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周筱在一个小时内相继掌握了周海正所教的二十六个汉语拼音字母和一首古诗时,周海正眼睛里的光彩一次比一次耀眼,嘴巴张得一次比一次大!一贯以严肃、稳重、儒雅、温朗示人的周老师、周校长,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天啊,我们家居然出了个神童,玉凤,我们家出了个神童,神童啊!”紧接着一把把周筱揽过来,向上高高的抛起,然后接住,然后再抛起再接住,无法形容的狂喜蔓延全身!
周筱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有过如此失态的情形,失神间感觉自己像球儿一样的呈抛物线形状突然从空中急速下坠,仓皇间不禁“啊!”的一声尖叫,如此几次反复的高速运转后,结束时世界已处在不停眩晕的旋转中……
“别吓着孩子,你这做爸爸的怎么这么人来疯儿!”刘玉凤在一旁轻轻的拍了一下周海正的后背。
“噢,妹妹是神童,妹妹是神童,噢,噢……”在周海正面前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周天,看见父亲此时的疯狂,也一个高儿蹿起来!
一时间,伴着周海正爽朗的笑声、刘玉凤的嗔怪声、周天的欢呼声和周筱偶尔的尖叫声,在这个乡村的小屋里回荡,这一刻幸福的画面,深深刻在周家每一个人的心里,多年不曾忘怀!
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能够发现一名过目不忘的神童,而且这名神童还是自己的女儿,周海正此时内心的感受无法铭状。他觉得自己的胸膛咚咚作响,里面正一擂一擂的敲着一面大鼓,整颗心脏都兴奋的像要跳出来!他要立刻重新调整学习计划。
对于刘玉凤来说,周海正凡是有关学问方面的任何举措,她绝对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支持,有时甚至到了盲从的程度。刘玉凤也曾不止一次的在儿女们面前表达过自己对于没能读过多少书的遗憾,而这些遗憾,做为一位母亲,她不想再一次重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刘玉凤也是非常的重视。如今周筱表现出来的不同凡响的超能力,刘玉凤的兴奋绝对不亚于周海正,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周海正针对周筱所制定的一系列学习计划。
重新调整过的计划,不再是按照原来每天由周海正制定好的一定量的方案来学习,而是根据周筱的接受量和兴趣度来自由掌控。当然,这个度周筱掌握的很谨慎,尤其是在写字上,上一世周筱的字写的很是不错,现在是要用刚学写字的下笔方式来写,难度就增加了不少。不过周筱深知,再是神童也不能太过于逆天,不然就真的是妖了,周海正再怎么宠女儿也不会盲目到白痴的程度!所以,再难必须也得坚持。
一切都按照周筱暗自拟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周的时间很快滑过,中间多了周海正无数次震惊的赞叹和刘玉凤难掩的自豪,当然还有少不得要提的是,周天短暂的兴奋后,被妹妹周筱这种变态的聪慧打击到了,最后在周海正的淳淳善诱下,才得以恢复自信。本来就很上进的孩子,现在变得更加刻苦了,看着周天那一副快成了小书呆子的模样,让周筱一度觉得自己有摧残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之嫌,好有犯罪感!
一场畅快淋漓的大雨,浇透了已经有些干涸的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只要粮食不收到仓里,他们就永远有忙不完的活计。
庄稼已经长到快到成人的腰部的高度,多才多艺的周海正也有他不擅长的东西,对于蹚地这这项不光得需要有力气而且还得需要有技巧的男人来完成的这种项目来说,周海正却是无论如何也掌握不了这一技术。周海正的父母早逝,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刘玉凤有一个姐姐,但是两家地处相隔非常遥远的不同两地,交通又不方便,几年都难见上一面,所以没有什么亲戚可以帮忙做这项农活。
刘玉凤没有一丝埋怨,像往年一样请人来帮忙。周家的人缘在村里还是比较好的,之前讲过,周海正、刘玉凤都是比较热心肠的人,因为周海正比光靠种田为生的农民多了点工资可以拿,所以生活上相对还算宽松一些。夫妻二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偶尔也会在经济上帮助一些村里面有紧急需要的人家,所以,在周家有需要的时候,那些曾受到过帮助的淳朴的村民也都会不求回报的来帮忙。这一点是让周筱十分感动的,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曾经非常淳朴的农民,大多数在本质上也都发生了些变化,变得不如以前那么的淳朴和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