个大学,为自己将来争取一份有光明的前途。
第67章 目睹
高二年级是学业愈加繁忙、差距进一步拉大、且人心无比浮躁的一年。来这学校久了, 没有谁还是人事不通的新兵蛋子, 学生们也都一群老油条,该玩儿的都玩儿过了, 恋爱也都谈过, 都该想想自己将来的前途, 要考什么学啊?
两轮考试之后,下半学年就要正式分文理班。现在虽然还没正式分班, 但凡瞅一眼楼道门口贴的, 全年级两百多人大排名,每人文理科成绩分布, 大部分人心里已经给自己分了拨, 站了队。
“瞿嘉, 你肯定去文科班吧,咱俩没准儿又能一个班呢。”黄潇潇回头对瞿嘉一笑,等了两步,一起走路。
“嗯。”瞿嘉两眼放空着吐槽道, “物理又没及格, 看着卷子就忒么想死。”
“我也没及格,哎, 烦死物理课了!”黄潇潇说,“我们家潘飞说他打算念理科了, 虽然他哪科都很烂。”
“周遥呢?”黄潇潇又说, “你们家周遥肯定也去理科班吧,他数理化那么牛的。”
说完, 俩人都愣了一下,沉默小会儿。
你家的。我家的。
仿佛就理所当然的,黄潇潇在诉说自己又要和潘飞不同班级的小惆怅,然后又替瞿嘉同学感同身受他那一份落寞神伤。
以后,年级里再搞大排名,就是文科班一份名单,理科班一份名单,彻底分开了。
“他去哪个班都能混得好。”瞿嘉轻声说。
“也是啊。”黄潇潇直言快语,“周遥去理科班还是文科班,他都能考年级第一,就是去清华还是北大的区别嘛!”
遥遥无论在哪里闪光,都是最优秀的,最闪的那个。
对周遥而言,选择的起点都比别人高一层,无非就是他想考清华还是考北大的简单抉择。
很多同学都沉不住气,开始去外面报课外辅导班了,就瞿嘉不出去上课。
瞿连娣破天荒去学校找老师,商量报哪个数理化班,瞿嘉偏就不去,他说他“懒得去”。
当然,钱也是一个方面,每周一个周六全天,西城和海淀名师亲自授课,比学校里正经学费还贵,真赚啊。老子交钱找罪受呢?才不去呢。
“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琢磨什么呢啊?”瞿连娣说她儿子,“你说你,你这样儿合适么?……人家遥遥不用复习?人家不高考啊?”
瞿嘉垂着眼皮一笑:“他就是不用复习。”
所以,瞿嘉同学是班里唯二的两位,不用出去念辅导班的,另一位是周遥。
他俩周六就在家里,互相“补习”。
瞿连娣有时挺无奈:“周遥要是咱家人,要是你弟弟、表弟,还行,每个周末过来帮你补课。可现在,毕竟高二了……怕人家家长对咱们有意见。”
瞿连娣又琢磨:“遥遥你说我是不是,给你妈妈去个电话,问候解释几句?”
“您别,您不用!”周遥立刻说,“阿姨您甭跟我妈商量这事,我真的不用复习数学啊!”
“真是个孩子,也没个轻重。”瞿连娣看着周遥。
“我妈都不知道我这么聪明呗。”周遥一乐。他上数学课戴副眼镜聚精会神,高二课本里套的是清华用的高数课本,上课他就做那些题,打发无聊时间。
周遥不是浑开玩笑,他有主意,跟瞿连娣算了一笔分数账:我帮嘉补数学和英语,这两科平均无论如何帮他拿到110分;剩下语文政治历史,我俩一起复习一起画重点一起背书,事半功倍啊。
至于两人宅在一个屋檐下、用一张写字台,是否能够事半功倍,这种事可就难说了。
瞿连娣在屋里进进出出的时候,俩人确实是在补数学和英语。
瞿连娣出门不在的时候,周遥一般靠在瞿嘉肩膀上,或者让瞿嘉坐他大腿,亲亲密密地搂着看书,再或者……
拉上窗帘,躲在小屋隔板的一侧,在瞿嘉的小单人床上,周遥现在都已经太熟悉瞿嘉床上的味道、身上味道,以及瞿嘉这张床有几套能凑合换洗的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