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宋建华,陈西平重新回到炉火旁,把没吃完的饼子放在盘子里,又坐上一壶水。看见宋建华闭上了眼睛,就走过去轻轻给他拉上被子,把他刚才晃动的小本子拿过来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的全是羊、牛、草和土壤的数据。他看不懂,正要合上,发现自己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小本本上。他仔细看起来,原来后面几页记录着宋建华工资开销的流水账,一个月120元的工资,除了给他父母和自己父母各寄30元外,其他就都用于草场培育、牛羊种群的研究和试验上,还有多余的也都捐给了当地的牧民,为他们买药、买衣服和孩子的学习用具。
陈西平也有一本这样的流水账,记录着宋建华每月给自己家寄的钱。自从给他讲了“两个父亲的故事”后,宋建华就悄悄去单位人事部门查到自己家的地址,按月给家里寄钱。陈西平有些后悔当初给他讲了家里的情况,好几次劝他不要再寄了,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看着宋建华把自己的父母当成他的家人一样对待,他感动万分,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宋建华,感激中夹杂着心酸,有种要哭的感觉。
坐了一会,他把屁股下坐起来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凳子拿到门外加固,顺带把刚才踢坏的门也修好了。看见宋建华还没醒,又轻手轻脚地拿起他的脏衣服和破手套,放进盆里提着水壶走出门去。
一出门就看见一个压水井。这个设备他很熟悉,老家就有。走过去才想起刚才把所剩不多的水都倒进衣盆里了,拿什么做引水呢?他抓起手柄用力按压,想试试运气。可是按了几下也没有出水的迹象,倒是自己的手掌紧紧和铁手柄冻在了一起,动弹不得。他不敢生拉硬扯,知道会撕下一层皮。想喊,可喊谁呢?叫,更不成体统!正当他左右为难时,来了一个打水的男人。他看见陈西平的窘态就笑了起来,把带来的小半桶引水倒在陈西平手上,才慢慢融开了他的手。
他用剩下的引水压出水来,给陈西平的壶灌满,说:“怎么拿这么小个壶来取水,你准备跑多少趟。你是才分来的大学生吧?”
陈西平搓搓冻红的手说:“我是宋建华的同学,来看他的。”
一听这话,那人又笑了:“喔,是宋建华的同学,你好好劝劝他吧,他要在草原上种树、种菜、养鸡,还要发展鸡禽养殖、大棚蔬菜种植、草原蘑菇栽培……”
陈西平有些尴尬,说:“他是有许多奇思妙想……”
他打断陈西平的话说:“不是奇思妙想,是奇谈怪论、胡思乱想!他要是能种出西瓜、草莓,我们这些农学家还用得着天天嚼干菜、吃粉条……”说完走了,留下一长串嘲笑声。
陈西平也忍不住“哼”了一声,说:“种什么西瓜草莓,我看开一个冰棍厂最合适,天然的冷冻车间,不要电、不要设备,就是打水费点力气!”
洗完衣服,陈西平又去面馆给宋建华下了一碗酸辣面。之后几天,他为宋建华端水送药、洗衣做饭,陪他度过了一个冷清而温暖的春节。
☆、53
放寒假了,王雪梅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留下来为需要补课的学生继续辅导功课。自从来西藏,她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寒暑假,两个春节都在学校,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学生。刘子航本来要回老家过春节的,不知为什么他也没有走。
同学们走出教室和王雪梅告别。王雪梅看见宋丽和曹刚摆正了同学关系,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倍感欣慰。对他们说:“看见你们学习上互相激励,互相帮助,我非常高兴。”
曹刚说:“多亏老师当时的帮助提醒,让我迷途知返。”
王雪梅说:“好好努力吧。希望你们能像自己期望的那样,两年后考上同一所大学!”
宋丽说:“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的。”
王雪梅又拍拍其加的肩说:“回去好好陪阿爸阿妈过个年!”
其加说:“过了藏历年我就回来,还有好多问题要向老师请教。”
王雪梅说:“老师随时等着你!”
送走了学生,王雪梅走进食堂,看见刘子航已经打好了饭菜,正起身招呼自己,便快步走过去,说:“谢谢你,每天都为我打饭。”
刘子航笑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何况我也要吃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