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歌_作者:陈琳(134)

2018-03-01 陈琳

  “1964年6月12日,这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我有女儿了,我的生命以一种奇妙的、全新的方式延续着。想象不出她长什么样子,一定很像我吧?妻子让我取名字,取什么呢?我常年在野外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与凄风苦雨相伴。我想,就叫她‘笑雨’吧!哪怕是天天面对风霜雨雪,也应该笑,笑对困难,笑对生活,勇敢追求自己花一样的梦想……

  笑雨,多好的名字啊!田笑雨一遍遍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几页记录了父亲找矿的艰辛和发现矿产的兴奋,生活很艰苦,但他很乐观。日记里写了他对工作的热爱,也有对妈妈的愧疚。

  天很快黑了下来,看不清父亲后来又写了什么。田笑雨闭上眼睛,想着日记中的父亲,感觉父亲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轻声诉说着什么。

  不一会,车队驶进了一个简易的运输站停了下来。田笑雨跳下车,看见一辆货车从另一个方向开进来,急忙奔过去向司机打听前方的路况和游客滞留情况。司机说道路被毁了好几处,有许多被困车辆和人员等待救援,缺医少药,没吃没喝的,情况相当严重,自己是因为车还能动,加上带的粮食和水都吃完了才到这里来应急的。

  田笑雨又详细问了一些情况,将了解到的信息草拟了一份新闻稿,走进灯光灰暗的值班室找到一部电话,可拨了几次才接通。

  林江涛听了她口述的稿件很是兴奋,说:“你传来的消息太重要了,这是我们得到的第一个有关雪灾的详细情况,我立刻去报告。你要注意安全,多保重!”正要挂断电话,又说:“你走后,浩天就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你的消息,刚出去你就打电话来了。要不要我去叫他?”

  田笑雨心里一热,愣了一下,说:“时间很紧,我们还要继续赶路。”她放下电话,看见车队已经在等她出发了,赶紧加快了脚步。

  “我猜你就没吃饭,给你拿了两个馒头,夹了些榨菜。”刘师傅把馒头递给田笑雨。“原以为我们开车的苦,哪知道你们当记者也不容易。”

  田笑雨接过馒头啃了两口。

  车队继续行驶在黑夜笼罩的冰雪路上,灯光只能打到十米远的地方,悬崖和峭壁各分两侧,汽车像在迷雾紧锁的茫茫大海航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塌方处。

  田笑雨借用手电筒的亮光继续翻看着父亲的日记:

  “1966年10月21日,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探明的矿产有50多种,发现矿产地600余处。铜矿的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世界罕见。锂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石膏全国第二,硼砂、菱镁矿全国第三。初步探明西藏存在藏东、喜马拉雅、冈底斯山、羌塘四大成矿带,但是,他们说喜马拉雅山脉没有铅矿。我不信,这么宽阔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怎么会没有铅矿呢?我非要找出来让他们看看。今天,我已经来到珠峰脚下开始寻找铅矿了,看见珠峰云开日出,像一把银光闪闪的宝剑直插天空,我感到是个好兆头……

  “我们已到珠峰脚下了,如果在白天,天气又好,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珠峰的身影。”刘师傅不紧不慢地说。

  我们也到珠峰了?田笑雨觉得这不是巧合,是父亲的感召,是父亲的呼喊,是和父亲目光的相遇。她不由得向窗外望去,尽管外面大雪纷飞、漆黑一片,但是却看见父亲眼中的珠峰正洒满金色的曙光,霞光万道。

  天色微微发亮,暴风雪还在肆虐。路面的积雪已有半尺多厚,车队减速慢行。父亲的日记也写到了结尾,田笑雨是那么急切地想看下去,可是,她又害怕看到什么。

  纠结了许久,田笑雨最终还是打开了最后几页:

  “1966年12月28日,还有三天就是元旦了,一个月后我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好想女儿小雨啊!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她,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已经会叫爸爸了吧,是不是已经满地跑了呢?此时,我们几个人正走在去聂拉木的风雪路上。前面时有塌方、路阻,路很滑,雪很大,几次想停下来,可是,找铅矿,铅矿!一个声音呼唤着我们不停向前。我预感到就要找到铅矿了,就在前方不远的喜马拉雅山脉岩壁上,我一定要找到它!”

  车队最终寸步难行停了下来,日记也翻过了最后一页,空白的页面一个字也没有,答案依然没有找到,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田笑雨还是不知道。时间、空间如此巧合的叠加,令她心潮起伏,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