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_作者:八月长安(145)

2018-04-17 八月长安

  “是个很年轻的编剧,圈内新秀,这两年蹿得很快。”老范把录音笔从充电器上拔了下来,装进包里。

  “写过什么?”

  “不是写商业片的,拍独立电影的,其中一个片子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呢,讲青少年犯罪的。”

  我把相机包的拉链拉上:“话说,独立电影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听说好几年了,我一直没太搞明白。”

  “你不是跟我说你还考过电影学院吗?这都不知道?”

  “所以没考上啊!”

  老范笑了。他这人就这样,你在他面前不怕露怯。我近公司后一直都是他罩着我,给我讲各种门道,人特好。

  “最早指的是那些独立于好莱坞八大电影制作公司的、自己拉投资自己拍的片子,不用听投资人瞎咧咧,自由。搁咱国家,说的就是题材比较偏,不商业的那种。”

  “那就是文艺片咯?”

  老范气笑了:“我他妈就知道你语文老师死得早。”

  我瞪他:“别胡说!我语文老师去年真的去世了。”

  张老太去年心梗去世了。这个消息还是简单打电话告诉我的。

  虽然高中毕业后我就没有再回过学校,张老太这样与我关系并不亲密的老师,这辈子本来也很难有机会再见到了。

  然而见不到是一回事,离世了是另一回事。

  比如我见不到的余淮。

  我曾经发狠,告诉自己这个人死了。可真的死了是不一样的,张老太去世的消息让我心里特别难受。

  简单无意中提起,说:“欸,你记不记得,以前余准还被张老太罚站过呢。”

  她说完就后悔了。

  我笑笑,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装作不介意地接卞去说:“是啊,他老跟张老太作对。不过如果他听说,也会非常难过吧。”

  我跟老范赶到了国贸的星巴克,找了个沙发座

  “怎么不到好点儿的环境拍?”我先对着周围人和老范都拍了几张。

  “人家自己要求的,这个地方对她有特殊意义。这个编剧好想家境挺苦 的,一路奋斗上来不容易,大学时候打工,总路过这家星巴克,当时觉得要是能进来抱着笔记本喝咖啡,真幸福死了。”

  “作家记性就是好,”我笑,“这故事真励志,改改就能去湖南台选秀了。”

  老范笑了: “这个故事可以当切入点,好写稿子。”

  “行吧,环境不重要,就是光线差点儿,得好好修图,不过重要的还是人本身。”我低头浏览了几张照片的效果。

  “是啊,”老范伸了个懒腰,“所以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

  “话题转得太生硬了吧。”我笑。

  “那是你不想接,”老范看着我,没有笑“要是你想接,连个由头都不需要,可以直接聊。”

  我看着他,脑子在飞速运转着,嘴里却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他哈哈笑着,摇摇头,示意这话题可以过去了。

  我记不清这是老范第几次在表白这件事情上打擦边球了。他没有正经表白过,正经表白很傻,我们所有人这么觉得。如果两个人彼此都有意

  思,几番暗示就水到渠成了;有一方没这个没意思,那也不尴尬,不耽误继续插科打诨当朋友。

  比如我和老范。我是没意思的那一方,我感谢他的点到即止,更感谢 他想得开

  锐利的告白只造合少男少女,急着将自已剖开给对方看,容不得模棱 两可,给不了转园空间。只有他们才在乎一句话的力量,放在眼神里、放在动作里都不行,必须说出来,必须。

  所以没说出来的,就什么都不算了。

  比如七年前的我和余准。

  老范看我又发呆了,捏起桌上的杂志在栽眼前晃了晃。

  “哦,”我回到状态,刚才说了那么半天,我都忘了问,这人叫什么? ”

  我这话题转换得更生硬,老范笑了,没继续揶揄我。

  “叫潘巧珍。”

  “什么? ”

  我震惊的表情还挂在脸上,就看门口穿着白T恤、黑裤子的女 生,挎着天蓝色的巴黎世家机车包走进来。

  圆圆的脸比之前消瘦了些,露出尖尖的小下巴、,朝我们笑起来还是当年的模样。

  程巧珍没有认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