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救赎_作者:郑小陌说(24)

2018-04-06 郑小陌说

  它现在像每一个近六岁的儿童,有纤柔的发,温软的肌肤,和没长开的面孔。

  平心而论,它甚至长得比较好看。

  但它不像特征明显的男孩,或者女孩。虽然大部分偏向女性,但那终究是一种很难辨别的好看。

  看了一会,左忱轻手轻脚地把它托起来,放到病床上。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她发现自己只睡了两个小时。

  弯腰捡起沙发上的烟,她从行李中取出件新衣服,悄声换了,阖上门走出住院楼。

  把脏毛衣扔进垃圾桶,左忱在花坛边点起烟,拨通一个号码。对面的人接起得很快,明显还没有睡。

  “喂您好。”

  “刘台您好,我是左忱,咱们之前聊过。”

  她笑着说:“我回北京了,您看什么时间叫记者来合适?”

  第10章

  时隔半个月,苏惊生再次被花篮,人群,摄像机和陌生的笑容堆挤。一睁开眼就是这些,没有任何预兆。

  而这一回,连左忱也没有。

  她不见了。

  先是爸爸,然后是妈妈,接着是舅舅,最后是左忱。

  苏惊生抱膝缩在床头,全身都蜷在毛衣里,胸前的鲸被撑得变形,后背压着床头的护士铃。它随苏惊生的哆嗦规律的响,仿佛羔羊的嘶鸣。

  如同替谁在惊声尖叫。

  毛衣上有很淡的烟味,苏惊生缩着头拼命去闻。

  医院病房的门虚掩着,两双眼睛透过缝隙,注视着这幼小的彷徨。

  一双眼睛说:“你还不进去亮个相?小玩意儿要撑不住了吧。”

  另一双平静地说:“再等一会。”

  那双眼睛侧过去,摇晃的大耳环擦过眼角。她说:“小忱儿,你丫有点儿太分裂了吧,之前对它那样儿,现在又这样儿。”

  左忱回视她,没有选择反驳你也一样。

  她说:“这才是我当初答应领它回来的目的。”

  陈礼耸肩,“是是,话是没错,但说到底你们以后要一块儿过日子了。”

  左忱轻笑了一声。

  她说:“陈礼,你总是把生活和工作分得太开,想互不干涉,想站着把钱挣了。你当然可以,可我不行。”她的目光回到那条缝隙,语气中是平淡的残酷。

  “苏惊生的确是我的生活,这点并不妨碍挣钱。”

  陈礼的呼吸瞬息快了几个节拍,她的视线克制不住地贴紧左忱。

  这难以驯服的吸引力。

  她张嘴想说什么,不远处一个护士匆匆赶来,从两人间穿过,打断了她们的交流。

  左忱忽然说:“差不多了。”

  她跟着护士推门的动作进屋,房中窸窣声一停,接着热烈起来,阵仗比青海的要大。

  陈礼慢了半拍跟进来,记者里有几个跟她熟脸,先奔着她去了。

  这给了苏惊生一个空隙。

  在没有人反应过来时,苏惊生猛然间跳下床。它跌爬着,穿行过林立的小腿抱住左忱,试图爬到她身上。

  左忱却没有弯腰抱它。

  于是苏惊生转而掀开她的风衣下摆,藏进去后,它双臂紧缠在她小腹,躲到她身下。深灰色的毛衣上,两只苍白的手极为显眼。

  这一幕被四台摄像机多角度拍了下来,没有一帧遗漏。

  左忱握住苏惊生的一只胳膊,抬起头,陈礼低低地对她比了个拇指。

  左忱就这样参与完了整个采访流程。

  访问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上午,直到下午人陆续走光,苏惊生还是不愿意从衣服下出来。左忱干脆脱掉外套,再次把它包起来。

  这件衣服她再没能穿起来过。

  从青海转院后,苏惊生的注射任务骤减,每天只需要几个吊瓶,轻量复健。

  它恢复得不错,但消化道和胃还是留下终生后遗症,医院要求它留院观察十几天,后续即使出院,也要半月回来做一次复诊。

  回来后左忱很忙,她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没有任何全天照顾苏惊生的可能性。在通知苏惊生这个情况后,左忱终于给它找了看护。

  第二天她把人领来。

  来人是个五十出头的胖女人,左忱客气地叫她红姨。

  红姨名叫廖红,广西人。左忱是15年4月份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她,当时她刚刚失业。

  安顿下来后,左忱在试用期帮红姨租了套房子,委托她一三五来打扫,其他时间自由支配,后来她就在左忱家干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