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天和李小虎交换着眼神,无话可说。
张浩天知道了差距,说:“我们一定好好向洛桑学习!”
李小虎忽然想起什么,低下的头又高昂起来,说:“主任,你既然让洛桑又写又拍,还要我俩去干啥?”
刘信义吼道:“你还强词夺理,是不是不想在报社干了?”
第一次采访以失败告终,俩人垂头丧走出来。
张浩天说:“踌躇满志要打响第一炮,没想到当头一棒。”
李小虎说:“看见了吗?主任和我老爸一个德性。你见了他就等于认识了我爹!到了西藏还摆脱不了老爸的阴影!”
回到办公室,张浩天看见田笑雨和林江涛也采访回来,赶紧上前询问她的采访情况。田笑雨喝了口水说:“我们今天去墨竹工卡采访,太有意思了。从没有想过太阳能还有这么多用途。那些像大锅盖的太阳灶又能烧水又能做饭,还可以在上面炒菜炖肉,太神奇了,可给农牧民解决大问题了。我们今天就吃了太阳灶做的土豆烧牛肉,好吃得不得了!”
田笑雨绘声绘色地讲述并没有激起张浩天对土豆烧牛肉的兴趣。他问:“你的新闻稿写好了吗?”
田笑雨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纸晃了晃:“连吃带写,两不耽误!”
李小虎问:“照片也拍了?”
林江涛说:“文稿和照片都是笑雨一人搞定的,我只顾吃了!”
这时,听见刘信义在喊田笑雨。张浩天把她推出去,说:“快去虚心接受主任的批评指正。记住,千万不要和他老人家顶撞,他今天心情不好!”见她进了屋,张浩天示意李小虎安静,说:“听主任怎么教训她吧!”
林江涛见他俩一直贴在门外偷听,说:“看你们俩,够坏的。”
可是,里面风平浪静。不一会田笑雨笑盈盈推门出来了。
张浩天问:“主任说什么?”
田笑雨说:“没说什么呀!”
李小虎问:“不会吧,一个字都没说?”
田笑雨晃了晃稿纸说:“主任说,不错,马上送去编辑!”
张浩天问:“真是这么说的?”
田笑雨点点头。
张浩天叹口气,拍拍李小虎的肩:“明天,我们继续去书店吧!”
☆、16
胡坤来西藏的目的很明确,奋斗目标也很具体,就是为了圆梦,当一个雪域高原响当当的桥梁工程师,创造西藏桥梁建筑历史无数个第一。他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关注西藏的桥梁建设情况,了解高寒缺氧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并收集了大量数据和翔实资料,为来西藏还有意增加了体能训练,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
放下行李,他就跑到局长办公室畅谈起理想来:“我就是要在雪域高原创造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我要建高原上第一长的桥、第一高的桥、难度系数第一的桥……”
“哈哈哈……”局长的笑声持续了很久,直到胡坤感到后背发凉才止住笑。他看着胡坤说:“你了解多少西藏桥梁建设的历史?你知道我们目前的现状吗?你知道我们面临的困难吗?开口闭口就要第一第一!你以为第一是那么容易创造的!”
胡坤腰板一挺,说:“这你难不倒我,我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创造性地修建了许多桥,但是,由于没有一条公路,桥只能用来过人通畜没法行车。54年,康藏和青藏公路通车后,西藏才迎来了桥梁发展的新时代。截至80年,全区已有桥梁712座,总长度为18357米。其中永久性桥梁371座,半永久性桥梁43座,临时性桥梁98座……”
“好了好了,你给我背书啊!我问你,你见过西藏几座桥?最早的桥是谁设计的,有多长?现在还能用的桥叫什么,在哪里?知道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吗?具体步骤又是什么?我给你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不要一来就第一第一的。回去把凳子坐热了再说!”局长拿起文件夹要走。
胡坤想起那天没有坚持上拉萨大桥走走,非去找纳金电站就后悔,但并不气馁,说:“我知道,全区现在已经修了许多桥,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公路运输车辆的增多和载重吨位的增加,原有的桥梁载重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运输发展的需求。我们急需建设载重标准更高,更加经济合理,更加新颖实用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