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如泰山,”徐北嘿嘿笑着,见赵老一脸严肃,赶紧也端正了态度,“他们死缠下去也没用,没有直接证据,浪费时间。”
赵老没说什么,只抬手按了按他的肩膀。
徐北话是放出去了,但接下来陡转的局势让他一下子傻了眼。
“我申请复核借条笔迹,” 对方律师看着他,“一审六张借条都是在汇款时写的,字体大小相似,我认为有可能是同一时间书写,鉴于民间借贷纠纷多由亲友间的虚假债务造成,我推断这些债务是虚假债务的可能性极高。”
徐北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因为对方拒绝签字,是我当事人强烈要求,对方才补签了借条,字迹相近很正常。”
“既然是补签,为什么又有两张没签?”对方律师淡然看着他。
一审作为证据的六张欠条里,确实有两张没有签字,李奶奶当时的解释是儿媳妇忘了签字。
“就算是补签,补签的时间分了几次?具体日期能不能确定,是否有第三人在场?既然没有有力证据证明,我方是不是可以有理由怀疑你当事人在得知儿子和儿媳有离婚的意思表示后,协商虚构了债务?”
徐北愣了半天,忽然看向李格的方向,他明白了,这家伙被他老婆放弃了。
9
旁听席上的人都被这一急转震得茫然。
刘斌迷茫地看了会儿,转身问后面两人:“怎么回事?”
“不太明白,”张晓辉也是一脸空白地摇摇头,“不过看起来,老徐挺悬。”
刘斌回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瞄了南星一眼。
南星脊背挺得很直,眼睛不知道是在看奶奶还是徐北,两手扣在一块儿搁在膝头,关节一下下用着力。
徐北咬了下嘴唇,按在资料上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他抬头看一眼对面,李格一脸颓丧,旁边他老婆倒是满面春风,眼神儿不时扫过来,带着掩不住的得意。
没等多久,合议庭宣读了结果,采纳上诉方的观点对借条字迹进行再鉴定,审判结果择期宣判。
徐北的心上上下下打秋千,就是落不到实处。
不论从概率还是规则倾向上看,一审稳赢的案子,到了二审还能翻盘的情况很少,出现证据存疑需要二次鉴定的,百件里最多能找到一件,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基本等于竖起危险的大旗,预示输赢要对半了。
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这跟他最初预料的完全不一样,很悬。
旁听的人陆续离开,徐北转过身,一下就对上了南星的视线,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能说什么。
南星的眼神掠过他落在奶奶身上,快步走了过去,赵老跟过去和他们交代后续的事情,隔得那么近,徐北却什么都没听进去,张嘴叫了一声“奶奶”,剩下都是窘迫的支吾,牛头不对马嘴。
“多大事儿,”李奶奶笑着看他,拉过他的手,徐北感觉两人的手一样冰凉,“奶奶这么大岁数了,什么事没经过,不至于。”
跟自己亲儿子闹成这样,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还有网上那些不知道她看到没看到的难听的评论,徐北只觉得喉咙一阵发紧,鼻子泛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一只手按在他肩膀上捏了捏,赵老在他耳边小声说:“边上说话。”
徐北跟着他走到门口,赵老却不吭声了,淡定站着打量他,徐北的脑袋就越垂越低。
“之前跟你说什么来着。”赵老对着他头顶的发旋儿说。
徐北没吭声,这情形活似每次他挖了坑在办公室等着挨训,每次他都嬉皮笑脸没个正形,这回却再也耍不起滑头,沮丧地他头都不想抬。
赵老朝他脑门上扇了一巴掌,他才勉强晃了晃头,却还是没抬起来。
赵老叹了口气:“你也不要太自责,律师从来都不是万能的。”
这话一出,徐北又是一阵难受,脑子倒带回放被对方杀得措手不及逼到犄角旮旯的场景,憋屈、悔恨和没面儿让他心里一阵五味杂陈。
赵老按了下他的肩膀:“外面应该有记者,一会儿你带着人从侧门走。”
“老徐!”刘斌三人一看老家伙走了,赶紧跑过去。
“全场你最帅,”张晓辉说,“颜值担当论你没谁了。”
“不是你吗。”王毅斜眼看他。