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救赎_作者:郑小陌说(28)

2018-04-06 郑小陌说

  “早。”她说,“我煮了鸡蛋,油条你应该还不能吃,但是豆汁儿可以试试。”

  那个奇形怪状的木桌上的确摆了几个碗。

  苏惊生迅速跑过去。

  它用自己所知的,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心情——钻过左忱的胳膊,拥抱她。

  这行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左忱微张着双手半仰头,平静地说:“去洗漱吧。”

  苏惊生钻出去,去了浴室。

  它去得快回得也快,等坐下时,左忱已经脱了眼镜,正在剥鸡蛋。

  苏惊生看着她纤长的十指分离蛋壳,碎蛋皮连成一长圈。她掰开剥好的鸡蛋,一阵细细的热气腾上来,金黄的芯裂出两半。

  苏惊生吞咽一下。

  她把蛋放进盘里,和蒸饺一齐推到它面前,苏惊生端起盘,伸出手,抓过所有两口吃下去。

  快速地咀嚼和吞咽明显让苏惊生很疼,它下意识掐住喉咙,坚定地咽下全部。左忱微张开嘴,又闭上,什么都没说。

  她起身去厨房拿了小刀,回来坐到苏惊生身边,剥第二个鸡蛋时,她用刀切成几段,和豆汁儿一块给它。

  “喝一点。”

  苏惊生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呛得咳嗽起来。

  左忱给它擦净嘴,戏谑地说:“果然不像老北京。”她的话里有些笑意,听上去很轻松。

  苏惊生看着碗,低声说:“这个……也需……要习惯吗?”

  “没有必要,我就不喝。”左忱咬一口焦圈儿,将苏惊生意思明显的视线推回去,微微笑说:“我买给你的。”

  苏惊生:“……”

  即便是个玩笑,它最后还是喝光了一整碗。

  对食物的执著让苏惊生贫乏的过往暴露无遗,左忱对此并不置一词,她只是花时间教它如何更慢地吃。

  事情不仅如此。

  左忱回家的频率渐渐多了,有时时间早,晚饭刚上就能到家。

  她对它说的话多了,语气出现微妙的改变,她会严肃地纠正苏惊生的发音断句,她会说:“既然要说,那就好好地说。”

  她会带苏惊生回医院复诊,会盯着医嘱看,会写一些东西在那个黑皮本子上。

  她开始教它一些东西,有的苏惊生能听懂,例如九乘五十等于四百五,有的则不行,例如左忱念的那本废土科幻书。

  故事有一种美,荒废的黄沙让苏惊生朦胧地感到宁静,可它无法听懂,这种时候左忱会解释给它听。

  苏惊生有很多不懂。

  它好奇于成人化的东西,也喜欢大型的电脑游戏。

  它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难以集中精力,左忱就给它买了乐高积木,拼图,解密线索书。她会带着苏惊生去做这些,她用长久的思考,身教它如何养成耐心。

  很多事苏惊生会认真学,但它忘却得很快。它大量地观看,阅读,还有复习,消除游戏很快排到生活的末端,最后被一脚踢出去。

  住的时间逐渐长久,苏惊生慢慢不再害怕那张网。有时天好,它会爬上去看书,打游戏,或者盯着镂空的下方,看自己的影子覆盖网格。

  偶尔左忱闲在家,她们会并排坐在上面。

  认字变多后,苏惊生知道了左忱在看什么。它在书房看到一些新添的教育书籍,在她摊开的本子里看到了听课的笔记。有些“教育技巧”她记下来了,但苏惊生从没感到它们出现。

  秋天过去,冬天也过去,五六个月间,苏惊生感受着诸多无法宣之于口的变化。

  它快六岁了,在初春的漫天黄沙里,苏惊生即将迎来它人生第一个开学季。

  第12章

  左忱虽然在当地有房子,但她并没有户口。她没有,苏惊生显然更不会有,年龄一到,上学虽然可以,但更好的教育资源就成了大问题。

  可陈礼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它甚至连问题也算不上。

  “过两天我给你把推荐信拿过去,学校随便儿挑,咱俩正好出门儿喝顿酒。”

  左忱仰头坐在浴缸里。

  默然片刻,她说:“……推荐信。”

  “啊。怎么了?”陈礼顿了一下,嗤嗤笑说:“不是,等会儿,你不知道?”

  左忱撑着浴缸底坐起来些。

  她抹了把脸,拿过条温毛巾搭在头上,才慢慢说:“陈礼,它是要去上小学,不是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