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都放假了你怎么还在家学习,也不去找我玩儿,我们去西河沿儿抓鱼去吧!”红军一屁股坐到炕沿上。
“小小,小小,你在写什么,好玩儿吗?给我也玩儿玩儿!”小华不由纷说,直接上前抢过周筱手中的毛笔,在周筱正在练字的纸页上胡乱划了起来,只划了几下,就把毛笔往桌上一扔:“一点都不好玩儿,小小,我们还是出去玩儿吧!”
周筱揉着发酸的手臂十分无奈,都说三岁看老,用这个形容小华还真没错,长大后的小华也是一个女汉子,最不爱读书,做什么事也是没三分钟热度,将将混到小学毕业就说什么都不再去念书,后来在十七、八岁时就早早的嫁了人,结果婚后才发现自己嫁了个人渣,吃喝嫖赌打老婆什么都干。多年后周筱在一次回家时看见了小华,那时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像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一样,愁眉苦脸,眼神暗淡,一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样子。据说是丈夫因为赌输了钱,就变卖了所有家当去翻本,结果又全部输了进去,于是就去抢劫,结果被抓入了大狱。剩下小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守着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可见生活有多么的艰难。
这一世,周筱想尽力改变小华不幸的命运。不爱念书的毛病是自己无力帮她改变的,但却可以让她避免那段不幸的婚姻。不为别的,只为儿时的小华,会在每次有糖吃的时候,都不忘要给周筱留上一块;会在周筱被其他邻居家的小孩儿欺负时挺身而出,挥舞着漆黑粗壮的小拳头:“你们谁敢欺负小小,看我不凑她!”
……
现在想来,内心都是满满的温暖。所以,小华这样有些粗鲁的举动,在周筱现在看来,却显得是那么的可爱。
周天兄妹最终挨不住红军兄妹的研磨,四个人叫上红军的大姐小凤、大哥清灵、弟弟小三,一行七人拿着抄网,提着橡皮桶,刚出家门正遇上从外面回来的周海正,问明原因得知几个孩子要去捞鱼,周海正也来了兴趣,要知道,周海正可是会撒网的,周家就有一个专业的捕鱼用的大网。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只有一个大人,背着一张大渔网,前面带头,身后跟着一大串儿叽叽喳喳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路浩浩荡荡的奔向离村不远的西河沿儿!
周筱的小短腿因跟不上大家的速度而被嫌弃了,周天立即发扬好哥哥的风格,背起了妹妹。
在一望无际的青草地间,一条清澈的河水弯弯曲曲的流淌着,两岸大片的青草因着有了河水的滋润而显得郁郁葱葱。快到傍晚的时间里,太阳已不显得那么毒辣,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不浓不淡的河水的腥气,有的青蛙趴在岸边鸣叫,发现有人靠近,立即“扑通”一声跳入河里。
一到河边,不等周海正的安全事项叮嘱完毕,孩子们就已欢呼着散开。只有周天紧紧的拉着周筱的手碎碎念:“妹妹,要跟紧哥哥哟,不要太靠近河边,当心掉到水里去!”
周天拎着一个橡皮桶,和周筱两人紧跟着周海正,看周海正从下游开始,一路往上游撒网,周海正撒出去的网几乎每网都抛得又高又圆。不断有鱼被网上来,两兄妹手忙脚乱的把倒在岸上活蹦乱跳的鱼捡到桶里,同时又很默契的把长度两寸以内的小鱼扔回到河里。期间也不断能听到张家的孩子们惊呼的声音,周海正也要不时的去看看他们,再叮嘱上一番,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当夕阳散尽最后一缕余晖的时候,周海正开始招呼着孩子们回家了。大大小小的鱼已装满了周天带着的小桶,其中有一条足有三斤重的大鲶鱼,有两条一斤多的鲢鱼,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草鱼,剩下的就是三寸以上的小鲫鱼、小草鱼一类的各种杂鱼。张家的孩子一看周海正网了这么多的鱼,再看自己家的桶里除了有两条巴掌大的鲢鱼外,剩下的就都是些只有一两寸长的小鱼,全都焉儿了起来。
周海正笑了笑,把自家桶里的两条大的鲢鱼抓出来,放进了他们的桶里;“这两条大点的鱼给你们,回家让你们的妈妈给你们炖汤喝去吧!”
张家的孩子这下高兴了起来,又都跟在周海正的身后,蹦跳着往家跑。老大清灵更是直接:“周叔,你哪天还来捞鱼,告诉我们,我们还跟您一起来!”
周海正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待父子三人回到家里,天已经擦了黑儿,刘玉凤早已做好饭正等着大家回来,把饭桌放到院子里,一家人简单的用了晚饭。刘玉凤点起煤油灯把鱼都收拾了出来,除了留下最大的鲶鱼明天拿来炖了吃,剩下的都抹上盐,用麻绳串起来挂到院子的晾衣杆上,晾干了留着用来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