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烟如梦_作者:泉三子(12)

2018-03-12 泉三子

  诸侯们不甚相信管仲之言,私下议论纷纷不以为然。

  ☆、谋略

  楚国大将子文所率之军,巧的是也停驻在了汉水之南,随时准备与八国诸侯决一死战。

  楚王不解子文为何停滞不前驻扎汉水,子文疑虑:“管仲深谙兵法,若无万分把握他绝不会出兵,如今他率领八国之军反而停滞不前,一定是有筹谋。当前形势敌众我寡,君上不如再派使臣前去,查探敌方兵力强弱,然后再决定是战是和。”

  于是楚王命屈完再次前往,屈完深知楚王秉性反复无常,便郑重道:“上次臣已承认缺贡箐茅是我国之错,今次如果是请求与齐结盟臣可勉力再去,若要下战书,请主上另派能人。”

  楚成王沉吟良久,利弊权衡之后道:“此次前往,是盟是战全权由卿裁决,寡人绝不会限制,卿可放心前去。”

  屈完再去齐营求见齐桓公,入营叩拜桓公道:“我主未能按时朝贡,如今遭到讨伐已经知罪了。君侯若肯退一舍之地,我主今后岂敢不服从君侯。”果不出管仲所料,屈完前来请和,桓公欣然允之。

  齐桓公令八国军队列队摆开阵势,有意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阅兵,耀武扬威。屈完见诸侯军队兵戎整齐甲士林立,心中暗自庆幸请和实为上策。齐桓公得意道:“寡人所率诸侯之军,攻城拔寨试问谁能够抵挡得住。”

  屈完不卑不亢道:“君侯若用仁德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君侯若用武力压迫诸侯,我楚国便将方城山当做城墙,汉水当做护城河,君侯虽兵马众多却也难涉汉水,只怕再多也没有用处。”桓公暗自惭愧,始知屈完之贤。

  齐桓公遵守承诺拔寨而起退三十里驻扎昭陵,楚成王探得诸侯退兵,以为诸侯惧楚退兵便想毁约。

  子文力谏:“主上,八国之君尚且不失信于屈完一人,主上竟要让屈完食言于八国国君?”楚成王自知理亏默然不语,之后仍命屈完向八国诸侯送上金帛八车,犒赏诸侯军队,又将准备进贡的箐茅让齐侯验过,当日桓公留屈完宿于齐营。

  次日,在昭陵立高坛,齐桓公执牛耳为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代楚成王与八国诸侯依次歃血为盟,盟誓世通盟好,诸侯依次签了名。

  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经齐楚两位杰出政治家斡旋,消弭于无形,齐桓公的霸业经此更加得以彰显。

  捷报传回齐国,公子雍府得报后,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迎接公子雍。

  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倾盆而下,小真急忙将书斋的所有门窗关闭,以免雨水打湿书籍。

  关门闭窗的书斋内很闷热,令小真汗透亵衣。小真将衣袖卷起还是热得很。书斋无人涉足,何况下着大雨,小真左顾右盼确定无人,便将下裳提起掖在腰部,两条光洁的小腿暴露在外,顿觉凉爽了许多,心情也随之愉悦。

  小真哼着曲儿踩上高梯,将已经造册的竹书整整齐齐码好,无意间回头,只见公子雍抄手站在几步之外,双眼直勾勾盯着她□□的腿。

  小真霎时脸热心跳,本能地扯拽衣袂欲掩盖双腿,却忘了自己站在高梯之上,一失足摔了下来。小真又羞又痛脸颊埋在臂弯,伏地半天不能起来。

  雍缓步走来蹲在小真面前,忍俊不禁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起来,有没有伤到?”

  小真恼羞:“请公子先行离开,我自会起来。”

  雍闲闲道:“外面下着雨,我不想出去淋雨。”小真偷眼看去,公子雍鞋子并未踩过水,小真心里更加慌乱,雍几时过来她竟不知道。

  雍向小真伸出手,一反常态语气柔和:“起来吧。”小真羞窘的摸摸腿脚,虽然痛极还能动,她没有握雍伸出的手自己爬起来,红着脸垂眸向雍行个礼,忍痛踱到门口,转身冲进雨中落荒而逃。

  公子雍凝望雨中奔跑的小真,自语:“长高了。”

  齐桓公春天出兵,收兵已是仲夏。公子雍出征半年,次日一早进宫向母亲问安。公子乔得知雍回来了,备了一车礼物亲自送往雍府,正巧雍进宫未归。公子乔是个急性子等了约半个时辰,他实在感到无聊,于是府中随便走走打发时间。

  公子乔信步走到了书斋,见门开着想也没想便进了门。他步入书斋如入书林,一排排书架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竹书,每卷书都套着布袋,公子乔不由心内发笑,果然是公子雍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