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与大魔王_作者:与孟生(305)

2020-03-16 与孟生

    一明大师带着容话走到案几前,容话心领神会,在蒲团上打起坐,闭上眼敲击面前的木鱼,动作和缓,击打声在殿内回荡。

    一明大师立在一侧听了一会儿他敲打木鱼的声音,说:“有邪祟一路缠着你。”

    “弟子知。”

    “你打算如何?”

    容话恭声道:“弟子不想扰了青灯寺的清静。”

    一明大师和蔼的笑道:“为师亦没有这能力为你驱魔伏妖。”

    青灯寺主持一明大师,是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容话在一明大师座下受教佛理三年,只知尊师佛法精深,从不知对方懂有奇门遁甲的玄学法术。

    “弟子,已经走投无路。”容话睁开眼,眸中枯林般苍凉。

    一明大师没有立刻接话,他从案面上取出几根香,点燃后插|进香炉中,缭缭青烟向上空飘浮,隐在后方的佛像面容,变得有些渊深如晦。

    “见到无禁了?”一明大师问。

    容话敲打木鱼的动作顿了一下,继而接着敲打,“见到了。”

    “觉得他如何?”

    “他很好。”容话冷寂的瞳孔里燃起了一点细弱的光,“比我童年时幻象的,还要好。”

    一明大师闻言,不明所以的笑了两声,“贫僧活到这把岁数,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说他好的。”他理了理宽大的袈裟袖口,“徒儿,你慧眼识珠。”

    “慧眼识珠”四字不知道刺到了容话心底的哪一处,“弟子不才,被一叶障了目。”

    一明大师面容慈和,“你心思从小就单纯,认定了的事,佛祖也扭转不过来你心中的乾坤。这一点,为师早已领教过。”

    九岁正是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贪玩又好动的年纪。而九岁的容话却为了向救命恩人亲自道一句谢,不惜在这山中清冷的寺庙里,苦等三年。孩童的天性被青灯古佛磨灭,打坐礼拜背经诵文,占据了他童年的三分之一。

    想到这里,一明大师多问了一句:“谢道过了吗?”

    “谢道过了。”容话放下手里敲打木鱼的犍稚,“但恩还没还。”

    一明大师心下了然,紧接着问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祭拜过你的父母了没有?”

    “没有。”容话从蒲团上站起,“他们不会同意,我打算见到他们之后,亲自解释。”

    “世间各人,各自有各自的缘法。”一明大师抬起头,眼神悠长的凝视着佛像,“你我师徒一场,这缘法,便如此了。”

    容话弯腰,对着一明大师深深鞠了一躬,“谢师父成全。”

    晨曦微露,青灯寺里的树枝上结了一层稀薄的冰霜,晶莹剔透,像是残败的枯枝上一夜之间新长出了雪白的花。

    容话从正殿前走出,眼睛被天上的晨光刺的不适,他揉了揉眼,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佛像,金佛好似正目含悲悯的注视着他。容话转过头,从头到脚,是这段时间以来头一次这么轻松,脚下的步伐一下子也变得轻快了不少。

    一青年僧人拿着扫帚从殿前经过,看年纪也不过三十出头,远远地看见容话离开的身影,莫名觉得有些熟悉。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深冬时节鲜少有香客来寺庙礼佛,他正有些纳闷,便看见一明大师站在殿门后目送着这道背影,他忍不住出声询问,“师父,刚刚来的是香客吗?”

    一明大师说:“那是容话。”

    “容话师弟?”青年僧人一喜,“他怎么来了?为何来了也不同我们这些师兄见一面就这么走了?师父我去追他!”

    一明大师拦住他,“别去了。 ”说完,背身回重新回到殿内,留下青年僧人一头雾水。

    一阵疾风忽然在院内挂了起来,将地上堆积的落叶卷的七零八落,殿里的窗户也被从外吹开,放在木岸上的一张宣纸被吹到了地上,几行朱砂红字写在纸上:丙子年乙未月庚申日,子时一刻生人,本于丙子年八岁夭折,中逢骤变,得幸生十三余载,庚子年与世辞,享年二十岁。

    一明大师一手勾着衣袖,从地上捡起这张纸,燃了火后,放进了一旁的香炉中。他看着这纸在火光中烧成了焦絮,轻叹道:“何苦上山寻我?明知寻我与寻阿鼻无间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