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歌_作者:陈琳(351)

2018-03-01 陈琳

  田笑雨问:“为什么?”

  农户拍拍架子上的青稞,说:“这些青稞和一般的不一样!”

  刘敏捡起一穗青稞在手心上搓了搓,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青稞,这是我们的稀有珍品—白青稞。它比一般的青稞颜色要亮、要浅、也更饱满,营养价值要高出许多。如果用它开发药品,把粮食当药品买,那得赚多少钱呀!”

  田笑雨抬了抬脚,生怕踩碎了那些珍贵的青稞,说:“你的面粉厂刚刚建成,心又痒痒了?”

  刘敏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面粉厂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这也算是了却我离开西藏的最后一个心愿。”

  田笑雨看着雪山下的万亩良田,说:“又一个梦想成真了!”

  “在这个县乃至整个昌都地区,如果都开展青稞深加工,把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啊!”

  “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麦浪翻滚,五谷飘香!”

  刘敏看麦秸越堆越高,说:“太挤了,我带你去面粉厂看看!”

  田笑雨笑起来:“知道你被评为了‘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我就是专门来采访你的面粉厂的。”

  “采访我?采访我还不如采访张浩天。你不知道吧,最初我来这里哭过鼻子,还是他让我留下来的呢!”

  “喔,是吗?给我讲讲!”

  她们一边走一边说,刚走进制粉车间就看见工人们用叉车把刚脱粒完的青稞运进来。机器把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筛选出来,运到下一条流水线进行清洗、去掉杂物,再送到一个密封的机器里烘干。刘敏介绍道:“这个面粉厂去年11月才动工,今年就竣工投产了。有制粉和榨油两个车间,加工能力比手工磨粉提高了几十倍,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粮食供应还外销一部分,大大减少了内地粮的供应。”

  田笑雨说:“终于能吃到我们自己生产的糌粑面了。”

  “他们不仅给钱给技术,还为我们建起一条饼干生产线,帮我们建起一个现代化养殖场。我们利用粮油加工中的废料制作饲料,养鸡养猪。今年我们就向市场供应鲜肉11万斤,活鸡2800只,鸡蛋3万斤,利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田笑雨在本上记着几个关键数字,说:“以后有了规模化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效益还会大幅度提升。”

  “我们不能只靠国家拨款,更不能指望兄弟省市援助过日子,我们要变输血为造血,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建设家园。”刘敏又带田笑雨去看刚生产出的饼干。她说:“我们采用传统的石磨把烘干后的青稞磨成面粉,尽量保留青稞固有的特色和纯香,

  这样加工出来的面粉才不失青稞天然的味道。”

  田笑雨看见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把调和好的酥油和白糖渗进磨制好的面粉中,机器很快将它们搅拌在一起,由运输带送到一个个模具上,转眼间青稞面就被压成圆形的、带着花纹的面片送进一个庞大的烘箱。另一端,青稞面就脱胎换骨变成了一片片可爱精致、香气逼人的饼干,从传送带的出口“哗哗”落进一个大铁盆中。顿时,满屋都弥漫着青稞和酥油的气味。

  刘敏拿出一块饼干给已经快流出口水的田笑雨。

  田笑雨说:“又香又甜,比我以前吃过的所有饼干都好吃!”

  “我们不仅可以用青稞面生产饼干,还有面包、蛋糕、面条多个品种。销路可好了,内地人都说这是他们花钱也买不到的绿色健康食品。目前,我们已与当地三百多户农户签订了青稞种植和收购协议,保证青稞供应充足,形成了强有力的生产链。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还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田笑雨看着成箱码放的食品正一箱箱被搬上汽车,感叹道:“通过深加工,让青稞离开西藏、走出雪城,这是一场革命呀!”

  “是啊,做梦也没想到过去我们自己都不够吃的粮食还能销往内地。以后我们还要用青稞制作啤酒、饮料,再来一次革命。”

  从面粉厂出来,她们穿过灌木丛,绕过田野,石缝间泉水涌动,一潭清水横卧脚边。刘敏捧起泉水喝了一口,说:“这口泉水井神奇无比,取多少水长多少水,永不枯竭,永不溢满。”

  田笑雨说:“我们就要走了,但今后还有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他们又会是一个光辉的十年、灿烂的十年!就像这涌动不止的泉水,源源不断,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